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俗文化,服饰民俗
西方一位著名的服饰大师曾经说过,服装反映人的类型和时代精神;这句话对我们谈论泉州人的服饰民俗文化,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服饰反映人的类型,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尊卑之别、贫富之别、职业之别等等,其中之一即为男女之别。有一位明代人叫康太和,在举第贵显前,因家贫而内穿其妇之裤子。游学永春时,馆东获悉,故意藏匿酒钟欲搜之,康太和坚决不肯,宁愿赔酒钟也不让搜查,以免露馅而受辱。
服装的变化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因此在体现时代精神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清代泉州女性服装,上装为右在“大裾衫”,下装为裙或裤,裙有布裙、绸裙、百褶裙等,农家妇女多穿宽筒“斗笼裤”。上、下装同色居多,年老妇女多选黑、蓝、褐三色,年轻女子不拘,大致夏求淡雅,冬多浓艳。富有人家女装,其襟、袖、裙,裤之边缘,常以配色镶边美化。城镇妇女多缠足,得穿木后跟的尖头绣花布鞋。农村妇女多天足,劳动时习惯赤足,只有出嫁、过年或祭祀典礼时才穿鞋。城外妇人负担入城时,常穿花?屐(以芒草为材料编织成的草鞋)。民国改制,泉州人的服饰民俗也因迅急的思想观念变革而受到冲击,不愿为封建传统礼节所束缚的开放妇女,力求依照自己的主观情趣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经改进后的旗袍,至40年代在泉州城镇已成为通式女服。被称为“番仔衫”的连衣裙,也出现在侨乡“番客婶”的身上。这一时期的女中、小学生一律穿上衣衫配黑裙的学生装。民国后,缠足妇女大多数放脚复原,穿上自制的合脊尘头鞋,俗称“半缚鞋”。胶底鞋。皮鞋、凉鞋、雨鞋等也渐渐进入妇女生活,而以黑色横带的“纽边布鞋”最为普遍。袜子有针织 的线袜和丝袜。
新中国成立后,衣着以朴素为荣,男、女服装的色彩、式样均较为单调,年轻女性多穿机织花大裙衫,50年代后期及60年代,则以穿西式长裤为多。50年代人们在家里休歇常着的木屐,至60年代已为塑料拖鞋所取代,松紧鞋、田径鞋、尼龙袜、锦纶袜等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文化大革命”期间,绿色军装、军鞋、军帽,甚为流行,尤为男女青少年所喜爱。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思想大解放,衣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服装讲究美观、时髦,注重质地、牌子(名牌),尤其是女装,款式变化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甚至由遮蔽保守趋向于坦露开放。80年代的长袜短裙,曾是老人们眼中的一道奇观:“腊月隆冬冷不收,深闺贵妇拥重裘。风流少女寒无畏,长袜短裙到处游。”女性鞋袜由经济实用转向高档趋时,高跟、半高跟的皮鞋,凉鞋,普遍受到欢迎。
在泉州女性服装民俗中,以黑裤、蓝(绿)衣、黄笠为基本格局,具有很强色彩感染力的惠东女服装别具一格,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有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头部被头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封建”;而腰部却暴露无遗--“民主”。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浪费”;而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于是,所谓思想的“封建”与“民主”,衣料的“节约”与“浪费”,在惠东女的身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的审美观。不过,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惠东女穿起了茄克衫和束管裤。
男性服装
