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都成为英雄,因为总得有人坐在台下鼓掌
某些东西的遥远在于——在人堆里能否及时被上帝发现——这是一颗拥挤着60亿人的星球。
世人多善遗忘,哪日曲终人散,琴去弦空,时光如洪流般洗刷所有往事和历史。眼底的温柔,心内的眷恋,细碎零落间,仿佛落花?,终随流水去。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贪恋不舍到末了也只能化作一句“随风去,随雨去,长忆往昔何时休”。连张伯伦这样的巨人也会在和朋友聊天时说:“别让世人忘记我们当初是多么出色。”>>>返回“篮球公园”看更多精彩帖子
这是一个媒体定义概念的时代,那些被剪辑了的镜头在电视里反复播放,构成人们知道的全部——科比飘逸绝尘,沙克力拔山兮,禅师在教练席上微笑颔首——举重若轻,挥洒自如。至于主角之外的其他人,则被划入背景,或者干脆删除,留下一堆令人怅然的空白。
于是鲨鱼拿下篮板之前队友挥汗如雨的卡位,科比快攻翱翔时把身体抛出场外救球的伙伴艰难的起身,乃至他们每一滴汗水,每一个苦痛,每一次死战不退,全都消失无踪。没有人去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也不会有人去探讨他们历史地位的高低。他们的名字,只在人们谈及英雄的瞬间,作为实力不济的陪衬出现,将人们心目中的王者映衬得更加高大。
三年间,他们跟随着球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征服。那些与他们有关,关乎成长,关乎奋斗的灿烂图景,却不断被更加灿烂的图景覆盖而过。最终在那个王朝轰然倒塌的时候,化为飞扬的尘土,湮灭不知所踪。谁都不会知道,就在那些被剪辑被遗忘的时光里,绚烂的梦想曾经被涂抹出紫金的色彩。
有时候,真正的孤独不是孤身一人茕茕孑立,而是灵魂在众多镁光灯的照耀下,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中央,无人喝彩。
1996年的那个夏天,人们从公牛72胜夺冠的消息中惊醒过来,他们望向纽约,在无数人的惊讶和赞叹中,一群篮球精灵降临人间。这是被称为黄金一代的他们,第一次集体亮相。
那一刻,媒体忠实记录下了他们交汇时互放的光亮。在这张日后被人们用各种心情摩挲感叹的照片里,萨马基•沃克身着达拉斯小牛的球衣坐在地上,怔怔望向镜头。
在这之前,他是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王牌主力,是校队的先发大前锋。他的NCAA之旅太过一帆风顺,菜鸟赛季便已经场均13.7分,并且在和肯塔基大学的对决中劈下14分,10个篮板,11次盖帽的三双。下一年,他的表现持续精进。每个有比赛的夜晚,他用身体隔开对手,接过传球转身切入爆扣,狭小的禁区内他恣意穿梭,来去自如。于是,他或多或少开始觉得,NCAA对他来说似乎有些简单了。
他眺望心目中的圣地,那里的天空被长人堆积,奥拉朱旺刚刚完成两连冠的伟业,奥尼尔正在通向伟大的道路上快马加鞭,朱万•霍华德、克里斯•韦伯们初显身手,他等不及,用奋斗和努力在霸王的大陆上圈划属于自己的领地。就在大二结束之后的不久,他,萨马基•沃克,宣布加入NBA。
那时库班还未曾驾临达拉斯,90年代小牛至为著名的三杰仍在。1994季,他们已经带领球队比上一年多胜23场,三人每场合计得到超过60分。全面无私视野广阔的控卫,身体出众箭箭追命的射手,攻击技巧全面背身强力的小前锋,达拉斯小牛可以满足人们关于华美绚烂的一切遐想。下一季,若不是马什本的膝盖受伤,他们本该更进一步,成为逐鹿中原的新兴诸侯。伤病延缓了他们在1995-96赛季称雄,但他们却依然在山穷水尽之际仅凭残兵让马刺的60胜延后,吉姆•杰克逊的35分和基德本季第9次三双不断提醒着人们,达拉斯的栋梁未倒,青山犹在。
