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集注定稿
惜归去,重裴回(代序)
“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茶经·五之煮》
初次读到这段《茶经》时,不知在何处,也不知是何年。然而,一种朦胧的美,已就此埋入我的心中。
时间渐渐地流驶……
一年,又一年;最后,只有冬天还属于我。于是,我的世界,开始一年年地变黑,因为冬雪越来越稀薄了。
2.九月的素雪
九月,一个让人不安的季节。漂泊在幽空里的蒲公英,骄傲而又忧伤;绿得超越极限的野草,在秋阳里蔓延着悲凉。
我的冬天还没有来。
一天,在网络中偶然发现了电子版《茶经》,便顺手将其下载:夏天的“捣蛋”之后,早已疲惫;《茶经》的世界里,有没有让我暂时安歇的地方?
那朵记忆中的菊英,早已化作雪的精魂。所以,当我又一次看到这段话时,那种朦胧的美便升华成飘摇的素雪,同拒绝坠落到这个鱼肉世界的蒲公英一起,在无边无际的秋天里,飞翔,再飞翔。
然后,回头去读《茶经》的第一章。可是,很多地方都读不懂,尽管那种电子版里有注释。那些注释,不但简单,注的也多半都是我稍稍翻翻字典即知,甚至早已了解的东西。该怎么办呢?在网上翻看一些关于《茶经》及陆羽的介绍后,还是感到迷惑。那么,我只有向自己求助了。
我不懂品茶,也不想知道“拂末”与“拂尘”有什么区别,更不想了解“扑”是不是用来拷打囚犯的东西,但是,我想知道茶与所谓的文化究竟是否有联系,更想知道《茶经》里是否另有优美精致的散文段落——凡是优秀的散文,只要见到了,我就要欣赏、偷学个够。所以,我必须向自己求助。
可是,我的资料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能对自己帮到什么程度,起初并不清楚。到9月5日为止,只从网上下载到一种今人的宣纸本《茶经》全文书影(缺两页),一些网络上的译文片断和资料。凭这些,只能将电子版《茶经》稍加校对,改掉明显的错字而已。那就先做这些吧。
4.为《茶经》集注到底
于是,先动手将电子版打印出来,然后在电脑里与宣纸本《茶经》核对。结果,发现很多异文。哪种正文更可靠些呢?我感觉,彼此都有不确的地方。细看那些鸡肋般的注释,我更迷惑了。怎么办?我同自己商量。索性帮到底吧。我这样回答。
到底就到底。一周后,将原文初步核对完,扔掉打印出来的电子版,便开始翻书,然后将有用的东西一点点录入到电脑中,为我写《茶经》集注做准备。
下一步,就是边读边学,边学边想了。到九月末,我的集注工作基本结束,人也再一次累得不想张口讲话了,就像与“捣蛋鬼”在一起的那些时候,就像胡译怀特的三部童话的那些时候,就像写长篇小说的那些时候,就像我为自己做事的那些时候,就像我在人群中沉默的那些时候。
但是,我的心中充满了快乐,因为我终于来到了茶经世界的边缘,也发现了陆羽的世界。
5.陆羽的世界
陆羽的世界,原来就在那个兔子洞的不远处。可惜,我太迟钝了,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找到。为了能走得更近一些,我只有继续搜集陆羽的其他作品和唐人的相关资料(唐以后的资料,我并不在意)。到10月8日为止,这些资料也搜集整理得差不多了。期间,如果没有网友L的帮助,还有别的几位网友,如网友W,一位网姓为“左”的南方网友的热心帮助和支持,资料也不会搜集得这样多。
在对这些资料的搜集过程中,陆羽的形象开始渐渐清晰起来。原来,他不仅仅是“碗花?”,也不仅仅是“狂徒”,而是一个敢于高声哭笑的“叛徒”。梦与情,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孤独,只是追求的小小的副产品而已,他得到并坚守的,要比失去并放弃的多。
陆羽的世界,粗豪而不失精纯,凄苦而不失醇香,孤寂而不失光亮,悲伤而不失欢畅……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虽然与陆羽没有相识的机会,但从《茶经》中,从陆羽及其友人的诗文中,我分明看到了他千载不散的鸿影。
6.回到我的歧路
又一场秋雨后,冬天与我的距离似乎更近了一些。在冬天到来之前,很想再歇一歇,所以,这个粗糙的《茶经》集注也只能让它继续粗糙下去了。然后,我将小别《茶经》及陆羽的世界,还有那些史书和古文,回到仍没有雪的现实世界中来。
本以为这会让我释然,写到这里,才感到有些不舍。这时,忽然想起皎然的两句诗:“惜归去,重裴回。”我已经在陆羽的世界里徘徊得够久了,不是吗?现在,懂不懂品茶,集注里还有多少错误,已经不再重要了——我已经品味过,这才是更重要的。
走吧,最后一朵菊英也已堕落,我必须要回到属于我的歧路上,继续走下去,直到再见我的飞雪,我的冬天。
《茶经》集注
陆羽撰
肖毛集注
目 录
卷上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卷中
四之器
卷下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卷上
●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⑴。①
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⑵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⑶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⑷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⑸,三曰蔎⑹,四曰茗,五曰荈⑺②。【原注:周公云:槚,苦荼。”扬执戟⑻③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⑼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
凡艺而不实,⑽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⑾。④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⑿。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⒀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⒁饮之成疾。
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⒂,中者生百济、新罗⒃,下者生高丽⒄。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⒅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⒆ ⑤ ,使六疾不瘳⒇。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注释】
⑴ 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诗经·周南》:伐其条枚。掇,拾拣。
⑵ 栟榈:棕树。《说文》:“栟榈,棕也”。栟,读音bīng。
⑶ 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兆,裂开,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
⑷《开元文字音义》:字书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编辑的字书,早佚。
⑸ 槚:读音jiǎ。
⑹ 蔎:读音shè。《玉篇》:“蔎,香草也”。
⑺ 荈:读音chuǎn。
⑻ 扬执戟:即杨雄。西汉人,著有《方言》等书。
⑼ 郭弘农:即郭璞。晋时人。注释过《方言》、《尔雅》等字书。
⑽ 艺而不实,艺,同“蓺”,种植。
⑿ 性凝滞,结瘕疾:凝滞,凝结不散。瘕,腹中肿块。《正字通》:“腹中肿块,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
⒀ 醍醐、甘露:皆为古人心中最美妙的饮品。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甘露,即露水,古人说它是“天之津液”。
⒁ 卉莽:野草。
⒃ 百济、新罗:唐时位于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小国,百济在半岛西南部,新罗在半岛东南部。
⒅ 泽州、易州、幽州、澶州:皆为唐时州名。治所分别在今山西晋城、河北易县、北京市区北,北京市怀柔县一带。
⒆ 荠苨,一种形似人参的野果。苨,读音nǐ。
⒇ 六疾不瘳:六疾,指人遇阴、阳、风、雨、晦、明得的多种疾病。瘳,痊愈。
【肖毛集注】
① “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指在湖北巴东和四川发现的野生古茶树。
《茶史初探》(电子版):“在饮茶的起源问题上,我们倾向陆羽‘发乎神农’的观点…那么,巴人或蜀人发现、利用茶叶的时间,是在他们移居四川以前…蜀人…降居到成都周围以后,才可能接触到或开始利用茶叶。巴人…移居四川的第一地点川东,以及迁川前居住的鄂西,不但在唐以前…如陆羽《茶经》所载…,至唐朝中期,这一带野生大茶树还是在在可见…据此当可以肯定,‘巴山、峡川’,无疑也是我国茶树原始分布的一个中心。”
“伐而掇之”的意思是说,因树高且粗,人们只能爬到树上,将枝条砍下,在地上采摘。伐,即砍下枝条,不是将整棵树砍倒的意思。
②“从草,当作茶”: 这里是说,陆羽在《茶经》里所以将“荼”(古茶)字减一笔作“茶”……并非陆羽首创。据《茶经述评》考证:“《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唐玄宗撰…玄宗曾为此书作序,说这是一部与说文《字林》相类似的字书…这就可知将“荼”略去一笔,定为现在的“茶”字,是唐玄宗以御撰的形式定下来的。”(《《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为行文方面,以下均简称《大观》)
“[木茶]”字我在《康熙字典》中也查不到,用放大镜看,《康熙字典》“茶”字条的引文内,似真有“[木茶]”字,还有一个“[木荼]”字。《辞源》:“[木荼]:茶的别体字。集韵:荼、[木荼]、茶,茗也。一曰葭茶。”那么,“[木茶]”字哪儿去了,也许,根本就不曾有过?
《茶史初探》:“《华阳国志·蜀志》…:‘蜀王别封其弟葭萌于汉中,号苴候,名其邑曰葭萌’。这里反映二代蜀王,一个以‘葭萌’名子,一个以弟名‘葭萌’名邑…葭萌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明代杨慎作过考证:‘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
“一曰茶,二曰槚……五曰荈”:《茶史初探》:“有关史实…证明了《茶经》茶之名茶、槚、蔎、茗、荈等字,源于巴蜀上古茶的双音节方言。…可以说我国历史上所有的茶和茶义的名与字,无不都出自巴蜀方言。…既然我国乃至全世界的茶名茶字都源出巴蜀,巴蜀是我国和全世界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也就不言自明了。”
荈:茶叶老者(《玉篇》)。
③ 扬执戟:在正文后的原注及注释中,都写作“杨执戟”,尽管王力先生认为经今人考证,此字应为“杨”,但我还是习惯了“扬雄”这个名字,故改为“扬执戟”。经查,“扬执戟”一词,原出于曹植《与杨祖德书》:“昔杨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文选》李善注:”汉书曰:杨雄奏羽猎赋,为郎。然郎皆执戟而侍也。东方朔《答客难》曰: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据《汉书》、《後汉书》等,扬雄曾任给事黄门侍郎,黄门侍郎为其简称。郎官的一般职责即“执戟”:“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韂诸殿门,出充车骑。唯议郎不在直中。”(《后汉书·志第二十五·百官二》注)扬雄《光禄勋箴》亦云:“郎虽执戟,谒者参差。”故扬雄亦可称为“扬执戟”。另,李白《古风》其四六亦有“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句。
④【注释 ⑽】原为:“艺,同艺”,被我改作“艺,同蓺”。唐《苏氏演义》卷上云:“艺者,蓺也。《毛诗》云:蓺之言种莳也…。今之藝字又从云。”可见,陆羽撰茶经时,“藝”字大概还没造出来,到了唐末(苏鄂撰《苏氏演义》时),“蓺”字却早变成更复杂的“藝”字了。今人将“藝”字改回“艺”,此返朴归真之谓欤?
