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利比亚战略有什么小算盘?
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的领事馆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大使史 蒂文斯遇袭身亡,此事引起美国国内的讨论,也成为共和党攻击民主党的“口 实”。共和党在外交上一向强硬,不惮使用武力,奥巴马能够下令美国大 兵前往利比亚捉拿凶手吗?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美国“破天荒”地 将主导权交给了英国和法国,美国会因大使之死而重启战端吗?显然不靠 谱。
共和党只是以此为借口攻击奥巴马而已,后来,希拉里昭告天下,此 事与奥巴马无关。从根本上说,美国对利比亚的态度需要服从于美国战略 调整的大格局。
奥巴马上台之后,提出要做“太平洋总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奥巴马
2012年5 月1日,奥巴马突访阿富汗,调整美国反恐的战略目标,不再将塔利班列在 反恐战争的重要名单中。结束反恐战争,不但是美国战略的重大调整,也将 为奥巴马的竞选之路加分不少。奥巴马当年可是打着变革的旗号登上白宫宝 座的,结束两场反恐战争是他的诺言,所以,无论如何,奥巴马都要从“形 式上”结束这两场战争,否则如何向当年投票给他的选民交待呢?
奥巴马当然想结束阿富汗战争,在自己的政绩簿上再写下一笔,但是, 外交与战略并非游戏,尤其是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争更不可能依凭个人主观意 志而结束。
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美国置身其外,只是提供后勤和情报支援,
自冷战结束以来,这是美国第一次在北约对外战中“隔岸观火”,而将急先 锋的位置让给了法国。当然这并非美国甘于寂寞,除了因为奥巴马政府要吸 取自小布什上台以来的十年战争的教训之外,还是因为美国在利比亚没什么 利益,卷入其中不利于奥巴马连选连任。
2011年4月3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 克•马伦宣布美军将退出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美国战机将不再在利比亚执行 空袭任务,美国海军可以发射“战斧”导弹的舰艇也将撤出战区,如果北约 指挥官请求美军援助需经华盛顿批准。
美国的撤出并不意味着西方国家对卡 扎菲的打击即将结束,只是将作战的主要任务交给了以英法为主导的欧洲国 家而已。美欧之间一时间在利比亚问题上达成了默契,连一向反对美国的法 国人这次都充当了急先锋,真是国际政治中一道不同寻常的风景线。
2011年3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就利比亚局势发表 演说,其中非常“坦率”地提到这次军事行动的缘由:几代人以来,我们美 国一直在国际安全上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是人类自由的桿卫者。
如果我们 留心于军事行动带来的风险与成本,我们自然不愿以武力解决世界各地的挑
战。但是当我们的利益或者价值观处于危险之中的时候,我们有责任动武。
奥巴马在演说中将矛头对准卡扎菲,认为卡扎菲才是引起利比亚灾难的 根源所在,美国的任务在于推翻卡扎菲在利比亚的统治。
与小布什十年前发 动阿富汗战争时那种霸气十足不同,奥巴马承认美国单独行动是不够的,美 国需要建立一个包括英国、法国、加拿大、丹麦、挪威、意大利、西班牙、 希腊和土耳其等国在内的统一战线。除了西方盟国之外,美国还应该将阿拉 伯国家纳入其中,令人失望的是阿盟24国之中,只有卡塔尔和阿联酋有加入 其中的意向。
进入21世纪,美国已经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美国地面部队在阿富 汗山地和伊拉克沙漠作战,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是否派遣美国地面 部队进人利比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演说当中,奥巴马明确指出,美国 的作用终归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会派遣地面部队进人利比亚。
美军的主要 任务在于后勤、情报等领域,而前线主要的作战任务将逐渐转移到美国的盟 友手中。
奥巴马当然不愿意给美国民众留下一个软弱无力的总统的形象,尤其是 在谋求连任的关键年头。他在演说中强调:我需要明确的是,如果需要保卫 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国土、我们的盟友以及核心利益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 地快速、坚定和单方面地使用武力。
换句话说,利比亚现在并没有威胁到美 国或者盟友的核心安全,所以奥巴马决定从中撤出。
次日在伦敦举行的研讨利比亚局势的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呼 吁盟国团结起来,继续向卡扎菲施加压力,强化对卡扎菲政权的孤立。统一 协调的政治与外交压力能够让卡扎菲清醒地认识到:除了下台之外,别无选 择。
希拉里希望通过构建一个统一的制裁利比亚的阵营,从而瓦解卡扎菲及 其周围随从的抵抗意志。在演说的末尾,希拉里重新祭出了民族自由的大旗,