就在那个夏天,达拉斯小牛换了教练,也换了主人。两年前,迪克•莫塔用榜眼签为缺乏巨人的达拉斯带来了组织后卫杰森•基德。现在,他们开始为过去的选择还债。球队把抽来的6号签抛向凯尔特人,迎来波士顿的大个子埃里克•蒙特罗斯以及选秀时的9号顺位。然后,他们挑中了萨马基•沃克。
这本是他绝佳的际遇,来到一支充满潜力的年轻队伍,成为其中的一员,跟随球队一起成长、跋涉,也许会有艰险,也许会有磨难,但当他们到达世界的峰顶,那时候,将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他们散发出的璀璨光芒。
1996年,当他穿着潇洒拍摄新秀媒体照,对着镜头露出微笑,那时的他还不知道,有的人,上帝允许他飞腾,却不许他化作恒久的星辰。
1996-97赛季,基德和杰克逊因为一个女人势同水火,马什本从膝伤中归来,却再回不去劲爆热血的岁月,球队以一种尴尬的气氛开始了漫长的征程。1996年12月,达拉斯人厌倦了更衣室内日复一日的内斗和死寂,把基德送去菲尼克斯,换回此后数年的核心迈克尔•芬利。而后,统治达拉斯近十年,在小牛身上打下深深烙印的老尼尔森被扶上总经理的位置,长袖舞动间,他把吉姆•杰克逊和马什本分别交易离队。季末再回头遥望出发时的队伍,已是恍如隔世,球队仅剩的两个前朝遗老,乃是德里克•哈珀和他,萨马基•沃克。
除去奥尼尔、邓肯这样的天纵之才,高顺位大个子的养成从来艰辛。你得为他构造一个合适的体系,编织绵密的丝网,谨慎把他投入其中,充当防守的最后一道大闸;你得耐心地打磨他的技术与脚步、身段和力量,给他时间熟悉联盟的尺度和生存的法则,努力找寻旧日的帝王来传授他禁区内的安身立命之术;你得适时地在他受挫时给他安慰,舆论看衰时为他声援,小心翼翼斟酌他上场时间的分配。然后,你还得祈祷老天保佑,让他平平安安,从应力性骨折、膝盖、脚趾的伤病中逃离,不被击倒。
1997年的寒冬,萨马基•沃克开始触手可及地感觉到空气里贴紧皮肤般令人窒息的寒冷。他恃之闯荡NCAA的利器——身体,在NBA频繁受到挑战,他挤不动粗壮的躯干,推不开强健的体魄。队友之间的生疏让他们毫无默契可言,于是他只能一次次用身体封堵突刺禁区的利刃,不断成为每周十佳球的陪衬,菜鸟季,他每场只能上场十四分钟,然后坐回板凳,撑着双颊麻木地看着对手在己方半场腥风血雨。
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岁月,没有人会去在意他的幼稚与慌张,孤独与惆怅。交易的恐慌在逐渐冰冷的温度里弥留,走过那段时光,走过那段路程,便如影随形地附着在身上。失败混杂着眼泪,黯淡年轻的瞳孔。无数咬牙切齿的夜晚,失落和悲伤镶嵌进人生的年轮。
NBA数据统计上冰冷的数字:萨马基•沃克,1996-97赛季,出场43次,先发12次,场均14分钟,5分3.4篮板0.5盖帽。
他在达拉斯的基调就此奠定,即使在1998年1月24日对阵黄蜂的比赛里抓下20个篮板,即使在三年内参加的123 比赛里每场靠短短17.9分钟就能搏下6.6分和 4.8个篮板,他还是无可挽回地被排除在了球队的未来,老尼尔森的实验室里,没有为他准备的药剂。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却四海为家。
后来,时光如白驹过隙。前面的时光不断被后面的时光一层层覆盖,在记忆里腐烂,无声无息。
语焉不详的记录里,他去往圣安东尼奥马刺,给蒂姆•邓肯做了替补。71场比赛,命中率45%。他的工作主要包括,每场打一节,平均投4个篮,投进其中的一到两个,剩下的时间,他为那个史上最伟大的大前锋之一摇旗呐喊。
2000年4月25日,那是他最为壮丽的演出。因为邓肯的受伤,他得以先发,和大卫•罗宾逊搭档。在对面插腰而立投来冷冷一瞥的,是他曾经的队友,杰森•基德。他们在青年相遇,又在盛年相逢。四年前基德带着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早已消散,如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胜利容不得他们半点相让。
