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先祖世居咸阳之谜(转载)

  文/范超

    今年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1405—2005),国家已为此举办纪念盛典。我近期的研究中偶获一本郑和家世资料咸阳世家宗谱》。一个有关“郑和咸阳”具有密切联系惊人发现正在浮出水面——

    关于郑和的家世,通过专家学者们近一个世纪专题研究,基本已经明确。按照家谱可分为四列:西宗以白帝真君为始祖,入中国则以朝奉王为始祖,入滇则以咸阳王为始祖,入宁则以郑和为始祖。现在南京郑氏家谱即为《咸阳世家宗谱》,其中清楚证实了郑和即为元代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的6世孙。

    郑和远祖至赛典赤被封“咸阳王”时,已在咸阳居住了140多年

    据《抄郑氏家谱·首序》记载:“吾郑氏自宋以上,吾不得而知。宋神宗熙宁二年,由西域天方国普化力国王,因被邻国侵略之,不忍以土地之故而害人,舍国适宋。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五千余人,驼马五千余,请臣于宋。神宗喜其有爱民之心,兼有归诚之义,授公为本部正使总管民。”

    再据赛氏族谱记载:“15世所非尔普化力国王。公以宋熙宁三年率弟尔沙入贡京师,神宗大悦,封宁彝侯,升庆国公,赠朝奉王,遂家咸阳。”“16世赛严,17世苏祖沙,18世坎马丁,19世麻(马)哈木,20世赛典赤之平章政事,封太师,咸阳王,谥忠惠,公讳赡思丁。生而神灵,仁慈非常。元帝命驻咸阳,为都招讨大元帅。西秦食德受恩。授上柱国左丞相,仍管平章政事。再命驻镇淞江,五年而吴越熙嗥,文明冠于天下。三命安抚滇南,宏功伟烈,不能尽述,载在通志甚详。建祠重关,春秋以少牢致祭,为云南名宦第一。此人滇之始祖也。”

    赛典赤生于1.11年,殁于1279年,出生于西域的布哈拉,他的全称应是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赛典赤”的意思是“圣裔的贤者”,是穆罕默德后人的一种尊称。“赡思丁”的意思是“宗教的太阳”,这是他的号。“乌马儿”的意思是“长寿”,这是他的名字。由于成吉思汗常以“赛典赤”称呼他,赛典赤便代替了他的名字。上述族谱记载比较宏观,事实上他是在去世后被追封为咸阳王的。

    《赛氏总族牒》中说:“我赛氏之祖始自咸阳王忠惠公。公籍西域,白帝真君之后,为元太祖从龙硕辅。”“盖论世之谱牒,则姓同而宗异。余家则姓异而宗同。姓同而宗异者,则谱不入,姓异而宗同者,不能不入。顾自7世祖以上,嫡则正书,余则横列……7世祖以下,则另行一册,专谱赛氏。若纳、若哈、若忽、若马、若郑、若、若苏、若沙、若闪、若撒之裔,阙而不书。”这其中的“若郑”就是南京郑和后裔,为不忘祖宗,惯称咸阳世家马府郑,家谱为《咸阳世家宗谱》,现存有宗谱木刻封面一块为证。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自所非尔来华居住咸阳,到赛典赤晋爵咸阳王,相距140多年,可见咸阳与郑和远祖关系之密切。

    咸阳王赛典赤去世后葬于西安东郊

    赛典赤在建立云南行省时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元史·赛典赤传》中有载:“赛典赤·赡思丁,西域人,随从成吉思汗来中国。因他为人公正,办事负责,获得元朝的信任,历任燕京路总管、中书平章政事、陕西五路四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元世祖忽必烈时,因云南不靖,拜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在云南惠政显著。”该本传中并未追叙赛典赤的祖先,也未提他受封咸阳王之事,不过在《咸阳王抚滇绩》中却有记载。