“笋”、“芽”、“叶”:《中国茶文化》一书介绍说:“采摘下来的茶叶,有芽、笋、叶三种。芽即刚抽头的嫩叶;笋,是抽头而未展开的嫩芽,形同竹笋;叶,就是展开的茶叶……陆羽最赞赏的是‘岩茶之至嫩者’”。这段介绍中印错了一个字,“岩茶”应为“若茶”,详见《茶经》第五章第二段:“其始,若茶之至嫩者”。
“紫者上,绿者次”:紫,即紫芽。《大观》:“经茶学专家考证,茶芽的颜色有紫、红、绿色之分,是由茶树品种所决定的,也可能与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有关。紫芽,则是同花青素或曰花色素多少有关。”唐人咏茶诗中,亦常见“紫芽”一词,唐时的紫笋茶(即阳羡茶)还被作为贡茶,唐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诗中云:“ 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大观》对此解释道:“采贡茶时,要茶工在凌晨即进山采茶,有的到天晚时尚未采满筐,即是有经验的茶工,在暮色之中,也很难分清哪片是‘青芽’,哪片是‘紫笋’,费尽辛劳而往往采摘了不少‘青芽’,在交茶时受到斥责,叹息不已。”由此可见,唐时茶工已不胜其苦,至宋时,劳苦更甚,因茶扰民,宋之速亡,亦天理也。
⑤ 荠苨:又名地参,根茎都似人参,根味甜(《辞源》)。
《茶经》各章正文后所夹注文,不知何人所注。《茶经“广雅云”考辨》的作者丁以寿认为大概是常伯熊:
“现流传的《茶经》附有‘注’,用双行小字附于正文之下,或释音或释义。《茶经》注系何人何时所作,现以难考。常伯熊曾‘广润色之’,抑或是他所注?”
另,一篇介绍《茶经》各章内容的网文(佚名,查到它后,即按习惯改存成txt,删去里面的所有链接信息,一不小心,连正文标题都删了,下面再提到它,只能称为“佚名网文”。估计作者或为对《茶经》有一定研究的学者)中,有一些较精当的说明及注释,这里先摘编一些与本章有关的,它们皆足以改正【注释】中的某些错误:
“其树如瓜芦”:瓜芦是生长在广州的一种近似茶树的大叶冬青属的植物,味极枯涩。皋芦是茶树的一个品种,如福建的佛手和日本的皋芦等。但在古代文献中常把瓜芦和皋芦混为一谈。瓜芦如是茶树,应是形态相同了。
“紫者上,绿者次”:当时加工蒸青团饼茶,所以紫色的较好,绿色的较差。
“笋者上、芽折者次”:嫩稍像笋状未开展的品质较好,开展成芽状的对夹叶品质较差。
“性凝滞、结瘕疾”:茶叶有收敛性,与蛋白质结合凝固,能使皮肤上的瘕疾结疤愈合。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最后从反面论述,并以人参为例,其功效因产地而有很大差别,若误服赝品,则非但治不好病,更受累无穷。
● 二之具
籯:⑴ 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⑵。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原注:籯,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籯,不如一经⑶。”颜师古⑷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无用突者。⑸釜用唇口者。
甑⑹: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⑺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木桠杈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①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襜: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⑻置承上,又以规置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⑼:一曰赢子,一曰篣筤。⑽ 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尺,以列茶也。②
棨⑾ :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③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下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④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⑿ 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养为名。】⑤
【注释】
⑵ 筥,读音jǔ。圆形的盛物竹器。
⑶ 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语出《汉书·韦贤传》,谓留给儿孙满箱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
⑷ 颜师古:唐初经学家,名籀,曾注《汉书》。
⑸ 无用突者:突,烟囱。成语有“曲突徙薪”。
⑹ 甑:读音zèng。古代蒸炊器,今蒸笼。
⑺ 篮以箅之,篾以系之:箅,读音bì。蒸笼中的竹屉。篾,读音miè,长条细簿竹片,在此作从甑中取出箅的理耳。
⑻ 襜:读音chān,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尔雅·释物》:“衣蔽前谓之襜。”
⑼ 芘莉:芘,读音bì。芘莉,竹制的盘子类器具。
⑽ 篣筤:读音pánglàng。笼、盘一类盛物器具。
⑾ 棨:读音qi,穿茶饼用的锥刀。
⑿ 令煴煴然:煴,读音yūn。没有光焰的火。煴煴然,火热微弱的样子。颜师古说:“煴,聚火无焰者也。”
【肖毛集注】
① 这一句,我比较难懂。【注释⑺】中所谓的“理耳”,更让我不知所云。读罢“佚名网文”中的译文,才算大体看懂:
“甑,或木或瓦,腰部略小,用泥涂抹。中间搁一片竹篾编成的箅。蒸茶(蒸气杀青)时把鲜叶放在箅上,蒸熟后从箅上取出。锅子里的水烧干时向甑里加水。另用一根有三叉的木枝抖散芽叶,加快水份的蒸发,以免茶汁流失掉。”
这些译文对“篮以箅之”没有交待,补上这个词的译文(后又经一位网友的帮助),似应译为:
“甑…把篮里的叶芽倒入竹屉(箅)上,竹屉是由竹篾编成的。蒸茶时,把篮子放入竹屉;蒸熟后,将篮子从竹屉上取出。锅(釜)中水烧干时,要向甑里添水。另用一根有三叉的木枝抖散芽叶,加快水份蒸发,以免茶汁流失。”
甑:蒸米饭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亦作“甑子”;箅:蒸锅中的竹屉。后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箅,所以蔽甑底者也。”(《说文》)。甑以蒸饭,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篾:劈成条的竹片。(金山词霸)
② 《辞源》:“芘莉:陈置茶具的竹器。又名篣筤…《茶经》二之具:‘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亦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说郛八三)’”这里,引自《说郛》的这句原文中,比《茶经》里的正文“躯二尺五寸”多了一个“亦”字。
在《辞源》篣筤条的注释中,引文中又没有了这个“亦”字:“篣筤:放置茶叶的竹器。…《茶经》上:‘芘莉:一曰嬴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 这里的“嬴”字,应该就是《茶经》里的“籯”,也许《辞源》写错了。此外,我觉得“二小竹长三尺”句似应断开。
这句原文,“佚名网文”中有句意译,将顺序按原文调好,稍改一下,再添上“如圃人土罗”的试译,为:“用两根三尺长的小竹竿,长二尺五寸,留五寸柄。用蔑编织方眼,如种地人所用的箩筛,相距二尺,把青叶摊在上面冷却。”
③ “棨”、“贯”:《大观》云:“唐时制饼茶,定型后,中间用锥刀穿孔,以竹木杆相串,投放在茶焙里以文火慢慢焙干。”那么,这里的“锥刀”即“棨”,“竹木杆”即“贯”,“茶焙”即后面将要说到的“育”。
④ 一页从网上得来的《茶经》书影,将“或作贯‘串’”写作“或作贯穿”。从语义猜,这两种写法都有问题,因为读起来感觉并不完整,如果改成“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之‘串’字”,才完整些。
查《辞源》,有“串茶”一词:“串茶:唐代茶名。…《梦溪笔谈》二五杂志二:‘古人论茶,…都未言建溪。然唐人重串茶黏黑者,则已近乎建饼矣。’”再查《梦溪笔谈》“建溪茶”条,果然如此。
薛能《谢刘相公寄天柱茶》诗云:“两串春团放月光,名题天柱印维扬”,亦此证也。《大观》:“两串,言友人赠茶数量。唐时制饼茶…数量常以‘串’记之。名题…句是说,名曰天柱茶,而包装的商标上却是印着维扬(今之扬州)出品字样。”看来,那时就有假冒产品了。
总之,我觉得《茶经》的这句原文应为“或作贯串”,意为“或作贯串之‘串’字”。
⑤“佚名网文”中对这段话有大致说明及译文,与其他一些相关译文,一并摘编于此:
“育,…说明团饼茶最后还要经过低温长烘,才能充分干燥。在梅雨季节则须用明火烘干。…注云育者,以其藏养为名,即具有贮藏和养护双重作用之意。
棚,用木条在焙上构成两层的架子,高一尺,用于焙茶。在下层焙到半干,升到上层焙至足干。”
这段说明的主旨是说,文火烘焙(贮煻煨火)者,茶香最浓。“煻煨”,即烘焙、煨火。唐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诗中之“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佳”句,即为辅证。明田艺蘅《煮泉小品》云:“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此虽言芽茶,亦近此理。另,《中国茶文化》一书P32里有几句话,恰好可以做为本章内容及操作流程的大致提要,姑抄录于此:
“茶叶须放入竹篮置于甑中,再将甑放入锅里蒸。蒸后趁热便捣,茶叶捣烂了,而芽、笋仍须保持原型,即使力气再大的人用最重的杵捣,也不能将芽、笋捣烂。捣好的茶膏放入一定的模子里拍制成型。茶饼的形状各异……接着,在茶饼中穿眼,放入焙坑中烘焙。烘干后穿成一串串,加以密封,运往各地。”
● 三之造