这个夜晚,他用肩膀撑起马刺的内线,在三秒区内标注上禁飞。每当有对手杀进来,他便跃起遮住半个天空,一只巨掌横亘天际,将球狠狠煽出去。那场比赛,他送出8次封盖,迫使菲尼克斯人几乎完不成任一次内线进击。85比70,马刺拿下了那轮系列赛唯一的胜利。
在圣安东尼奥的岁月让他被湖人注意,匆匆两年后,他旋即飞往洛杉矶,那里等着他的,是基业初建的王者,以及不远的未来和杰森•基德的又一次相逢。
2001-2002赛季,距离他进入NBA已有六年。以往他在NCAA禁区里随心所欲的技巧,如今只能给大量混迹NBA的巨人们噼里啪啦增添盖帽。他的大手和篮板嗅觉使他还能当个蓝领,混口饭吃。此时的他,已没有了初闯疆场的雄心和激情,只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包容他的地方,安安稳稳地生存。
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很多年以前有人这样写道。那个时候,我们以为这仅仅只是文学家们在诗词里伤春悲秋感慨梦想。可是很多年之后,当岁月在面容上雕刻起皱纹,长大的我们终于明白,那是残忍的现实对成长的一种近乎悲哀的预言。
他以前所未有的低姿态走上球场,埋首防守端,化身为左青龙,右白虎的打手,努力拼抢每一个从篮筐上蹦出的篮板。鲨鱼休息,他顶上去,面对那些比他高壮的中锋,他扎稳脚步,卡位、肉搏、怒吼、奋斗。而当他离场,他开始聆听起队友的建议,奥尼尔或者科比隔人暴扣,他也会从板凳上站起,大笑着挥舞毛巾。他有些怅然地接受了这个苦涩的现实:我们不能都成为英雄, 因为总得有人在台下鼓掌。
菲尔•杰克逊认可了他的付出,把他提上主力,顶替霍瑞斯•格兰特退役的空缺。那个赛季,他先发了63场,这是他5年职业生涯从未享受过的待遇,尽管只有24分钟,可他还是以51.2%的命中率送出了6.7分、7.0个篮板、1.3次封盖的数据。
季后赛的路,很险很长。在和开拓者的第一轮比赛开始之前,他终于还是长久地失去了主力的位置。在这样刺刀见血的时候,禅师总是更相信老将,相信他们的经验、技巧、老辣,相信他们能够在山般倾颓的局势下镇定自若、力挽狂澜。当他在第一轮第三场比赛中看着霍利投中绝杀,连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霍利能做的比他多得多。于是他重又坐回板凳,不断观察场上的局势,等待着教练的召唤,然后,在十多分钟的时间内燃烧自己,挥汗如雨。
2002年6月13日,上帝终于朝他投向了短暂的温情一瞥。篮球被抛向天空,坐在替补席上的他涌出来,和队友们在球馆内纵情欢呼。不管此后他还要经历多少苦难和流离,这一刻,他站在世界之巅,手捧冠军,高声呐喊。
而对马克•麦德森来说,则是另一个故事。
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学子,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这样的身份足够荣耀,但对NBA,这个称谓则不那么美妙。
他的大学时光在安冷清秋的氛围中静静流淌。他的天赋和体格,并不足以支撑他步入篮球的殿堂,成为职业级别的选手。个子不高,臂展有限,弹跳不足,动作缓慢,这些缺憾桎梏着他,让他在NCAA的赛场流于平淡。
那些队友忙于其他的夜晚,他独自出现在球馆,投篮、奔跑、跳跃,他不停和自己较劲。因为目标选择了远方,所以只能风雨兼程。他未必知晓,霜雪融化出的,是不是期待已久的春天。也明白,那远方可能永远无法到达。但却仍然不能放弃这场追逐,因为看似虚幻的梦想里,藏着真实的自己。所谓的胜利,所谓的超越,并非只是打败对手而已。在超越别人之前,首先要超越的,是那个藏在内心深处的怯懦和卑微的自己。