    赛典赤的陵墓在何处?赛氏家谱记载是最可靠依据。赛典赤·赡思丁“居云南六年,于至元已卯(至元十六年)七月十三薨,寿69岁。百姓巷哭:交趾王遣使玉赍经为文,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之语,号哭震野。帝思其功德,嘉念不忘。赠守仁佐运安远济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咸阳王,谥忠惠。诏云南省臣尽守成规,敕建王庙于会城郡学之西,赐春秋二祭,崇礼祀庙。葬衣冠于鄯阐北门,以系滇人之望。子孙扶榇归秦,葬于长安十里铺河之岸,东界灞河,南界长老铺,西界光泰门。”现在西安东郊,仍存十里铺这一地名。

    再据元宣慰史潘公曾编《金陵赛氏家谱》首序记载:“其子赛典赤·赡思丁乃朝廷大臣,座谥忠惠王,葬陕西。”这是关于赛典赤葬于陕西的最早记载。

    到了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咸阳王赛典赤15世孙马注曾到陕西亲谒王陵并勒碑记实详细记载如下:“遭吴逆之变,阻隔京师十八载。今乱定归滇,偕妻法土墨,率子世麒、世雄,道过西安,谒王陵寝。见其衰烟凄草,古木孤茔,俯仰之间,悲噎长叹,游子途中,不觉其泪之珠落也。独恸陵仆藐法,窃土侵茔,前此之墓仅余数丈,日复一日,渐近逼窑。再茔前三冢,莫测为谁氏之考妣。目击神摇,恸心发指。更可骇者,鸠入井中,贼巢蜂布。穿茔之罪弥天,伤亲之泪成血。事关国法,誓难共天。激鸣官长,孤墟再创,借一之土以安王灵。庶不负王之望予,予之望王于里之长途,邀此一遇,俾他日见王灵而无愧者。噫!”

    对此著名回族历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这是关于赡思丁陵墓之最详细的记载。按照马注的说法,墓是在陕西而不在云南。”而且这些资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即从宋神宗熙宁三年所非尔入华,到元代赛典赤,明代郑和,清代马注都视咸阳西安一带为祖先的根脉所在,是家族发祥的源地。

    郑和下西洋前曾到过西安,是否到咸阳尚待考证

    那么,郑和到过陕西吗?答案是肯定的,西安《重修清净寺碑》是仅存的郑和到过西安的孤证。晚于郑和时代90年的西安《重修清净寺碑》记载:“至大德丁酉(1297年),陕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赛典赤·乌麻儿,大崇厥教,增广饰治,视前有加。及中国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4月,太监郑和奉敕差往西域天方国,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国语可佐信使者,乃得本寺掌教哈三焉。”

    清净寺即今天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的初期用名,该寺创建于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与赛典赤及其孙子(包括郑和在内)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段碑文大致可以说明三个问题,即:①赛典赤与郑和有一定关系;②赛典赤与郑和对清净寺同有感情,重修此寺;③郑和在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第四次下西洋前夕(永乐九年,即1411年)先完成回乡祭扫了父亲马哈只墓事实,此段经过刻记在《故马公墓志铭》碑阴右上角:“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11月22日到于祖冢坟茔祭扫追荐,至闰12月吉日乃还。记耳。”回宁后,郑和就开始筹备去西安,应该说他此行主要任务是谒王陵寝,顺道寻找翻译。从地理角度看,清净寺到赛典赤陵十里铺,近在咫尺,对于大航海家郑和来说,当是举手之劳。哈三为郑和下西洋屡建奇功,为答谢,1415年郑和重修了该寺。2005年12月2日,化觉巷232号安家大院的主人72岁的西安理工大学退休教授安守信先生向我证实了这一段史事。

    至于郑和是否到过咸阳,现在还不得而知。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建都之地,以后曾是十多个封建王朝的京畿重地。境内各类文物众多。郑和后裔郑自海、郑宽涛等人曾到咸阳寻根访迹。我也曾问询了一些咸阳文博界的朋友尽管大家都对咸阳王赛典赤非常有兴趣,但对他的情况却不甚了解,甚至在多年的《咸阳文博考古资料索引》中也渺无线索。不过古都咸阳与郑和先祖赛典赤的关系却是铁板钉钉的史实,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咸阳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