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⑴ 。茶之芽者,发于丛薄⑵①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原注:京锥文也。⑶②】犎牛臆者,廉襜然③⑷;【原注:犎,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囷然⑸④ ;轻飚拂水者,涵淡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⑤之;【原注:谓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⑹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⑺然⑥;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⑦。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⑧。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嘉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⑻。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⑼,存于口决。⑨
【注释】
⑴ 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薇、蕨,都是野菜。《诗经·小雅》有“采薇”篇,《毛传》:“薇,菜也”。《诗经》又有“吉采其蕨”句,《诗义疏》说:“蕨,山菜也”。二者都在春季抽芽生长。凌,冒着。
⑵ 丛薄:灌木、杂草丛生的地方。《汉书注》:“灌木曰丛”。扬雄《甘草同赋注》:“草丛生曰薄”。
⑶ 京锥文也:京,高大。《诗经·皇矣》:“依其在京”。《毛传》:“京,大阜也”。锥,刀锥。文,同“纹”。全句意为:大钻子刻钻的花纹。
⑷ 臆者,廉襜然:臆,指牛胸肩部位的肉。廉,边侧。《说文》:“廉,仄也”。襜,帷幕。全句意为:像牛胸肩的肉,像侧边的帷幕。
⑸ 轮囷:轮,车轮。囷,圆顶的仓。
⑹ 竹箨:竹笋的外壳。箨,读音tuò。
⑺ 籭簁:两字相通,读音亦同:shāi,皆为竹器。《说文》:“籭,竹器也”。《集韵》说就是竹筛。
⑻ 坳垤:土地低下处叫坳,小土堆叫垤。形容茶饼表面的凸凹不平。
⑼ 否臧:否,读音pǐ,贬,非议。臧,褒奖。《世说新语·德行第一》:“每与人言,未尝臧否人物。”
【肖毛集注】
① 【注释⑵】中的“扬雄《甘草同赋注》:草丛生曰薄”,一看就不对劲。“林薄”一词应出于《甘草赋》:“列新雉于林薄。”扬雄何尝同别人一起作过“甘草同赋”?释文的来历也没说清。《文选》李善注云:“善曰:…广雅曰:草丛生曰薄。”可见,这句话是李善在《文选》中转注的。
② “如胡人靴者,蹙缩然;原注:京锥文也”:这句原文的大致意思比较好懂,估计是形容茶饼的外形蜷缩,就像那篇佚名网文中解释的那样:“像胡人的皮靴,有点皱缩”。
京: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文: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本义:花纹,纹理。“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综此,我认为这里的“京”字,应引申为“隆起”意;“文”,取其“交错”意,通“纹”,专指叶形“蹙缩”而成的皱痕、皱纹。同理,“锥”,亦取其“细、尖、小”意。那么,“京锥文”大约就是:
茶饼的形态有些凸起(京),叶片细小(锥),相互错杂(文)在一起。
③ 对“犎牛臆者,廉襜然”这一句,中国工人出版社版《茶经》(以下均简称为工人版《茶经》)译为“像野牛当胸肩肉那样有褶皱”;佚名网文版译为“像野牛的颈部,有点直纹”,看起来都比“像牛胸肩的肉,像侧边的帷幕”这样奇怪的译文好。但我觉得前两种译文也不准确。
犎(fēng)牛:《尔雅今注》释畜牛属“犦牛”条注:犦牛,一种颈肉隆起的野牛。又名犎牛。郭(璞)注:状如橐驼,肉鞍一边……。
臆:《说文》:“胸骨也。”亦指当胸之处。
廉:侧边。《仪礼·乡饮礼》:设席于堂廉东上。郑玄注:“侧边曰廉。”
襜(chān):即蔽膝,亦指衣服摇动貌。《尔雅·释器第六》:“衣蔽前谓之襜。”
既然茶饼的形状像犎牛,也就是与骆驼(橐驼)有些相似,而驼峰的起伏从侧面看才最突出。所以,“廉”字在此应为侧看之意;“臆”字则借指肩背部。那么,译文该是这样:
像犎牛般,肩背部隆起,侧看有起伏。
④ 轮囷:据《辞源》,其义有二:1.轮囷:屈曲貌。史记八三邹阳传狱中上书:蟠木根柢轮囷离诡…。2.高大貌。礼檀弓下“美哉轮焉”注:“轮,轮囷,言高大”。这位今注者却将这个词割裂分释,显然不对路。所以,这句“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自然就该解释为:如云出岫,屈曲回旋。
⑤ 泚(cǐ):《说文》:泚,清也。
⑥ “故其形籭簁然”:在工人版《茶经》里,这一句是这样的:“故其形(籭簁)然,【上离下师】”。为什么要用括号?“上离下师”是字谜吗?
⑦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目,条目。此处指工序。
⑧ “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这“八等”分别为:1.蹙缩然 2.襜然 3.轮囷然 4.涵淡然 5.如以水澄泚之膏土 6.如暴雨所经之新地 7.如竹箨坚实 8.如霜荷委悴。
⑨ 佚名网文对这段话的译文很棒,抄录于此:
既讲光黑,又讲皱黄,品质有好有坏,这才是全面的上等的鉴别方法。因为茶膏(汁)充分挤出的表面光,没有充分挤出的(含膏)表面皱。隔夜制成的色黑,太阳晒干的则黄。蒸压适当的表面平正,压得不紧则松开不平。茶叶与其他植物的叶子一样,鉴别品质好坏的最好方法最终需由口尝决定。
“茶之否臧,存于口决”句中的“决”字,有些书里写作“诀”。工人版《茶经》中更趁机译为“茶制得好坏,另有口诀。”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口诀或咒语,只好把它改成“决”——品茶当然要用口,见谁掐着诀喝的?
卷中
● 四之器 ①
风炉(灰承):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杇墁⑴。②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⑵;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⑶”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⑷ ③也。置墆[土臬]⑸④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⑹⑤,抬之。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筣箧⑺,口铄之。⑥
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⑻也。或作槌,或作斧,随其便也。⑦
火筴:一名筯,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薹勾鏁⑼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⑧
鍑(音辅,或作釜,或作鬴):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⑽,炼而铸之。内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⑾以瓷为之,莱州⑿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⑨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⑩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⒀,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11]
纸囊:以剡藤纸⒁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12]
碾(拂末):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末以鸟羽制之。[13]
罗、合: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14]
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制)匕⒂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⒃,若好薄者,减;嗜浓者,增。故云“则”也。[15]
水方:以椆木【原注,音胄,木名也。】、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16]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纫翠钿以缀之。又作油绿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17]
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晋人杜育⒄《荈赋》云:“酌之以瓠”。瓠,瓢也。口阔,胫薄,柄短。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18]
竹夹: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19]
鹾簋⒆(揭):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20]
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上),寿州、洪州次。或以邢州⒇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育《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州也,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21]
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帊以剡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22]
札:缉栟榈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23]
涤方:以贮洗涤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24]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以絁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25]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黄黑可扃而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26]
