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读《李氏族谱》三

  《朝贵祖墓碑文》一

  湖南祁阳县榨糖尾峦山岭墓志 创自傅 奕后人因之 俾后之子孙 识祖父坟墓所而志之不忘矣 正清兄弟康熙二十八年 置买陈意陈豹地名榨糖尾峦山岭阴地一穴 进葬伊父李朝贵 契注左右上下离槽五尺为界 厥后正清兄弟徙居西蜀 县两省遥隔 此托姑夫李成章父子遂年扑扫 后成章父子尚凌 又于乾隆三年亦挈家往川 正清痛父坟为子孙根本 祭扫父疏 适乾隆九年自蜀归祁省墓 有陈姓号称五尺之内为彼公地 中论不清 乾十年随控祁阳县卓主 未经结案 上诉道宁朱批卓主 亦未经结案 后于乾隆十三年复为上诉 批饬署县朱 临山勘查蒙断 依照正清贤契注载 左右上下五尺管业 又批示周围筑界垒砌 永断葛藤遵示 修砌勒石坟前 以圭后代 此志不忘耳

  乾隆十三年戊辰季夏月吉日立

  恭读《朝贵祖墓碑文》一

  湖南祁阳县榨糖尾峦山岭墓志,始出于官府裁决诉讼的约束文书。一是为了让世代子孙作为永久的凭据,续世载德不辱前人;二是使世代子孙众所周知先祖坟墓的所在地。特设此墓志,永世不忘。

  正清兄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买下陈意、陈豹地名榨糖尾峦山岭阴地一穴,安葬先父李朝贵,买地时契据注明左右上下离墓槽五尺为界。其后正清兄弟徙居西蜀,两省遥隔悬心惦念,便将此事委托姑夫李成章父子,延续往行叩拜祭扫。后来成章父子,又于乾隆三年(1738年)奉命,被迫携家迁往四川

  正清深感父坟为子孙的根基,而先父的坟墓被冷落怠慢。便于乾隆九年(1744年),专程从四川回故土祁阳为先父扫墓。当时陈姓声称五尺之内为他祖宗之地,双方之间争论不清。乾隆十年(1745年)随即状告至祁阳县,独行自专的县令未经结案。又上诉至道台衙门,朱笔批示由县令明断,仍未结案。后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再次上诉至道衙,才批复责令署理办结此案,颁布朱红文告,亲临现场勘查,实事求是地裁断。这次采纳了正清贤侄标注记载的,左右上下五尺为本族管理产业,又批示周围筑界垒砌,永断纠缠不清的关系共同遵守界定的标识,修砌石碑立于坟前,以明白昭示于后代,以志不忘。

  一七四八年农历六月吉日立

  备考:本文所言‘正清兄弟买地进葬伊父李朝贵’。那么‘正清兄弟’应当是‘朝贵祖’的儿子们,属‘永’字辈。而‘正清’究竟何人族谱中未见‘正清’其人

  本文又有‘正清痛父坟为子孙根本’一说,而《代学公孝烈传》中却说:‘永清祖等痛父墓为子孙根本’。由此看来,‘正清’当是‘永清’。这是因为谱系错乱成文时间不同造成的。甲辰年(1844)前,蜀之所谓‘正天心昌贤’,即楚之‘永代得昌佑’。本《墓志》成文于1748年农历六月,当时四川正是按‘正天心昌贤’排序的,而《族谱》则创于道光庚寅年(1830年),历次重修族谱,均未加以说明与更正。

  注释: (1)墓志: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亦指墓志上的文字。明·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墓碑、墓碣、墓表、墓志、墓记、埋铭》曰:“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埋铭、墓记,则墓志异名。” (2)傅:指傅別,也叫手书、券书。如今之‘判决书’、‘裁定书’之类。见《周礼·天官》曰:八成经邦治,四曰听,称责以傅別。《注》称责谓贷予(给予),傅别谓券书也。听讼责者,以券书決之,傅著约束於文书,别为两,两家各得一也。(3)奕:代代,累世,连续。(4)俾(bǐ):使,从也。(5)厥后:《尔雅·释言》:厥,其也。(6) 县两省遥隔:县:同“悬”。悬心惦念。(7)遂年扑扫:延续往行叩拜扫墓。遂:延续。扑:《类篇》扣也。叩头。《说文》:挨也。依次。(8)尚凌:尚,仍然。凌,逼迫。(9)疏:冷落怠慢。(10)适:前往。(11)卓主:独行自专的县令。卓:卓鸷(zhì)。独行自专。(12)道宁:即道台衙门。清代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尔雅》:门屏之间谓之宁。(13)朱批:旧时官府的红笔批示。(14)饬署县朱:饬(chì)古同“敕”,命令,责令。署:署理办结此案。县朱:县(xuán),古同“悬”。 县朱,即颁布朱红文告。(15)贤契:长辈子侄辈的爱称。(16)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17)勒石:刻字于石,或指立碑。(18)圭(guī):凭据,标准,法度。