他把身体锤炼成肌肉虬结的模样,而身材,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拔高。漫长的岁月里,他的奋斗如滴水,终于凿穿命运设置的坎沟。众多庸碌的人群中,他脱颖而出,在校史的盖帽和篮板记录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我觉得,只要我努力拼命,我在球场上的高度,就会比我的身高要高。”
杰瑞•韦斯特看中了他的激情和努力,把他带到洛杉矶。他的热情在湖人得以延续,过往的经历让他对自己的境遇倍加珍惜,对他来说,这一切实在来之不易。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篮球本身,在疯狂虐待自己身体的同时,疯了似地追撵着对方的球员,不要命地把自己扔出场外去救一些机会渺茫的球。人们惊诧于他的活力,给他安上“疯狗”的外号,他却甘之如饴。
“马克打球非常积极,跑位、抢篮板样样都行,而且在场上谁都不怕,”奥尼尔如是评价他。而菲尔•杰克逊的话则更为直接,“他是一个你无法排斥在主力阵容之外的年轻人。”
于是资质平庸如他,真的在NBA大浪淘沙的过程中,顽强地存留下来。但是他的极限,也就是如此了。没有中投,无法持球,不懂背筐,他的得分只来源于篮下的捡漏和偶尔的罚球。不知疲倦的锻炼助他平步青云,到达如今的地步,可是却无法让他再有寸进,天赋的局限死死攥住他的大腿,使他无法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便唯有苦笑。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不放弃,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得到。
他坦然接受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潜心于掩护、卡位、用光犯规,榨干最后一点力气肉搏,在那么一丁点的上场时间内做奥尼尔最忠实的保镖。无情的现实摧残了他关于球场的遐想,却在无意中成就了他在场下的风采。他为每一个精彩的入球挥舞毛巾,对每一个表现出色的球员送上拥抱。主力下场,他第一个伸手鼓励,送上殷切的祝福,遇到精彩时刻,他便在场边尽情舞蹈。
他成为了这支球队的绝佳拼图,不管队友表现如何,他都能够给出回应。球队里的每个人都爱他,感激他为湖人付出的一切,有他在的一天,洛城的板凳上就拥有最动人的风景。
他是黎明缓慢掠过苍穹的白云,谦卑地站在天边,晨光给它披上壮丽的光彩。
有时候生活就像这个故事一样,你不得不承认,其实很多事情的成功是有其偶然因素的,它并不会因你的处心积虑而更接近终点,却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的努力以一个最恰当的褒赏。他勤勉,所以他用汗水和血水浇灌人生的花朵,使它傲然绽放;他执着,所以他会在命运设下的羁绊前奋勇向前;他友善,所以他总是微笑谦和,在队友窘迫时送上援助之手。在NBA的历史长河里,他实在是一个不能再渺小的人物。他并没有辉煌的成就,也总是因为舞蹈被观众们嘲笑,努力到头却仍在球场上被频繁羞辱。可他并未因此而堕落,他不聪明,也不强大,但他永远知道如何让生命充满希望。所以他也就赢得了荣誉、财富和尊重,这些常人难以兼得的东西。
萨马基•沃克和马克•麦德森,只是他们的一个切片。
这群人,他们从来不曾成为洛城的主人,洛杉矶之于他们,不过是生命中一个短暂的驿站。但是当他们选择加盟,身为球队的一分子,他们便没了独我,一半成了王朝的基石,一半成了城墙上的青砖。他们仿佛过了河的卒子,勇往直前,至死不回,用身躯和热血为同伴铺开道路,支撑着球队在梦想的追逐中奔向至高的王座。他们的名字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一个令人敬仰的称谓: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