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蔑,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蔑阔者经之,以单蔑织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珑。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27]
【注释】
⑴ 杇墁:本为涂墙用的工具。这里指涂泥。
⑵ 坎上巽下离于中:坎、巽、离都是八卦的卦名,坎为水,巽为风,离为火。
⑶ 盛唐灭胡明年铸:盛唐灭胡,指唐平息安史之乱,时在唐广德元年(763),此鼎则铸于公元764年。
⑷ 伊公羹、陆氏茶:伊公,指商汤时的尹伊。相传他善调汤昧,世称“伊公羹”。陆,即陆羽自己。“陆氏茶”。陆羽的茶具。
⑸ 置墆[土臬],犎比滂:犎,贮藏。《广韵》:“墆,贮也,止也。”比滂,土堆。《集韵》:“比滂,小山也”。墆,粗绸。
⑹ 三足铁盤:盤,通“盘”,盘子。
⑺ 筣箧:用小竹蔑编成的长方形箱子。
⑻ 木吾:木棒。崔豹《古今注》:“木吾,樟也”。
⑼ 葱薹勾鏁:薹,葱的籽实,长在葱的顶部,呈圆珠形。句,通“勾”,弯曲形。鏁,即“锁”的异体字。
⑽ 耕刀之趄:耕刀,即锄头、犁头。趄,读音jū,艰难行走之意,成语有“趑趄不前”,此引申为坏的、旧的。
⑿ 莱州:唐时州名。治所在今山东掖县一带。
⒀ 彼竹之筱:筱,竹的一种,名小箭竹。
⒁ 剡藤纸:产于唐时浙江剡县、用藤为原料制成的纸,洁白细致有韧性,为唐时包茶专用纸。
⒂ 竹匕:匕,匙子。
⒃ 用末方寸匕:用竹匙挑起茶叶末一平方寸。陶弘景《名医别录》:“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
⒄ 漉水囊:即滤水袋。
⒅ 杜育:西晋时人,字方叔,曾任中书舍人等职。
⒆ 鹾簋:盐罐。鹾,读音cuó,盐。《礼记·曲礼》:“盐曰咸鹾”。簋,读音guǐ,古代盛食物的圆口竹器。
⒇ 越州、鼎州、婺州: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地区。唐时越窑主要在余姚,所产青瓷,极名贵。鼎州,冶所在今陕西省径阳三原一带。婺州,治所在今浙江省金华一带。 岳州、寿州、邢州:皆唐时州郡名。治所分别在今湖南岳阳、安徽寿县、河北邢台一带。
【肖毛集注】
① 在这种电子版里,这一章前原有目录,改去错字,加上标点后,应为:“风炉(灰承)、筥、炭挝、火筴、鍑、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鹾簋(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计26件器物。
陆羽在《茶经》第九章里认为共“二十四器”,《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亦云:“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这是因为他们将“罗、合”、“竹夹、夹”分别合成两件了;《中国茶文化》一书中认为共28种,那是因为作者将“灰承”、“拂末”、“揭”分别单列,又将“罗、合”合成一种了,故为28种。我觉得,怎么分都无所谓,东西不缺也就可以了。
在宣纸版与工人版《茶经》中,本章并无目录,而《茶经》的其他各章,前面亦无目录,故我将其从正文中略去,附录于此。
另外,“风炉”后的“灰承”本不该加括号,在原书中,它被印成小号的字体,表示在使用风炉时也需使用“灰承”。如改成“风炉 附:灰承”,意思就会明白得多,但这就等于给《茶经》添字了,只好采用加括号的办法,后面的“鹾簋(揭)”等,亦采此法。
② “令六分虚中,致其杇墁”:“风炉…与古代的鼎相似,三足两耳,但比古鼎要轻巧得多,可以放在桌上。……炉内有六分厚的泥壁,按装炉床,置放炭火。”(《中国茶文化》)
“杇墁”:即“圬墁”,涂饰。“杇”,同“圬”。
“令六分虚中,致其杇墁”:将风炉内涂上一层泥,以便耐火,这层泥的厚度为六分,不能太厚,不然,炉床(即墆[土臬]底穴)就无法装入。工人版《茶经》将此句译为“比炉壁多出的六分向内,其下虚空,涂以泥土”,不确。
③ “坎上巽下离于中”:
“坎上巽下离于中”,寓意《周易·鼎卦》之象(下巽上离)。“鼎卦”是…第五十卦。鼎状风炉是既取鼎卦之象,亦取鼎卦之意。取其象,如将卦象符号稍加变形,很像一种容器。它的六爻是:最下一爻是阴爻(--),像器之足;二、三、四三爻是阳爻(——),阳为实,中实而容物,像器之腹;第五为阴爻(--),像器之耳;第六是阳爻(——),像器之铉。从上下两体来看,上体中虚,下体有足承之,正是鼎之象也。取其意,《周易·鼎卦》辞曰:“鼎,象也,以木巽火饪之。”因为古鼎的用途之一,就是作为烹饪之器具,所以,必有火与水与之相遂。(《大观》)
“伊公羹”:“伊尹…负鼎操俎调五味而为相。”(《韩诗外传》)
“写”:熔铸。工人版《茶经》将“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译作“一个孔洞上写‘羹陆’二字”,可笑。
④ “置墆[土臬]于其内”:墆:dì,隐蔽貌。查《康熙字典》丑集中,得:“[土臬],十画,连乙切,音臬,小山也。”
【注释⑸】的注文里混了很多错字,将其改掉后,大体如上。虽然,读来仍觉蹊跷。“犎比滂”这三个字在宣纸本及工人版《茶经》中皆不见。据注文中的释意看,它似应为原注,因为“墆”与“犎”语意相近,“[土臬]”与“比滂”亦然,同引申为“煤堆”之意。
“墆[土臬]”:即炉衬,装煤炭用。从《中国茶文化》一书所附图样看,它很像圆形的洗衣机甩干桶,底平,上有三个与其连为一体的提耳。在使用炉衬时,还应有配套的炉排,即“墆[土臬]底穴”,图样亦见于该书,形如圆铁片,中间有许多圆洞,也称炉床。这种炉床是固定式的,效果不如摇动式的好。
“置墆[土臬]于其内”:将置墆[土臬]装入风炉内。
“设三格”:意思是,这种墆[土臬]的上面有“三格”。“格”即我上面描述的那三个提耳,用以架鍑,《中国茶文化》中把它译作“支架”,非常准确:“炉身开洞通风出灰,内有三个支架(格),放煮茶的鍑,下有灰承,即盛灰的铁盘。”
“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
这几句的主要意思是,在墆[土臬]的三个支架(格)上分别铸上翟、彪、鱼的图形,并在每个图形上分别铸上相应的卦名(离、巽、坎)。在《中国茶文化》的附图中,它们被称为“墆[土臬]三格”,名目分别是“翟火离”、“彪风巽”、“鱼水坎”。
翟即长尾山雉。《尔雅今注·释鸟第十七》:鸐,山雉。注云:“鸐,本作翟。野鸡的一种,…雄鸟尾羽灰色,长三尺余。”
彪即小虎。
这些卦名的本意,《周易探秘》一书中有较为通俗的解释:“山水火泽为地象……‘坎’意为积水,故指水;‘离’即[火離],意即点火,故指火;……‘巽’即铨,意即避风,故指风。”
在《易经》中,鼎、坎、离、巽卦分别为第五十、二十九、三十、五十七卦;卦辞分别为:
鼎:元吉,亨。(《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按《鼎》卦的寓意,‘巽’主风,‘离’主火,‘巽下离上’,就是风在下以兴火,火在上以烹饪之意。而七字铭中的‘坎上’,‘坎’主水,意思是煎茶的煮水容器是置于鼎器之上,风从下面吹入,火在中间燃烧。概括了煮茶的基本原理。(《大观》)
“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意思是说在风炉外雕饰上各种装饰图形及纹样。
“连葩”:指莲花。“连”,通“莲”;葩,华也(《说文》)。
“垂蔓”:从字面理解,大约是藤萝一类的的攀爬植物的纹样。
“方文”:工人版《茶经》将其含糊地译为“文字”,我想,这里应指专大篆,因为“方”有“比拟”之意,所谓“拟文”,不就是象形文字吗?比大篆更古的甲骨文,唐时还没有被发现;至于小篆,在唐代地位也不高,出名的书家只有取法李斯的李阳冰等,而小篆一般又是用来题碑的。所以,陆羽在风炉外铸刻的只能是大篆。大篆包括钟鼎文(金文)与石鼓文,据《篆书概论》,石鼓文唐初便“在陕西凤翔三时原出土”,应该比较“时新”,但陆羽的风炉既然形如古鼎,在外面铸刻金文,古意才能上追神农,故我猜“方文”即指大篆中的金文。
“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这句说明了制造墆[土臬]的材料。墆[土臬]可以锻铸,也可用泥烧制,目的都是为了耐火。
风炉,以铜铁为体,形如三足古鼎。风炉铸成后,要将炉内涂上一层泥,以便耐火,泥的厚度为六分,如太厚,炉床(即墆[土臬]底穴)便无法装入。炉身设三窗,底一窗用以通风出灰。
煎茶前,先将盛灰的铁盘(即灰承)装入风炉内,再装入炉床(即墆[土臬]底穴),然后将内装煤炭的墆[土臬]放到炉床上,最后架鍑。墆[土臬]上有三个支架(即三格),用以支鍑。
⑤ “其灰承作三足铁柈,抬之”:“灰承”,盛灰的铁盘,上面刚说过;“柈”,有的本子写作“盤”,通“盘”。
⑥ “筥:以竹织之…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筣箧,口铄之”:有的本子将“木楦”写作“木箱”。工人版《茶经》译文:“或用木料作一个像筥形的木架,用藤子编织出六个圆眼状纹,底盖合拢像竹箱,盖口锁边有装饰。”佚名网文:“莒,竹编。…或用藤作木柜,盛木炭等燃料用。”《中国茶文化》:“筥是用竹或藤编成的箱子…用以放炭。”诸说均不甚确。
筥:圆形竹筐。诗召南采蘋:“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筣:竹名。
箧:大曰箱,小曰箧。
楦:“楥”的俗字。楥,木制的鞋楦。也泛指填塞物体中空部分的模架或其他实物。
铄:熔销,消损。(《辞源》)
《辞源》在“筥”字条的注释旁还附了一幅筥的图样。从画面上看,它大概是用竹或藤编的,编得很密,正所谓“以竹织之…或用藤”也;无盖,形状有一点像特大号的酒杯,也就是说,上部宽、圆,如一般的竹筐;底部窄小,颇似酒杯的底座,口向外张成圆形。
“六出”:如果指的不是六出戏,就应该指雪花。雪花一定是六角形的,除非它有残疾。所以,“六出圆眼”的意思就是:筥与一般圆竹筐的编法不同,中间要留出六角形的圆眼。
“筣箧”:当指某种小竹筐。
“铄”:此处应引申为消减之意。那么,“其底、盖若筣箧,口铄之”就该解释为:筥的底部及顶盖就像那种顶上有盖的小竹箱一样,底口及盖口均向上收缩。
《美术实用图谱·古今器皿》一书的“竹器皿”编中,有一种云南产的髹漆竹编器图样,外形与其相仿:也像大酒杯,下部如酒杯底座;上有竹编的提盖,提手呈塔形,看起来就像一枚跳棋,与盖子相连,大致呈三角形,似乎也可以称为“口铄之”。我想,陆羽所谓的“筥”,大约就是类似的怪东西。
综上,这一整句的大意便是:筥,竹或藤制。先制出一个筥形的模架,然后用竹(藤)编织。编时要将中间留出六角形的圆眼,底与盖的编法则如编筣箧,底口及盖口均渐向内收,略呈三角形。
工人版《茶经》中还附印了清人陆廷灿的《续茶经》,其中将“筥”称为“乌府”,还绘有它的图样。从图中看,它根本不像大酒杯,只是一个上宽下窄的竹篮,篮上有圆弧形的长提把,就像弧形的锁梁,无盖,与筥的外形差异很大。
“霁雨清茗”网上有一幅筥的图片,从画面看,有底,有盖,像一个长方形竹箱,洞眼为方形,与陆羽所云的筥,外形差异似乎更大。如果陆羽所言的“筥”真如方形竹箱,我对“其底、盖若筣箧,口铄之”的理解就显得可笑了。