  《朝贵祖湖南碑文》二

  血祖朝贵字玉卿 生明崇祯十三年 产楚衡 育子三 康熙五年始挈家迁祁 住上和平乡地名烟竹坪经营 接生四子 未就居业 而祖康熙二十八年座矣 维时扶柩七子 倾囊卜买陈意陈豹地名榨糖尾峦山岭阴地一穴 前后左右五尺离棺为界 呜呼 迁于斯卒于斯 天宝为之矣 厥后以生齿日繁 素楚移蜀 而我祖茔几成荒丘 及乾隆甲子年回省墓 目击不忍 以致经不解 越戊辰始积成建碑定界 蒙县主朱申而我祖之莹泾渭晓分 移蜀子孙荷先泽蒙祖庥 叨胶庠而投笔者 宁忍楚蜀相隔而逆忘之耶 兹者跋涉难艰 更镛碑以志之曰

  登彼榨糖兮水秀山明 磐旋笔固兮禹古佳城 灵爽不昧兮虽死犹生 春露秋霜兮祀风典长新 建碑世守兮千载式凭 地灵人杰兮富贵尊荣

  乾隆四十年癸卯孟夏月吉日立

  恭读《朝贵祖湖南碑文》二

  我们血脉相承的先祖朝贵,字玉卿,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生长在湖南衡阳,在那里养育了三个儿子,于康熙五年(1666),开始举家迁往祁阳县,住上和平乡,地名烟竹坪,在里重立基业,连续又生四子。未及完成安居立业,而朝贵祖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即座列神位而去。当时,护送灵柩的七个儿子,为了选择墓地,解囊出尽其所有,买下陈意、陈豹地名榨糖尾峦山岭阴地一穴,前后左右离棺五尺为界。

  上天注定如此啊!迁往这里逝于这里,天然的宝地佑助了,其后人口日益众多。因为家世清贫低微,奉令空手由湖南跋涉迁移到四川,而致我祖坟地几乎成为荒丘。

  直到乾隆甲子年(1744年),回湖南祭扫坟墓,亲眼看到的情景,实在令人感情上过不去啊!以至于筹划经营努力不懈,直到戊辰年(1748年)才积下一点钱财,开始建碑定界。终蒙县主朱笔伸张正义这样我祖的坟地权属,才是非分明。

  移蜀子孙,感激先祖的德泽,承蒙祖先的庇荫,念念不忘祖训。投笔进呈诗文,岂忍楚蜀相隔而自下而上忘掉自己的祖先呢!惟此重大之事,何惧跋涉艰难,再树大碑而立传,以表我辈心志,抒记文字曰:

  登上那先祖安息的榨糖啊!水秀山明。磐石环绕挺拔永固啊!如禹之古佳城。祖宗在天的神灵永不湮灭啊!虽死犹生。怀念先人的恩泽与威严啊!祭献的风俗礼仪常新。建记功颂德之丰碑世代守望啊!千载式瞻凭依登临。地灵人杰啊!伏愿先祖神灵在天,永享富贵尊荣。

  一七七五年农历四月吉日立

  注释:(1)未就:未完成。居业:定居立业。(2)维时:斯时;当时。(3)卜:选择。(4)天宝:天然的宝地。(5)生齿:小孩长出乳齿,借指人口、家口。(6)素:家世清贫低微。(7)茔(yíng):坟地。(8)不解:不懈。(9)荷:感荷,感激,承受。(10)先泽:祖先的德泽。(11)庥(xiū)庇荫。叨:念念不忘。(12)胶庠(jiāo xiáng):周代学校名。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这里借指教诲。(13)逆:自下而上曰逆。(14)镛:《说文》大钟谓之镛。李巡曰:“大钟,音声大。镛,大也。”(15)灵爽:指神灵。不昧:不湮灭。(16)春露秋霜:喻怀念先人的恩泽与威严。

