整理上海市内的11个古镇,其中有你也不知道的哦。
其实,不单只有周庄能感受古镇气息,上海市内也有许多古镇景点,能让你一览水乡风情,现在就来为您介绍几处上海古镇,让你不必人挤人,在惬意的环境下静心游览。
(1)练塘古镇
上海练塘古镇位于青浦区地处上海西南,史书上关于练塘最早的记载是说,三国时期,这里是东吴水师的训练基地,所以得名。又有人说因为五代时有壮举的高州刺史章仔钧及夫人练夫人曾经居住在这里得名。“九峰列翠、三泖行帆、塔院晓钟、西来挹秀,天光古刹、圆通朝爽、明因夕照,鹤荡渔歌”八景,古往今来不知使多少文人名士流连忘返。
练塘古镇的旅游业发展很快,有著名景点陈云纪念馆、练塘八景、练塘老街、一望无际的三万亩茭白田、练塘茭白花?等旅游景点。练塘建镇已有1000多年,古镇宁静安详,青青市河犹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贯穿古镇东西,10多座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
古镇老街集中于市河两侧,素墙碧瓦,幽巷曲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漫步老街,看石板街上的老房子,既没有商铺遍地开花,也不是重门深锁,这里的居民仍旧保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原生态。练塘还是陈云同志的故乡,陈云故居就位于紧靠市河边的下塘街,是一座砖木结构的老式江南民居,总建筑面积95.88平方米。故居临街部分为店面,先后用作裁缝铺和小酒店。店面后是两层小楼,楼上为陈云舅父母所居,楼下为陈云居住过的房间,现今故居里的陈设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貌。
(2) 七宝古镇
古镇七宝,已然成为继周庄、西塘、朱家角之后,上海人出行水乡的又一选择。优越的地理位置上,低廉的花销,更使七宝知名度渐升。趁着热门,外加早已扬名在外的七宝美食街。我的“七宝古镇”之旅,便在一个阳光怡人的周末得以成行。
七宝位于上海闵行区,只消1个多小时便可达目的地。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七宝镇中心广场上大红的中国结,煞是喜气。迎面而来的暖风有股悠悠草香味,轻拂面庞暖意浓浓,春天的气息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穿过一条充满现代气息的新街后,老街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她的入口处有一座古代钟楼,往里走更有吊脚楼、牌楼、戏台、老字号、名人纪念馆等许多修复的建筑。小河蒲汇塘横贯老街,康乐桥、蒲汇塘桥和安平桥又临驾于塘上。其中蒲汇塘桥也称为“七宝塘桥”,已有几百年风雨沧桑的历史。
古镇老街同样出售江南特色旅游纪念品,无论是精致的苏绣、写意的风景画,还是木质的小家居饰品、黄铜色的小铃铛,你都能在老街上淘到。特别推荐照大头贴,才5元/套,远比市区便宜。
古镇还有一大特色——木偶戏。在老街的大牌坊地下艺人设摊表演,等有一定数量的观众了,中年的男艺人就会敲着铜锣吆喝,男艺人穿上表演的专门道具,以手做脚,一人分饰两角,木偶戏“二人摔交”便精彩上演。
(3) 枫泾古镇
枫泾古镇,地处上海西南。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枫泾镇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枫泾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枫泾古镇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以桥多、庙宇多、名人多、里弄多为特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枫泾古镇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枫泾古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4) 新场古镇
新场古镇位于沪南公路南汇段的中间,距上海市中心36公里。新场古镇有老式的江南民宅、店铺与窄巷,新场的洪桥边上,有“江南第一”之誉的茶楼。沿河而造的老宅大多是旧时大户人家的宅子,大门面对着街巷,有高高的风火墙。