另外,本章所言多数器具,这里均能见到图片,地址从(/opengm.com/~cw/tea/qiju/images/003.gif)开始,到“029.gif”结束,依次为:风炉(瓷制)、风炉、筥、炭挝、火筴、唐铜(鍑,河南偃师出土)、交床、夹、纸囊、碾(座)、碾(轮)、碾全图及拂末、罗筛、筛茶、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与“夹”的图样相仿)、熟盂1、熟盂2、鹾簋、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
其中,“004.gif”即陆羽设计的那种鼎形三足风炉,该网页上却注为“灰承”,显然是错的。以下不再一一说明,除非特别加以比较时。
⑦ “炭挝:…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佚名网文译为“一头尖、中间粗,另一头系银质小装饰品。”《中国茶文化》:“炭挝是一种六角形铁棒,……用以樋炭火。”工人版《茶经》将“[钅展]”写作“辗”,并释为“小辗”,实在奇怪。
“或作槌,或作斧,随其便也”:或制成锤形,或制成斧形,都可以。佚名网文将此句译成“或用锤打碎木炭,或用斧劈柴”,稍嫌牵强。
在“霁雨清茗”网上看到一幅图片(),上画三种用具,一看即知,它们分别为“锐上,丰中”的炭挝、锤、斧。在该网页的“茶具发展史”上,对此的说明为:“炭挝是六角形的铁棒,长一尺,上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一头拴一个小[钅展]。也可制成锤状或斧状,供敲炭用。”从图上看,炭挝有点像个大棒槌,细的一头是用来手握的,在此绑一个小饰物并没有问题。可见,“[钅展]”大概即某种小饰物。不幸的是,在《康熙字典》中也没能查到此字。
⑧“火筴:一名筯,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薹勾鏁之属…”:宣纸版的原文及标点是:“火夹…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薹勾鏁之属”。工人版《茶经》译文:“火筴又叫做火筷,常用的圆形,而且直长一尺三寸,顶平截,没有葱台勾锁等附属物…”《中国茶文化》:“火筴,就是铁制的火筷,可以夹烧红的炭。”《辞源》:“筴:箸类。同梜。……火筴,一名筋[筯]。筯:同箸”。
工人版《茶经》中附了一张唐代银火筋的图片,可惜“分辨率”不够,看不清它是不是“顶平截”的,我感觉,它的顶似乎是尖的。在工人版《茶经》与《中国茶文化》等书中,都收有明王问的“煎茶图”,图中画着一个坐在茶灶前用火筴夹炭的男子,但没人肯将那双火筷放大到可以看清顶部的程度。它的筷子外形可以看清,与圆筷子相仿。在两根火筴的上部,各有一个小系耳,耳中有洞,串入一条链子,将两根火筴系在一起。“霁雨清茗”网中所附的火筴图,看起来更像齐头筷子,各自独立,中间没有牵系的链子。
那么,“若常用者,圆直”应该就是指火筴的外形如常用的圆筷子一般圆且直。如按工人版《茶经》译文,就算将原文如此断句:“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读着也觉奇怪。“直”并不能译成“直长”,因为它根本没有这样的意思。何况,在《茶经》中,凡形容长度,都只用“长”字,如“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等;偶尔,陆羽干脆什么形容词也不用,如“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此外再无第三种情况。同理,宣纸版的断句也不正确。
“葱薹”:见过的所有本子,都将“薹”字写为“台”,估计他们都把该字当作“臺”了。但是,“臺”往往并不能简写作“台”,正如“蒜薹”不能写作“蒜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台,臺。本是两个字。…台有两读。读yí时有‘我’、‘何’、‘愉快’等意义,读tái时是星宿名。古代都不写作臺。”在这里,“葱薹”既然指圆形的“葱的籽实”,也就是东北俗语所云的“葱骨朵”,就不应写作“葱臺”,更不能简化为“葱台”。
“勾鏁”:“勾”与“句”通,故有的本子也作“句”。“勾鏁”在这里似指某种圆弧形的小饰物。
试译一下这句关于火筴的原文:火筴,一名筯,外形如常用的圆筷子一般,圆且直,长一尺三寸,顶平齐,其上没有形如葱薹、锁梁等的圆、弧状小饰物。
⑨ “鍑(…或作釜…)”:“鍑字《茶经》以前很少使用,一般称釜。…陆羽造用此字,旨在强调此器羽烹饪所用的器具判然有别。鍑与风炉配合使用…是煎茶的主要器具…鍑没有盖,虽然便于辨别水的沸腾情况,但毕竟对清洁卫生,热能消耗不利,不能不说是设计上的一种缺陷。”(《中国茶文化》)
“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铸(鍑)的材料为生铁,即时下的冶工所称的急铁。将废耕刀加以熔铸,即可得到鍑的铸模。“急”字可解为“收缩”,此处当引申为熔铸之意。工人版《茶经》对此句的标点及释文都不对。
“内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工人版《茶经》将“抹”字易为“模”,非也。佚名网文将此句大略解作“用生铁翻砂浇铸”,方得其理。这里的“内抹”与“外抹”,都是对鍑的模具而言。
据《辞海》,翻砂(即砂型铸造)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铸件,主要过程有四个:“1.制造铸模。2.制造铸型。3.浇铸。4.落砂和清理。”
这里,“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即其第一个过程:“制造铸模”,因其以生铁为之,故可称其为“金属模”;“内抹土而外抹沙”即其第二个过程:“制造铸型”。具体操作大概是这样的:将鍑的铸模座入砂箱中,再填充型砂并夯实,然后将铸模取出,留出砂型,是为“外抹沙”;最后将这个空砂型用土抹好,是为“内抹土”;“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是相对后两个过程(“浇铸”与“落砂”)而言,意思是说:砂型内抹土的好处是,落砂时容易将铸件清理干净;采用翻砂法的好处是,在浇铸时,沙子可以“吸其炎焰”。
“方其耳…广其缘…长其脐…则沸中…末易扬,则其味淳也。”:“两耳方形,阔边长脐。…末易扬,则其味醇也”,说明鍑子是用来煮茶末的。先江南仍称锅子为鍑子。”(佚名网文)
这里的“末”字,指用茶碾将茶饼碾成的茶末,不是工人版《茶经》译文中所说的“茶沫”。
⑩“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交床就是一种十字交叉的支架,上面搁板,中间剜个圆孔,以便放鍑。(《中国茶文化》)
[11]“夹”:以小青竹为之…节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夹,用小青竹制成…节以上剖开,以便夹住团饼茶在火上烘烤,烤时竹子产生的清香,有增进茶味的作用,这恐怕只有在山林间才有条件使用。”(佚名网文)
《说文》:筱,箭属,小竹也。筱通篠,故有的本子写作“篠”。既然“筱”在此指小竹子,那么,“彼竹之筱,津润于火”的意思大概是说,只有选用比较小的青竹,才容易在烧炙时渗出竹香,“以益茶味”。
从“霁雨清茗”网所附的图片看,“夹”确由一节青竹制成,制法是在竹节处从中间剖空,再令两脚呈渐向内收的U形,以便夹住茶饼。这么说吧,它简直就像熟食店里夹取“大果子”(北京大概叫油条,天津大概叫果子,南方人大概叫它油炸鬼)的竹夹。
[12]“夹缝之”:双层缝制。
[13]“碾(拂末):…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末以鸟羽制之”:
“茶碾:用以将事先在文火上烤炙好的茶饼或茶碾成粉状茶末。《茶经》里记载的茶碾…内槽是圆的,外形是方的;内圆是便于碾轮之运行,外方是防止倾倒。…另外,还要一个扫拂碾中细茶末的小工具,是以鸟翅羽翎制成的,名叫‘拂末’。后来的茶碾,多以钢铁制成;贵重的也有以金银制作的,一般都十分小巧精美。”(《大观》)从“霁雨清茗”网所附的图片看,“拂末”简直就是一根鸟毛或鸡毛,用这东西扫茶末,估计不会很爽快:)
“内圆利于碾磨,外方则防止倾倒。…轴的中段是方形的,固定在堕中央的方孔里,两端则是圆形的,以使手执碾磨团饼茶。”——佚名网文
“木堕”:即碾轮。
据《大观》,1987年4月3日,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中出土了数十件唐宫廷银质鎏金茶具,其中即包括一只银质鎏金茶碾:“其形状类似中药铺里的小型药碾子。但制作精巧,在碾槽下有平行、饰有花纹的底座,放置或使用时可保持碾身稳定,碾槽上缘制有可抽拉的护盖,不用时将碾轮另处置放,可盖上碾槽,防止灰尘落入,保持洁净。底座上有铭文:‘咸通十年(869)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二十九两。’”
如果还不清楚茶碾的外形及构造如何,可参看《中国茶文化》P39页上的“辽代碾茶图”,从中可见茶碾及碾茶时的动作。1997年4月8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主题为茶的特种邮票(共四张),其三即为这只在扶风出土的银质鎏金茶碾,在编号为PJF-6(4-3)的首日封上,有在同处出土的盐台及茶罗的彩照。
[14]“罗、合: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
“罗合:是茶罗与茶合之组合名称。用茶罗将碾好的茶末过罗,剔除其粗梗、硬片等杂质,将罗过的细粉状末茶,置于茶合内备用。茶合是以巨竹筒或以杉木制成,外涂以彩漆,并以纱绢制作外罩…”(《大观》)
“罗末,以合盖贮之”:“碾碎的末茶用罗(纱绢)筛过后放在罗合里,把‘则’也放在盒里。”(佚名网文)
“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罗筛用剖开的大竹弯成圆形,蒙上纱或绢。”(《中国茶文化》)
罗,一种细密的筛子,即罗筛;合,盒,即茶“末”盒;合盖贮,即用茶盒贮藏,工人版《茶经》将其译为“用合盖贮放”,可见没有读懂原文。《中国茶文化》P180页上有1987年在法门寺塔基地宫中出土的银质鎏金茶罗的实物照片,《大观》中对此有文字介绍:
“其构造精巧,匠心独运。外形如一只箱形的手饰盒,由罗箱、罗盖、罗筛、茶屉和底座五部分组成。在箱体、箱盖上均有花纹装饰,典雅美观。其用途是,在茶饼经茶碾碾成极细粉状的末茶后,过罗用的茶筛子,将未碾碎的茶梗、茶渣剔除,然后将末茶置于茶屉内待烹。茶罗底部的铭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罗子一副,全共重三十七两’。”
同时出土的还有多件银质鎏金茶盒:
“有龟型、方型、菱型等数件。龟型盒造型逼真,昂头曲尾,形态可爱。龟背为盖、中空储放经过碾、罗的待烹之精细末茶。龟象征饮茶长寿。通高13厘米,纵长28.3厘米,宽15厘米,重820.5克。”