  《代学公孝烈传》

  代学公字应志 例膺职员 为永武祖三子 清乾隆三年 守贵祖墓者李成章亦挈家往川 永清祖等痛父墓为子孙根本 墓无守祭扫亦疏 乾隆九年甲子 族议命人省墓 学公同嫡兄弟诸祁 见贵祖茔被陈姓土豪据称五尺之内为彼公地 中论不清 乙丑随控准于祁阳县 卓令歧视异乡人 处断偏枯 不服特上控道宪 时学公旅居寂寥 得父永武祖信 尔举一子 此讼不直 尔身枉为典吏也 缘上诉触县令之怒 丙寅几复讯 仍敷衍偏横 反受辱焉 过学公其力已尽 其志已决矣 冤抑愤极 进退维谷 自信予有后 遂毅然投环以死争之 当时同行弟兄据情再控道宪 越戊辰批回祁县 朱令临山亲勘蒙断 照买契注左右上下五尺为禁 永息纠葛 吁数年讼自此平反 墓界被侵赖公死力争回 先是卓令审讯 代学公愤而自缢于祁县七都寨头 得年三十九岁 惨哉 奈楚蜀遥隔扶柩维艰 以火化尸首厌金钱 公之兄代贤祖员罐归西蜀 卜莫于五间 甲首庚趾 当员骸载途时寄宿旅店 馆人见有二人之入 次日只见一人出 馆人异之以询代贤祖 贤祖乃直告 故且向罐嘱曰 弟再现身旅馆奚宿 我耶遂不复见 维此录 异族人犹啧啧噫称之 一子得花? 善克家守成兼创业 关溅上下场街基悉属之 里中大公益事无不介道赞成 公之第五孙昌诰 好学守分 童试屡列前茅 手编草谱 难积学未第以成均老 而排难解纷族亲互相推重 公之肖子贤孙迭起 继自今祠其繁衍 以产业绵其家者 皆公之悉心祖墓不义 牺生命致之也 此亦仁人孝子之行 族人不特表之 以发潜德之幽光 抑以为后人之纪念

  恭读《代学公孝烈传》

  代学公字应志,是一个相当于政府机关中履行公务人员,为永武祖第三子。

  清乾隆三年(1738年),在湖南代为守贵祖墓的李成章,也奉命被迫携家迁往四川。永清祖等深感父坟为子孙的根基,先父的坟墓,无人看管祭扫而被冷落怠慢。乾隆九年甲子(1744年),族人议派人去湖南扫墓,代学公与另一位兄长到达祈阳。看到的情况是:贵祖墓地被陈姓土豪声称,五尺之内为他先公之地,不是李家墓地。双方之间争论不清,乾隆十年乙丑(1745年)随即状告至祁阳县,独行自专的县令歧视异乡人,处理决断偏于一方,学公不服,紧急上诉至道台衙门。

  当时学公旅居寂寥,收到父亲催促的书信,说:长辈们如此看重推举你这个能干的后辈人,为争回祖宗坟地权属而打官司,讼事决断不公正,你身枉为官府吏员。

  由于父亲的训斥,再愤而上诉,触县令之怒,直到丙寅年(17.6年)三番五次陈诉,仍敷衍偏横,反受辱于此。在那整个过程中,学公其力已尽,其志已决。冤抑愤慨达到极点,处境艰难无退身之步,相信必有前仆后继之人,于是毅然为报先祖之恩而以死抗争。当时,同行弟兄据实情再申诉于道台衙门,直到戊辰(1748年)才批回祁阳县,责令签署文告,身临现场亲自勘察,实事求是地裁断,照买地时契约注明的左右上下五尺为界限,永息纠纷。呼告数年的官司自此平反。墓界被侵,凭借代学公死力争回。

  在此以前,独行自专的祁阳县令,偏于对方的讯问与不公正的决断,代学公愤而自缢于祁县七都寨头,年仅三十九岁。多么悲壮惨烈啊!无奈楚蜀遥隔,护送灵柩困难太大,只好火化尸首,压在金属钱币和冥币之上。代学公的兄长代贤,圆满地护送骨灰回到四川,随即选择墓地、沉痛追悼、落葬于关溅五间房,墓址甲山庚向。

  当人骸阴阳两分各登一途之时,寄宿旅店的馆人头一天还看见有二人进入,次日却只见一人出入。馆人诧异,询问代贤祖,贤祖以直言相告。为了消除馆人的忌讳,强忍内心的悲痛,故意向骨灰罐叮嘱说:弟再现身旅馆,怎么能同以前一样住宿呢!我与你阴阳决断再也不能相见,只好暂时把你藏在这角落里了。异族人听了无不为之感动,都议论纷纷表示悲愤叹息。

  学公单传一子名得芳,善于克勤家事,保持前人的成就,并加倍创业。关溅上下场街基业全都属于他的名下,街巷中大小公益事业无不佐助引导赞成。学公第五孙昌诰,好学且安分守己,在科举制度的低级考试中屡列前茅。曾亲自动手编辑草拟家谱。是当时族人中难得的饱学之士,但科举考试未能高中可是书读至大学而成名。凡排难解纷,族亲无不推重于昌诰。学公的肖子贤孙,一个接一个、一代接一代兴起相继至今,宗祠如此繁衍,以产业兴盛其家者,都因学公尽心祖墓遭不义之人侵扰,坚持与土豪庸吏作斗争,舍去自己的生命所换来的啊!这也是仁人孝子高尚的品行。族人永世不忘,特表彰记载之,以发扬潜德之光辉,而且永远作为后人之纪念。

  公之孝烈足以感天地,其精神世代发扬光大,个人何尝不可以说是永生啊!