新场古镇位于上海东南隅的南汇区,是上海市范围内最后一个原汁原味的古镇,因为尚处于开发阶段所以还不是那么商业化,看上去还算随意和自然,平时游客不算多,不用担心汹涌的人潮。最近因为大热影片《色戒》曾在这里取景而名声大噪,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来。
新场古镇素有“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之誉,牌坊和拱桥是当地的两大骄傲。在新场,几乎每走一段,都可以邂逅老牌坊或是古拱桥。其中,“三世二品”牌坊是在新场人心目中意义不一般的牌坊,虽然这块牌坊是新修缮的,但它的原型却来自于明朝万历年间,这块巨大的牌坊记录了新场在历史上的显赫历史,还没进古镇之前就可以看到了。
拱桥也是新场随处可见的景致,蜿蜒的河水静静地流过,小桥、流水勾勒出一派水乡风情。新场人把这些古石拱桥称为环龙桥,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九环龙”,不过,如今在新场,虽然也可以见到一些由元、明、清三个朝代留下来的环龙桥遗迹,但大多经历岁月的洗礼,空留些许印记而已。小巷夹着青青的小河。河上每隔10米就横出一座小桥,样式各异,最有名的一座叫千秋桥。河靠岸的一侧有雕花的石栏,石栏边植着年代久远的香樟树,阳光洒下来的时候,被地上的树影剪成一块块支离破碎的光斑。
有千年历史的新场古镇,至今仍保留着比较完整的水乡古镇格局,现有十处亮丽的古镇风景。新场古镇十景为:溪湾石笋、书楼秋爽、雷音晓钟、横塘晚棹、仙洞丹霞、海眼原泉、高阁晴云、上方烟雨、千秋夜月、南山雪霁。新场镇旧时多石拱桥,是江南水乡特色之一。
传说在新场受恩桥石头湾沙中曾发现石笋,深不见底,所以过去新场镇又名“石笋里”。所谓“石笋十景”即“石笋里”--新场古镇十景。这十景,其中有书楼、寺庙、渔舟塘、古桥等等。因年代久远,几经变迁,有的照原貌翻新修复,有的只有其名不存其貌,有的正在规划重建之中,千年古迹十分珍贵。
新场镇是浦东最后一块文化遗产,它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的完整性、原真性,不管是从历史文化角度评价,还是从旅游休闲角度观赏,在浦东都是独一无二的。 新场的桃园是南汇区一年一度桃花节的主景点之一,该园所产“新凤蜜露”桃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标志。
(5) 南翔古镇
南翔座落在上海的嘉定,据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也是江南的著名古镇之一。著名的景点有古猗园和云翔寺。前者曾是古代的私家大园,小桥亭园,假山奇石,与上海的豫园有许多相似之处。去时正赶上中午,还可欣赏沪剧爱好者举办的”大家唱”节目,园内还有鹤园和孔雀供游人观赏,如果是情侣的话,那里是个挺幽静的去处。
云翔寺离古猗园有些距离,就没去了。到了南翔不能不品尝一下这里的著名小吃---小笼包。街边卖小笼包的小店一家挨着一家,吃不准哪一家正宗,只好随便选了一家,门面看上去挺大的,价格比城隍庙的便宜,一咬,小笼包内的汤水也不少,但觉得味道还是差了一点。因为不是节假日,店里人不是很挤,慢慢地边吃边聊,店里还有冷菜和酸辣汤,油豆腐线粉汤。
南翔的老街有些类似小商品市场,卖些小玩意儿,没什么新意。走马观花一圈下来,连吃带玩,二三个小时就可以把南翔玩得差不多了。
(6) 泗泾古镇
泗泾镇位于上海松江区的东北部,如果从北宋形成村落算起,差不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叫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一直到元代中叶,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才正式取名为“泗泾”。泗泾塘横贯镇中,把泗泾镇分为南、北两半。碧波谵荡,桥楼倒映,江南水乡情调十分浓郁。1953年,泗泾被国务院批准为县属建制镇,是上海著名文化古镇。
老街的进口是一个古牌坊,上书“泗泾古镇”。进入牌坊就是一条古镇老街,感觉很杂乱。雄伟的安方塔紧临老街,架空线横空,阻挡了观赏视觉;步入老街没几步,便是安方塔。安方塔高35.18米,直径12.45米,每边长5.42米,呈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意在保一方平安。塔已重新修过,还不错。
再往前,不远处是马相伯(1840-1939)故居“生德堂”。马相伯乃中国大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耶稣会神学博士、爱国人士。马相伯即有“伯乐相马”之意。他就是伯乐,那莘莘学子便是千里马。或许马老出生之时,其父母就决心培养儿子成为教育家了。现在在装修,不开放。