[15]“则”:“用以衡量往鍑中投放茶量的小工具…其形状如今时之小杓子。…凡煮水一升,须放末茶一方寸匕。则,就是按水与茶的一般比例的定量标准,故称其为(准)‘则’。”(《大观》)
“竹(制)匕策”:匕,古人吃饭用的小勺;策,杖,亦指古人用以计算的筹子,即小竹片。(《老子》:善数不用筹策。)
据下面“鹾簋”条中的“揭,策也”猜,这里所言的“策”,外形当与“揭”近似,但是用来取茶的。在工人版《茶经》中,“鹾簋”条中的“揭”字却被写作“[扌歇]”,在《辞源》里查无此字,只好算了,反正这书也不可靠。
“竹(制)匕策”大约是指用竹子做的小勺或小竹片。《中国茶文化》一书将“策”译为“小箕”,则更形象一些,却不知是否准确。“霁雨清茗”网所附的“则”的图片,看起来也很怪异,大约不是唐时样式。
“方寸匕”:古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政和证类本草一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辞源》)
[16]“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水方:盛清水容器,以椆(贵稀木料《山海经·中山经》:丑阳之山,其上多椆椐。)或槐、楸、梓木等合其里层、外层涂以漆料,增其美观。可容水一斗,按古代容器单位,一斗相当于十二市斤。”(《大观》)从“霁雨清茗”网所附的“水方”图片看,它像个大木箱。
[17]“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纫翠钿以缀之。又作油绿囊以贮之”:
“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免水湿后产生苔污腥涩,因为熟铜易产生苔污,铁易产生腥涩味。”(佚名网文)
“漉水囊…即滤水器,骨格用生铜制成,不易生锈。囊用青篾丝编织,缝上细密的绿色的绢,缀上饰品…装入另一个绿油布袋中。”(《中国茶文化》)
从“霁雨清茗”网所附的“漉水囊”图片看,它的外形很像一只平底煎锅:圆形,有把。不过,这只“锅”却没有底,四周还套着用丝绢裹住的竹囊(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这又有点像篮球架上投球用的铁网圈了,当然,这个网兜可不是破的。
“缣”:双丝织的微带黄色的细绢。(《辞源》
从这个漉水囊上,能再次看到陆羽(茶)与僧家的渊源,详见《大观》一书:
“漉水囊是以丝织品等制成的滤水器,煎茶用水在倾注于鍑中之前,用其将水中杂质滤出,以保持水质清洁;绿油囊是不漏水的容器,可用于携带酒水,平时漉水囊藏于其中。……漉水囊,本为僧家‘三衣六物’(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三种僧衣;六物指三衣之外加上铁多罗[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之一。…由于陆羽…在寺院里长大…一生几乎又同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况且他倡导的煎茶法特别受到寺院禅师们的赞赏和支持,故将漉水囊这一佛门禅物作为茶器之一,是有颇深用意的。”
[18]“瓢”:舀水用具。
“晋人杜育”:“杜方叔拙于用长。晋诸公赞曰:杜育字方叔,襄城邓陵人,杜袭孙也。…号神童。及长,美风姿,有才藻,时人号曰杜圣。累迁国子祭酒。洛阳将没,为贼所杀。”(《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第九》)
“杜育(?—311),字方叔。西晋襄城郡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人。永兴中(304—305),拜汝南太守。永嘉中进右将军,后为国子监祭酒。永嘉五年(311),京城洛阳将陷时,死于难。有集二卷。”(《大观》)
有的本子将“晋人杜育”写作“晋舍人杜毓”,或“晋人杜毓”,中间有没有“舍”字都无所谓,但为什么将“育”字写作“毓”呢?当然,这两个字相通,但用在人名上,总不能太模糊吧?从网上查到一页年代较久的宣纸版茶经,其中写作“晋舍人杜毓”。
杜育《荈赋》全文如下(已校):
灵山惟岳,奇产所锺。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祈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希望你日后煮茶,茶器里有余茶之时,就请给我吧。”(《大观》)
[19] “竹夹…银裹两头”:“竹筴:…两头用银包裹,用以搅水。”(《中国茶文化》)有的本子将“夹”写作“筴”,如《中国茶文化》。《大观》一书的作者认为,“竹夹”共有两种,“一是用来烤炙茶饼,一是煎茶时搅动茶汤时使用”,那么,前者即“夹”,后者即这里提到的“竹夹”。“霁雨清茗”网中所附的“夹”与“竹夹”图样外形非常相似,还是很像夹“大果子”的工具,可见竹夹与夹的确可以归为一类。既然如此,还是用“夹”字为上。
[20] “鹾簋:…以瓷为之…若合形,或瓶、或罍,贮盐花也”:“以陶瓷烧制的像筒盒形的小罐,或用瓶、罍亦可,用来装盐花的。因唐时煎茶为调味,要往茶汤里投放少许盐花。”(《大观》)
罍:léi 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揭:竹制的取盐用具。揭,计量。
[21]“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有的本子作“器择陶简,出自东隅”。
诗人在《荈赋》中对所用茶器写道:“器择陶简,出自东隅。”(按:陆羽在《茶经》中引文为“器择陶拣,出自东瓯。”)这两句诗说明,来茶山的品泉者,当时不仅已使用陶瓷茶器,而且是选择“东隅”所产的精美茶器。因品泉者所在的岷江之滨的茶山,是在四川省北部境内,从方位上讲,对越窑(按:西晋时,今之浙江省上虞县、余杭县和绍兴市均已生产精美青瓷,习惯上称为“越窑”系)而言称其为“东隅”。(《大观》)
[22]“畚”:装茶碗的用具,《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有一幅藤编茶畚的照片,可参看。
“或用筥,其纸帊以剡纸夹缝,令方”:“也可用筥,衬以双幅剡纸,夹入筥中,缝成方形”。(《中国茶文化》)
帊:古同“帕”。
[23]“札:缉栟榈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札,用茱萸木夹住棕榈皮,或将棕榈皮卷紧塞在竹筒里,像支大毛笔,成为棕刷帚。清洁茶具用。”(佚名网文)
“或截竹束而管之”: “或用竹管系上成束制成。”(《中国茶文化》)
从“霁雨清茗”网中所附的“札”图样看,它就像毛刷,也很像写美术字用的大排笔。
[24]“涤方:以贮洗涤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涤方,贮洗涤过的水。用楸木制成像水方那样的盒子。容量八升。”(佚名网文)
顺便提一下“滓方”,因为它的外形与涤方近似。“滓方”即盛放茶滓的用具。
[25]“巾:以絁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巾:是用布一样的粗绸子做的,长二尺。备二块互相换用,以便揩擦净洁各种茶器。”(佚名网文)
“絁”:絁布,粗厚似布的丝织物。褐裘复絁被,坐卧有余温。(李白《村居苦寒》)
[26]“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黄黑可扃而漆者…具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具列:成床形或架形,用木或竹制成。能关闭并漆成黄黑色,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具列就是收藏和陈列全部茶具之意。”(《中国茶文化》)
“具列:…将饮茶用毕、洗涤洁净的各种茶器具装入畚与都篮之中,陈放其上。”(《大观》)
具列与都篮的功用是相同的,只是都篮更加小巧,便于携带,具列却像个大茶架。
[27]“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蔑,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蔑阔者经之,以单蔑织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
“都篮:全部茶具亦可放入此篮,便于携带,故名。用双道宽竹篾作经,细的单篾为纬,交替编成方眼。”(《中国茶文化》)
“以竹蔑,内作三角方眼”:“里面用竹篾织成三角形方眼”。(《大观》)
22.58 03-9-14;19:40 03-9-15
卷下
● 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鑽,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暇蟆背(1),然後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①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2),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原注: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②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原注:谓桑、槐、桐、栎之类也。】其炭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原注:膏木,谓柏、松、桧也。败器,谓朽废器也。】古人有劳薪之味(3),信哉!③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原注:《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4)。”】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濑,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降)以前(5),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④
其沸如鱼目(6),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⑤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餘,【原注:啜,尝也,市税反,又市悦反。】无乃[卤臽][卤监]而锺其一味乎?【原注:[卤臽],古暂反。[卤监],吐滥反。无味也。】第二沸,出水瓢,以竹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⑥