她说道:“这是一个对于利比亚或者它的地区邻国都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 处于不同政府、不同环境下的人们应该自由表达,免于暴力与恐惧,清除腐败, 享受有尊严的生活。
当然,我们深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绝非易事,但毫无疑问, 它是值得为之努力的。”希拉里的演说与奥巴马在利比亚的政策一脉相承, 其实质在于,美国关注利比亚局势,但是却不会再充当领头羊,而是将处理 利比亚问题的主导权拱手让给欧盟。
曾经担任过吉米•卡特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对于当时利比亚 的局势也比较“揪心”,他希望美国能够采取一种介于战争与军事干预之间 的行动,因为利比亚局势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连这位世界知名的战略家都对 卡扎菲无所适从,他承认:“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哪一个事情让我感到如此 不确定,因为其中有太多的变数。
”即便如此,布热津斯基还是坚持认为, 美国应该介入其中,因为如果美国袖手旁观,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于 美国而言,有两件事情值得注意:第一,避免在班加西出现大规模的屠杀, 否则将会在中东起到不好的示范效应;第二,避免卡扎菲成为中东地区最著 名的阿拉伯政治家。
如果不能将卡扎菲赶下台,中东地区的反美势力便会集 结,那将是西方的噩梦。作为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战略顾问,布热津斯基基本 同意奥巴马“金蝉脱壳”的策略,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由欧洲人领导,但是 他强调,能够对卡扎菲造成重创的行动可能只有美国人才能做到。
当今美国外交界的三名“大佬”都对利比亚局势保持一种“犹抱琵琶半 遮面”的姿态,完全没有当年小布什敢为天下先的牛仔勇气。之所以出现两 种截然不同的局面,除了奥巴马与小布什个人的差异之外,还有几种不同的 原因值得考虑。
奥巴马以“反战”作为大旗赢得了 2008年大选,陷入阿富汗战争和伊拉 克战争之中的美国选民拋弃了共和党,选择了承诺带领美国人走出战争泥潭
的奥巴马。
可惜奥巴马不是尼克松,既没有尼克松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尼克 松的外交手腕。2009年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将和平奖颁给奥巴马,现在来看 反而成为奥巴马的一种负担。阿富汗和伊拉克局势依然不稳定,美国在两个 国家中还有大量的驻军,而当时奥巴马没有经过国会授权便对利比亚动武, 海空军成为袭击利比亚的主力。
诺贝尔和平奖与其说是对奥巴马的肯定,不 如说是对奥巴马的约束与期许。
如果诺贝尔和平奖是对奥巴马的约束的话,那么美国政府的预算危机则 使奥巴马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之中。民主和共和两党在预算问 题上进行艰苦的谈判,奥巴马希望两党能够达成妥协,否则美国政府将面临 “破产”的困境。
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大受影响,伊拉克与阿富 汗两场战争耗费不赀,美国的财政赤字在花?节攀升,两党虽然一致同意削减 300多亿美元的支出,但对于在哪个领域进行削减依然没有达成协议。如果 美国介入利比亚战争,这将意味着一笔更为浩大的开支,仅在10天的空袭之 中,美国就花费5亿美元。
相比冷战结束之初老布什的一呼百应,依靠盟友“捐 助”攻打伊拉克,奥巴马并没有太多的政治资本,也不可能像老布什那样, 美军负责冲锋陷阵,盟国负责掏腰包买单。美国的经济数据并没有显示出经 济强劲恢复的迹象,失业率依然徘徊在9%左右,此时奥巴马如果再将大量 的炮弹砸向利比亚沙漠,无疑是自毁长城。
当年老布什携海湾战争胜利的余 威参加竞选,结果都铩羽而归。奥巴马不会不懂得:美国选民关心自己的账 单超过美国总统的战争成绩单。
美国国内就利比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保守派希望美国全面介入利 比亚,美国的军工企业当然希望军费开支能大幅度增加;而自由派则希望美 国全面抽身,不要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奥巴马的立场属于两者取其中,所 以他做出了只做后援的折中决定。从美国的世界战略来看,冷战结束之后非
洲在美国的外交活动中被边缘化,只是在小布什政府时期为了争夺在非洲的 资源而在德国的斯图加特设立非洲司令部。这一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 国关注的重点,所以,奥巴马之所以在利比亚问题上表现得并不积极,绝不 是他爱好和平,而是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战略要求美国不能在北非插手太多, 当然更多的出于他2012年大选及连任后的任期工作的考虑。
无论利比亚还是卡扎菲都只是奥巴马连任竞选活动中的一个棋子,也是 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一个小环节,只有了解美国的棋局和棋谱才能知道奥巴马 的葫芦里面到底卖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