再过去就是福田净寺了。泗泾福田净寺原名严家庵,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一七七八年),系佛教净土宗道场。1994年经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更名为福田净寺,并正式对外开放,在社会各方善信的护持下已初具规模。
(7) 罗店古镇
罗店古镇是宝山的首镇,古迹颇多,现存梵王宫、真武阁、清代布长街、大通桥、丰德桥等古代建筑。至清康熙年间,罗店发展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棉花、棉布交易中心,吸引了大批外来的徽州商客,生意兴隆,成交金额超过了南翔镇,更趋富饶,跃居当时嘉定县七镇五市之首。遂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之说。
1989年,改建为静安寺下院之梵王宫,1994年,更名宝山净寺。 寺里建有四层共14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四楼供有“花开见佛”佛像。造型以佛教西方净土为构思中心。但见高高的莲花宝座上,阿弥陀佛四面环坐,外围为大莲花瓣,只要按下按钮,原先含苞的莲花便会缓缓绽开露出端坐佛像,体现西方净土的景色。宝山净寺南边挨着练祁河,那是一条宽阔笔直的人工开挖的大河,西连嘉定城,东通长江,一眼望不到头。如果在河里恢复举办龙舟大赛,当不在话下。寺院南门依然还有梵王宫的石碑。寺里佛像庄严,香烟缭绕,信众燃香拜佛,梵呗之声,直达天庭。一派佛国气象,果然不同凡响。
镇内的大通桥(通称大石桥)、丰德桥(俗称张家桥)和来龙桥都是石拱桥,都有三、五百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建造的梵王宫和布长街,至今仍保存完好。
(8) 娄塘古镇
娄塘地处嘉定西部,是上海的古镇之一,这里有成片的明清建筑,还有小桥流水,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城市生活的浮躁,有的是一片怀古的悠悠之情;在这里,徜徉在石片路的街道小巷,似时光好倒流,好象又回到了儿提时代,所以古镇每每吸引着市区的人们,来探访一下,回味一下,也不失为另一番生活情趣。
始建于明朝,距今逾 600 年的娄塘古镇, 古称“桃溪”的娄塘,曾是嘉定北部商贸重镇。镇内留存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江南地方传统民宅群落,蜿蜒的街巷与纵横的水系相互交织,形成了“娄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七八个天井堂”的独特建筑格局。 2005 年,娄塘镇被上海市规划部门列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留存有娄塘纪念坊、天主堂、印家住宅、“大井塘”、春蔼堂等历史建筑,其中天主堂被国家文物局列为 2008 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
(9) 金泽古镇
金泽坐落在青浦区西南部,是青浦区最西南的一个镇。金泽镇离青浦城区22公里,距上海市中心66公里。北傍淀山湖,东与西岑镇接壤,西与商塌镇毗邻,南靠太浦河与浙江省嘉善县大舜镇交界,西循318国道与江苏吴江市芦墟镇接壤。贯穿全镇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市河,并有多条支流汇集而来。总面积为2644平方公里,境内湖塘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叉,是个典型的江南鱼米水乡。金泽镇历史悠久,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镇,有兴于宋、盛于元之说,相传昔日有穑人获石如金,故曾取名“金石”,也有此地为水乡泽国,且盛产鱼米赛金,股称“金泽”。
金泽风情主要体现在香汛和古节上。为使这些香汛、古节内容丰富、场面热闹,古镇形成了许多有趣的“风情”。主要有:堂明是一种奏乐加演唱的组织,创立于金泽,一个堂明通常由十余人组成,吹奏乐器,演唱戏文,增加热闹的气氛;打醮是在夏季举行的一种特殊的祭奠仪式,用来祭神拜祖;丝竹班是一种民乐演奏组织;田歌是一种原始的演唱艺术,也是一种口头文学。