凡酌,至诸碗,令沫饽均。【原注:字书并《本草》:“沫、饽,均茗沫也。”饽蒲笏反。】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7);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8)。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9)。《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艹敷](10)”,有之。⑦
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原注:徐县、全县二反。至美者曰隽永。隽,味也。永,长也。史长曰隽永,《汉书》蒯通著《隽永》二十篇也。】或留熟水(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原注:碗数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两炉。】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⑧
茶性俭(11),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馨[上必下土右欠] 也。【原注:香至美曰[上必下土右欠]。[上必下土右欠] ,音使。】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⑨
【注释】
(1)炮出培塿状虾蟆背:炮,烘烤。培塿,小土堆。塿读lǒu。 蟆背,有很多丘泡,不平滑,形容茶饼表面起泡如蛙背。
(2)如漆科珠:科,用斗称量。《说文》:“从禾,从斗。斗者,量也”。这句意为用漆斗量珍珠,滑溜难量。
(3)劳薪之昧:用旧车轮之类烧烤,食物会有异味。典出《晋书·荀勖传》。
(4)挹彼清流:挹,读yì,舀取。
(5)自火天至霜郊:火天,酷暑时节。《诗经·七月》:“七月流火”。霜郊,秋末冬初霜降大地。二十四节气中,“霜降”在农历九月下旬。
(6)如鱼目:水初沸时,水面有许多小气泡,像鱼眼睛,故称鱼目。后人又称“蟹眼”。
(7)水湄:有水草的河边。《说文》:“湄,水草交为湄”。
(8)樽俎:樽是酒器,俎是砧板,这里指各种餐具。
(9)皤皤然:皤,读音pó。皤皤,满头白发的样子。这里形容白色水沫。
(10)烨若春[上艹下敷] :烨,读yè,光辉明亮。[上艹下敷],读fu,花。《集韵》:“[上艹下敷],花之通名。
(11)茶性俭:俭,俭朴无华。比喻茶叶中可溶于水的物质不多。
【肖毛集注】
① “凡炙茶…以柔止”这一段,《中国茶文化》的译文为:
“烤饼茶,不能通风烤,也不能在燃烧殆尽的余火灰烬上烤,否则火焰飘忽,冷热不匀,都会影响烤炙质量。烤炙时,用夹子夹住饼茶,尽量靠近火,时时翻转,烤出像虾蟆背一样的小泡时,离火五寸,即用文火慢烤。等到饼面松开,再按原来方法重烤,直到水气蒸发完毕为止。”
“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这一句,《中国茶文化》没译全,剩下的我只好猜了。在《茶经》第二章的最后一节里,陆羽曾说,茶饼制成后需要“贮煻煨火”,才能充分干燥;在梅雨时节,则需“焚之以火”。那么,这里的“火干者”,指的大概就是在梅雨时明火烘干(“焚之以火”)的茶饼;“日干者”,大概就是指低温长烘晒干(“煨火”)的茶饼。这两种茶饼中,“煨火”育成的干燥性应该最好,故烤到“以柔止”即可;对“焚之以火”而育成的,则要多烤一会儿,直到“水气蒸发完毕”,散出清香为止。所以,这一句似可译为:
如果茶饼是明火烘干的,需烤到水气蒸尽,透出清香时为止;如果茶饼是低温长烘晒干而成的,烤到茶饼变软时即止。
风烬:风,通风处;烬,指燃烧殆尽的余火灰烬。(由上面的译文改出)
熛:biāo,飞迸的火焰。《说文》:熛,火飞也。也有“闪动”、“疾速”、“燃烧”意。“熛焰”, 意似指突然飞迸的火焰。
鑽:一般的简体字本都写作“钻”,恐不妥。在古时,“钻”与“鑽”的音义皆不同,“钻”音qián,一般指钳(镊子),或“钻鑽”(一种酷刑),凡“钻孔”之意,都用“鑽”。所以,如果将此字简写为“钻”,这里便不可解。《辞源》:鑽,簇聚。同攒;攒:聚集。墨子备城门:城上为攒火。
那么,“熛焰如鑽,使炎凉不均”的意思就是:突然飞迸的火焰如果卷聚到茶饼的某一点,茶饼就会受火不均。《中国茶文化》里的译文似乎并不确切。工人版《茶经》将“熛焰如鑽”写作“熛焰如钻”,译为“使火焰飘忽不定”,两样都不准,显然是想蒙混过关。
培塿,小土丘。本作“部塿”。塿,小土丘。…借以比喻卑小。(《辞源》)
暇蟆:这个“暇”字也许印错了,应为“蝦”,即“蝦蟆”,蛙和蟾蜍的通称。用赖蛤蟆的后背比喻茶饼,实在太……新奇了:)
② 《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先后两次介绍过这一段的大意,将其合并如下:
“茶叶…蒸后趁热便捣,茶叶捣烂了,而芽、笋仍须保持原型,即使力气再大的人用最重的杵捣,也不能将芽、笋捣烂。…将茶饼烤干…烤完趁热贮入纸袋,勿使香气散失,等到冷却后再碾成细末,形同细米。”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工人版《茶经》将其译为“假如叶嫩”,细想便觉不合理。在捣茶的时候,不管茶叶嫩不嫩,都早已采好且用锅(甑)蒸捣完了(具体过程见《茶经》第二章:“甑:…又以彀木枝三桠者制之,散所蒸芽笋并叶…”),“鲜”茶已成“烂”叶,又何必谈什么“假如”呢?
《中国茶文化》中曾云:“采摘下来的茶叶,有芽、笋、叶三种…陆羽最赞赏的是‘岩茶之至嫩者’”,这里提到的陆羽原话当为“如茶之至嫩者”(我在第二章的集注中已经提过),意思则是说,陆羽认为应该采摘“至嫩”的茶叶。由此推测,这个“如”字当为采摘、选取之意。是这样吗?查中华书局版《说文解字》:
《说文》:“若,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草。而灼切。”
再查《辞源》,“若”的第一个释义就是“选择”。联系一下“其始”这个带有回忆色彩的词,顿觉豁然:“若”字原来就是“选择”的意思。那么,“其始,若茶之至嫩者”就可以这样译: 在炙茶之前,选取那些最嫩的芽笋。
“叶烂而芽、笋存焉”:因叶、芽“至嫩”,故纵使将其捣烂,外形犹存。《中国茶文化》将其理解成“芽、笋仍须保持原型”是不对的,这不合常识,也不合《老子》的精义。
“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解读此句的关键在“科”字。查《说文解字》,“科”的完整准确的释义为:
“科,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苦禾切。”
在同书查“料”,释义为:“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读若辽。洛萧切。”
看起来,“料”与“科”不但字形相似,字义也基本相同(“科”另有砍、削意),都是“估”、“量”之意。那么,《茶经》的原文能不能是“料”字呢?很有可能,因为这两个字实在太像了。
按【注释(2)】的解释,这句话的大意是“用漆斗量珍珠,滑溜难量”,意思虽然大致明白,还是不能全懂。“漆”字,一定就指“漆斗”吗?查阅了一本介绍中国漆器的书及古代量具的文字,都没发现“漆斗”这样的词,只能在此存疑。
虽然如此,还是可以猜出,“如漆料珠”这个比喻,是更深一层地形容茶叶的“至嫩”妙用:嫩即柔,柔即润,润即圆,圆即浑,浑即形体难毁,正如大力士踩不死小蚂蚁一样,都是老子的柔能胜强的道理。工人版《茶经》将此译作“这就像圆滑的漆树子一样,虽然轻而小,但壮士反而捏不住它”,不知何据。很多树的种子都是圆滑的,为什么一定要用“漆树子”作比?“漆科珠”就是“漆树子”吗?有什么证据?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
最初如果当初选用老叶做茶饼,一捣便成碎末了;倘选用嫩叶,就算被蒸捣烂,芽、笋犹存。这样制成的茶饼,茶叶非常细小,就算一个手持“千钧杵”的大力士,也无法将其捣烂;茶叶的质地也非常光润,就算让壮士来捣,结果也像用漆斗量珍珠一样,难以下手(滑溜难量)。
“及就,则似无穰骨也”:穰ráng,同瓤,果肉。这句是说茶叶被彻底捣烂后,形体虽存,骨肉已散。
“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倪:弱小。这句的意思是说,如果采用嫩叶,经过蒸、捣、焙,形成的茶饼,就像婴儿的手臂一样纤细、光滑,即《茶经》第三章中所云的“出膏者光”,为“茶之精腴”。当初如选用‘瘠老’的叶子,就会“枝干坚实,艰于蒸捣”,制成的茶饼便会粗糙,烤的时候也不会这样容易了。
③“劲薪”:硬柴。(《中国茶文化》)
“膏木”:应指松柏一类的能渗出油脂的树,它们与“经燔炙,为膻腻所及”的烧材一样,能令茶串味,故弃之。
“劳薪”:《世说新语·术解第二十》:“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进饭,谓在座人曰:此是劳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余嘉锡笺疏云,《隋书》王劭传中亦有“劳薪”一词。《晋书·荀勖传》(列传第九):“又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可见,“劳薪”即“故车脚”一类的“败器”。
④ 这一段的大意略如《大观》所译:
“在烹茶选择水源时,以山泉水最好;江水次之;井水较差。饮用泉水时,应选用从钟乳石之间渗流而出,且经石池澄清,缓流漫溢的乳白色泉水为最佳;至于瀑涌的喷泉水,急流湍濑的山涧水,都应慎食用,如长期饮此水,会导致颈部疾病。另外,山谷中多支流泉溪水汇成的死潭水,因其只能澄清和徐缓外泄渗透,所以自炎热的盛夏到严霜普降的寒冬到来之前,可能有蛇蟒之类的动物遗毒其间,如要饮用这种水,可以先挖开导流水口,让久蓄不动的恶水流走,可使新的山泉水得以细细流动,这样方可汲取其水煮茶喝。”
“乳”:即乳石、钟乳(石钟乳)。钟,原形为“鐘”,指古鐘。乳,隆起如乳。故“钟乳”的准确写法应为“鐘乳”或“锺乳”,按《辞源》,其本意是“古鐘面隆起的饰物。在鐘带间,其状如乳,故名”。
“乳泉”:自钟乳穴中的钟乳石下渗流出的山泉水。
“石池漫流者上”:按陆羽及杜育的原则,取水“应挹彼清流”,那么,自钟乳石下流出的泉水,如在天然“石池”中“漫流”过一段时间,水势即可平缓,水质也能更加清澄,故曰“石池漫流者上”。“漫流”,意同“流漫”,弥漫、遍布之意。这里所说的“石池”,当非人工所造,应在在鐘乳洞穴里或洞口不远处。乳泉自穴顶滴落,汇流于洞内的石地上,或洞口附近的山石上后,因石以为池,故名之曰“石池”。《茶经》第九章曾云:“若援藟跻岩,引絙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我想,这里指的应该就是鐘乳穴。
“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在山水中,自钟乳石下渗流出的最好,其中,在洞内(或洞口附近)的“石池”中流漫过一段时间者尤佳。