清代泉州男装,有便服与礼服之分。便服上着短式汉装,其款式初为大裾,后改对襟;下着宽筒深档裤,折叠腰间系以裤带,礼服是着大裾右衽的长衫,外加马褂,马褂有马甲式和汉装式两种。与女子不同,男子大多戴帽,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帽子有瓜皮帽、布风帽、纱猴帽,羊毛帽等。瓜皮帽亦可作礼帽,为显示身份,官绅豪富之帽前常缀以碧玉或玛瑙。鞋子多为自制的平底布鞋,配以白布袜。平民百姓,许多人整年没鞋穿,长途肩挑和远行,则穿草鞋。
民国初期,处于新旧文化形态激烈碰撞的历史交替之际,服饰式样的变化更具有文化革命的意味。中国服饰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山装,自30年代起在泉州逐渐流行,其穿着范围,至40年代已由城镇发展到农村。穿西装的人也日趋增多。男学生与女学生一样统一着装,初中、高小学生为童子军服,载船形或平边的“童子军帽”,高中学生为中山装,戴“鸭舌帽”。俗称“遮瓢”的呢礼帽,由上层社会逐渐扩展到城乡平民。鞋袜多为男女通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装。长衫几乎绝迹,灰色和蓝色的“列宁服”、“干部服”、“八角帽”风靡一时。50年代后期及60年代,青年男装多为小翻领对襟衫及西式长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两种职业性服装颇受男人欢迎:一是男式绿色军装,在青少年中十分趋时;一是惠安、晋江沿海一带渔民常穿的“讨海衫”这是用荔枝柴汁(俗称红柴汁)染成的暗红色粗布衫,亦称“红柴汁衫”,为年纪较大者所喜爱。以穿军装为时髦,主要与当时国内“全国学解放军”的大气候有关。而爱穿“讨海衫”,其原因可能是其具有耐穿不易脏的实用性,以及更能体现劳动人民朴素本色的特点。
80年代以来,作为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的表现形式,泉州男性服装也变化甚大,以往呆板、单调的服饰格局完全被打破了。服装店里,各种时装,琳琅满目,或本地名牌,或海外进口,任君挑选。青少年偏爱富有朝气的T恤衫、牛仔服、运动服等。色彩单调的中山装仍为老年人所常服,不失老者风度。儿童服装更是五彩缤纷,其价格甚至不亚于成人服装。泉州男装最为大众化的当为前克衣。出席庄重的场合,男人多穿西装、结领带、着皮鞋。甚至在乡下耕地种田者,身穿西装,脚着鞋袜的也不在少数。
发式、饰品
与注重形式、理性和偏爱整齐划一的传统文化心理有关,中国人对发式的态度,曾是非常慎重和严肃的,甚至把它纳入礼法统辖的范畴。古代儿童“垂髻”,让头发自然下垂;稍长“总角”,把头发束为左右两结;成年时,女子束发穿笄,男子结发加冠。清代发式与政治挂钩,男子被强制剃发留辫。民国建立,剪辫留发,其时泉州人的发式,有平头、光头、分发(发分左右,有“二八分”和“三七分”两种),“满堂发”(全发后梳)至颈剪齐)等等,幼童留护卤发。清末民初的女发式,幼女留双短辫,少女梳单长辫,成年妇女挽发髻。泉州有一位熟悉闽南风俗人情的艺术家叫张春霖,在他所作的泉州民俗画中,有一幅是《泉州民间妇女头髻》,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曾流行于泉州民间的崇武头、蟳埔头、辫子头、包子头、打结头、目镜头、面干头、鲍鱼头、扁针头、双鱼头、粗脚头,信杯头等十几种妇女头髻。抗日战争时期,推行“新生活运动”,男学生一度推行剃光头,女学生则剪短发。
新中国成立后,发式变化不大。开放改革,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美本性,人们对自己的头发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舍得掏钱。以前仅见于“番客婶”的烫发,自80年代以来已成为泉州女子追求的新潮,连老年妇女也不甘落后。女发式各取所宜,或齐耳短发,或披肩长发,或扎“马尾巴”。青年男子亦讲究发式时髦,80年代流行游泳发、短披发,长鬓发,烫发也时有所见。
自古以来,饰品为女性所重。爱美的泉州女,盛行戴花之俗,有鲜花,也有绢花,花色以红、白、黄为多,喜庆时须插红花。头饰有笄(簪)、钗等。耳饰有耳坠、耳环、耳钩、耳柱等。项饰有各式项链,以及胸饰,手饰有戒指、手链、手镯。足饰有脚环、脚链,上述饰品多为金、银、玉等所制,男于亦有戴项饰、手饰,足饰一般为儿童所佩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朴素,再加上50年代未的“献金”运动,销金匿玉,金、银、玉饰品遂逐渐敛迹。至80年代,重新兴起饰品热,男女佩带戒指、项链者,为前所未有。佩金带玉,不仅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审美观念,而且还蕴含着避邪趋吉的潜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