金泽特有的土特产有状元糕、豆腐干和水产。金泽状元糕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可口香甜;赵家豆腐干肉质细腻,咀嚼有味。金泽是水乡泽国,江河湖水密布,盛产鱼、鳗、虾、鳖、蟹、鳝;由于水质好,水产品肉嫩鲜美,远近闻名。
(10) 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园,占地三十余亩。园内有三穗堂、大假假山、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代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明代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风格,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豫园为“全国四大文化市场”之一,与北京潘家园、琉璃厂、南京夫子庙齐名。散布于豫园的许多砖雕、石雕、泥塑、木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十分精致。《神仙图》、《八仙过海》、《广寒宫》、《郭子仪上寿图》、《梅妻鹤子》、《上京赶考》、《连中三元》等极具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豫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从建园时即和书画结缘。明代著名书画家王稚登、董其昌、王世贞、莫是龙等就曾在豫园赋诗题额、挥毫作画。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高邕、杨逸、钱慧安、吴昌硕、王一亭等在得月楼发起组织的“豫园书画善会”成了海上画派的滥觞。经过多年积累,豫园现珍藏书画、家具、陶瓷等珍贵文物数千件。
1999年在豫园建园44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欣然应邀为这座江南名胜题词“海上名园”。用黄山石勒刻的题词石矗立于豫园大门内,成为豫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11) 召稼楼
像召稼楼古镇这样大规模的文化历史遗产,在上海已很少见了,有关部门准备采取措施加强保护老建筑。“礼耕堂”灰瓦墙门里庭院深深,12道墙门一道叠着一道,确有几分深宅大院的气派。堂内有五进大院,厅堂楼宇共计138间。骑马墙、荷花墙、白墙黑瓦……古代上海郊区主要的房屋形态在此一览无余。“梅园”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房间99间,由于居住人群相对较少,整体建筑格局相对完整,但随着年代久远,不少房屋已不适于居住。召稼楼古镇不仅有一批较大规模的古建筑,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保护刻不容缓。
召稼楼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召稼楼文化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元代初期形成村落,兴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召稼楼也是汇流黄浦江、吴淞江的明代水利家叶宗行的故里。当地于元大德年间形成村落,兴起于明嘉靖、万历年间。明代工部右侍郞谈伦为激励父老不误农时,勤耕细作,多产丰收,特意命长子谈田在朋寿园东首建造了一座钟楼。从此,每日清晨鸣钟不止,逢天气有变时即鸣钟告示。钟楼题名召稼楼,以示重农礼耕。这一带就此人勤田丰,赢得四乡好评,因此人们将这里呼作“召稼楼”。
拥有五百年的历史古镇——召稼楼,因为这里不仅有荷花墙、骑马墙、青砖黛瓦等充满明清文化韵味的建筑,也不仅有着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所共有的风貌特征,更打动我的是这里承载着厚重的海派文化和上海之根,这皆是我寻寻觅觅、向往以久的期待。
走进古镇核心区内,那丁字形的平西街、兴东街、保南街与纯佑街相向展开;那波光粼粼的姚家滨、复兴港水道呈十字形逶迤伸展;那新栽的绿杨与参差错落的街舍相偎河岸,给游人赐予的是一种宁静与从容。
中外游人看上海,一定会去上海之根——城隍庙。君不见,城隍老爷秦裕伯的故里就是召稼楼。采风活动不少,然而召稼楼给我带来心灵上的震撼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