“《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岷,岷江;方,方向;注,流入。《大观》云,此句“点明烹茶水品,是取茶山脚下岷江中之清洁活水”。岷江在四川省中部,又名都江、外水汶江,源出岷山北部的羊膊岭。”
“瀑涌湍濑”:瀑,瀑布(“暴溜曰瀑”);涌,指泉水上喷者(泉涌出曰濆);湍,疾濑也;濑,水流沙上也;沙,水散石也(《说文》);湍濑,石上的急流。
“其瀑涌湍濑,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山水中的飞瀑、喷泉、碎石或大石上的急流不可饮用,若长期饮用,会令人得“克山病”。《大观》中的译文不确切,工人版《茶经》译作“山上的喷泉水和急流水以及湍急的水和急速旋转的水都不要取来喝”,虽然不准,却还有那么点意思。
据《煮泉小品》所引的《博物志》文,勿食“瀑涌湍濑”的原因是:“饮泉之不流者”容易“有颈疾”。这个“流”字,意当同“石池漫流者上”中的“流”,即“漫流”。(原文见《博物志》第一卷“五方人民”类的最末一条。)后人认为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中国茶文化》云:“‘瀑涌湍漱…久食令人有颈疾’,实在令人费解。瀑布水多为地下潜流,与泉水相同,长期食用根本无妨,与大脖子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湍濑”与“湍漱”也“可谓风马牛不相及”,是书却两次印成“湍漱”,别的书更是往往如此,更别提这个电子版的原稿了,可叹。
另,《中国茶文化》忽而将田艺蘅的这篇著作印成《煮泉小品》,忽而印成《煮泉水品》,反不如《煮泉小品》的电子版专一。按该电子版的提示,翻到《明史》第23册中的田艺蘅小传(卷二八七“文苑传”田汝成传附),也没看出什么,仅徒增烦恼而已。
“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别流,支流;澄,清;浸,浸灌;泄,通渫,污浊。
那么,这半句的大意则为:对山中的那些由许多支流汇成的(死潭水),(在饮用前需要)加以澄清、浸灌,才能祛除水中的污秽。
“自火天至霜郊(降)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承前半句而言。为什么要“澄浸不泄”呢?因为自夏历七月至九月霜降之前,“潜龙蓄毒于其间”,已将水质败坏,所以要挖开导流水口(决之),让新水浸灌进来,冲走污秽物(以流其恶),才能变成涓涓新泉。
“火天”,指夏历七月,夏季即去,天气开始转凉之时。火,大火。读了《诗经》中的“七月”,即知《大观》等书中“炎热的盛夏”之类的译文为错。
“决之”的意思,应与“浸”意同。这里的“浸”字,或许也有“浸潭”之意。“浸潭”,滋润旁延。
“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江,公也,众水共入其中也。水共则味杂。故鸿渐曰‘江水中’,其曰‘取去人远者’,盖去人远,则澄清而无荡漾之漓耳。……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脉暗而味滞,故鸿渐曰‘井水下’。其曰‘井取汲多者’,盖汲多则气通而活耳。”(《煮泉小品》)
⑤ “鱼目”:如鱼眼般的水泡。《唐才子传·卷六·李约》:“约…嗜茶,与陆羽、张又新论水品特详。曾授客煎茶法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
《辞源》:“俗以汤之未沸者为盲汤,初沸曰蟹眼,渐大曰鱼眼。”唐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廩方及团茶》:“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飘清霞……”诗中的“滩声起鱼眼”,即写茶之初沸。蔡襄《试茶》:“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大观》注云:“蟹眼为古时烹(点)茶候汤之法。诗人在其《茶录》中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苏轼《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⑥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餘,无乃[卤臽][卤监]而锺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瓢,以竹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中国茶文化》中有大致的译文:
“水初沸时,放入适量的盐调味,并取样试味,勿使过咸或过淡。水第二次沸腾时,舀出一瓢水备用,更以竹筴在沸水中绕圈搅动,形成漩涡,…使水的沸度均匀。然后…量取一‘则’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再加搅动。…待到水大沸泡沫飞溅,再将方才舀出的那瓢水重新倒入止沸。……这时,会出现许多‘沫饽’。”
“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餘,无乃[卤臽][卤监]而锺其一味乎?”:这一句,工人版《茶经》的译文比较准确,真是难得:“要根据水的多少适当加入一点食盐来调味,尝尝水味,把尝剩余的丢掉,不要因无味而过分加盐,否则岂不成了喜欢盐水这一种味道了吗?”但其中还有没译清楚的地方:
合,鹾簋。量:少量。合量:从合(鹾簋)中取少量的盐。谓:言,说。锺:锺爱,偏爱。
[卤臽] :玉篇:咸味也。集韵:居咸切。音缄,咸也。[卤监]:贡暂切。音钳,鹹也。即“咸”。广韵:[卤臽][卤监],无味也。(《康熙字典》)
按陆羽在《茶经》第四章里的说法,“则”是取茶末用的,也可用“竹制匕策之类”代替;陆羽又说,“揭,策也”,那么,“揭”也可以称作“盐则”。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则”即指“揭”,因这时还不该投放茶末。不过,我也不知道全句怎么译才准,只能试着译一下:
用“揭”往水中点放自鹾簋中取出的少许盐花,目的仅在于调味,也就是说,(用“揭”稍微投一点),尝起来感到有点咸味即可将“揭”中剩下的盐花舍弃,如果因感觉太淡而一再投放,岂不成了一味求咸吗?
“锺其一味”中的“锺”字,简体版往往写作“钟”,又被我改了回去,因为“钟”既可能是“锺”,又可能是“鐘”的简体,而这两个字的意义又有所不同。按《辞源》及《辞海》,“鐘”字一般有两种意思:1.古击乐器,如“编鐘”。2.计时器及时间。“锺”字则有种意思:1.容量单位,如“千锺”。2.量名。3.积聚。4.乐器,通鐘。5.酒器,後亦称茶杯、酒杯为“锺”,与“盅”同。6.类似。7.姓名。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鐘是“鐘鼓”的“鐘”,“锺”是量名,一般是区别开来的。有时候,“锺”也被假借为“鐘”。……但是,“千锺”“万锺”的“锺”和“锺情”的“锺”却不写作“鐘”。“姓锺”的“锺”也不能写作“鐘”。
此外,对往茶里投盐的作法,唐以后的人往往不赞同,田艺蘅《煮泉小品》甚至将其称之为“水厄”:“唐人煎茶,多用姜盐。故鸿渐云:‘初沸…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薛能诗:‘盐损添常戒,姜宜着更夸。’苏子瞻以为茶之中等,用姜煎信佳,盐则不可。余则以为二物皆水厄也。”
“育其华”:以二沸时舀出的那瓢“隽永”来“育花”。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即咏此也。
⑦这一段的译文,《大观》一书中几乎都有。可惜,这段绝美的文字,经过转译后,韵味已经没有了。最初,如果没有读到这段原文,我根本不会产生去读《茶经》全文的念头。唉,对付着看吧,反正谁都译不出原文的样子:
在分茶时要注意,每碗中沫饽要匀,因沫饽是茶之精华。何谓沫饽?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花,就像枣花飘浮在圆形的水面上,又像在深潭回转,或如在小洲边转弯的流水面上刚出水之青萍,又像在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的鱼鳞般美丽的浮云;沫,就像绿钱草浮在水边,又像菊花的花瓣,撒落在杯盘之中;饽,是把第一次煮茶沉渣再煮,水一沸腾,就又有许多的花和沫累迭起来,白花花的如积雪一样。《荈赋》所写的“明亮如冬天的积雪,放光如春天的花簇”的景象,是确实有的。
“凡酌,至诸碗,令沫饽均”:《中国茶文化》中解释说:“这时,开始‘酌茶’。酌茶就是用瓢向茶盏分茶。基本要领是使各碗的沫饽均匀。沫饽是茶汤的精华,不匀,茶汤滋味就不一样了。”
“尊”:同“樽”。
“[艹敷]”:从《康熙字典》中才查到它:“芳无切。《集韵》:花之同名,铺为花貌谓之[艹敷]。”有的本子也作“敷”。
⑧“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应将浮在水面上的黑色沫子除去,以保持所煎茶汤之香醇。”(《大观》)
“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水(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大意是,“隽永”的味道最佳,(后五碗的茶味则递减)。事先将其贮存在水盂中,此时用以育华止沸。
“【原注:碗数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两炉。】……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中国茶文化》对此有些介绍,其中的部分字句可作译文:
酌茶的数量,陆羽也有一定之规。…茶与水的比例要掌握好,一次投放一“则”,水多就淡而无味了。…一“则”茶末,煮三碗茶汤,味道鲜爽浓烈;最多只能煮五碗。…茶须趁热连饮,冷了,“精英”随气消散,啜饮起来滋味不佳。
“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意即《荈赋》所云的“沫沉华浮”, 大意如《大观》所言:“经煎煮后茶汤所呈现的景象:较粗的茶末下沉,较细的茶之精华部分浮在匏瓠之面”。
1.备茶。2.备水:…将所取之水用滤水囊过滤、澄清,去掉泥淀杂质,放在水方之中,置瓢、杓其上。3.生火煮水:将事先备好,宜于煎茶的木炭用炭挝打碎,投入风炉之中点燃煮水。在此之前置交床将鍑固定好,注水于鍑中。4.调盐。5.投茶。6.育华。7.分茶。8.饮茶。9.洁器:将用毕之茶器,及时洗涤净洁,收贮入特制的都篮。
⑨ “其色缃也,其馨[上必下土右欠] 也”:陆羽又以茶色浅黄为上,香气至美。(《中国茶文化》)
“缃”:浅黄色。
[上必下土右欠]:《康熙字典》:“心子切,音使。陆羽茶经:香美曰[上必下土右欠]。”
“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甘者为槚,苦者为荈;先苦后甘,乃是茶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