  注释:(1)例膺:例, 比也,类也。膺(yīng)出任,被委任。(2)职员:旧时指在政府机关中,有一定职衔的中下级的人员。(3)诸祈:到达祈阳。诸,相当于‘之’。(4)卓:卓鸷(zhì)。独行自专。(5)道宪:对道台的尊称。(6)尔举一子:尔,如此也。举:即看重推举。一子:这里当指‘首屈一指的后辈人’,‘最能干的年轻人’(7)典吏:吏员的通称。清代司、道、府、厅、州、县的吏员都叫典吏。(8)予:假借为“余”,我。(9)投环:谓报恩。(10)厌:意思是“压”。金钱:金属铸成的钱币,也指冥币。(11)员罐:员通“圆”。员全(圆满;周全)。(12)卜莫:卜,即选择墓地。莫,通“慕”。怀念,追慕。(13)员骸:员,这里指人,骸,即骸骨。(14)载途:各登一途。载,即处、登。(15)维此录:《广雅》维,隅也。角落。录:收藏。啧啧:议论纷纷。噫称:表示悲痛叹息。(16)兼创业:加倍创业。(17)里中:里弄,街巷。介道:佐助引导。(18)童试:童子试的简称。科举制度中的低级考试。童生应试合格者始为生员。(19)难积学未第以成均老:积学:博学,饱学,积累学问。未第:科举考试未中选。成均: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即古之大学。泛称官办的最高学府。(20)肖(xiào)子:在志趣等方面与其父一样的儿子。(21)悉心:尽心,全心。

  《得音公墓记》

  墓之有志 所以记先亡之历史而为后人所观念也 我朝康熙四十年奉诏填川 祖妣周携七子永清永泰永国永文永武永玉永玺 入铜梁县安居乡楼子沟托跃而居焉 叔考光孚永玉公之季孙也 永玉生国志公 国志公有子七人 光孚行七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十月廿四日生 自幼略观经传 娴习弓马 而穿杨而贯风 发无不中 故园桥讲习三十余载 立志甚坚立品甚高 胸怀磊落如光风霁月 与物无争与世无忤 洒落武艺得亦之余 令诸子轮次自耕己业 年中历试收获为后世分产计也 勒者称之惰者诘之 无不奋力服田 总以得公欢心为是 公配赵氏生子十 长昌烈字廷彩 四昌熙字廷超 六昌燕字廷聘 七昌蒸字廷绸 八昌点字廷操 俱入武庠 惟十子昌杰字廷生 道光戊戌游武庠越癸卯 科中第七名武举 二昌敖字廷春 三昌勋字廷玉 九昌熊字廷访 难未半 水生香业己读雪耕曲 称罕儒为较薛家三凤荀氏八龙 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一门及孙三十余人 悉听公命 见公之来无不气为之肃 此殆不恶而严也 廷彩二子占元戊戌入武庠 与叔廷生同榜 殆有谢家之遗风 马公是时亲见子孙甚贵 甚其乐矣 所以一乡称为盛事 一县传为佳话也 至于田连阡陌富甲乡曲 犹小焉哉者也 咸丰二年壬子十月十七日公辞尘 卜得吉壤窀穸于桂台 辛首乙趾 垒石鸠工崇封四尺 添灯之兆其在斯乎 期孙服侄愧无才识 未敢饰说炭综殿末 而为之叙其銘曰

  磊落光明者 其人武略起家者 一门俱成令器 没世咸称兮 名与宝俱备 巍斯峨斯 千载乎叔芳之遂

  咸丰三年癸丑孟夏月上浣 堂侄丈生李莲瀛顿首撰叙

  恭读《得音公墓记》

  先人的墓有生平事迹的文字记载,用来记录死者的历史,以便后人观瞻怀念。

  康熙四十年(1701年),为了安定四川,根据皇帝的命令,祖妣周氏带领七子永清、永泰、永国、永文、永武、永玉、永玺,到达铜梁县安居楼子沟。通过开荒辟地,迅速地定居了下来

  已故的叔父光孚,是永玉公最小孙子。永玉生国志公,国志公有七个儿子,光孚排行第七,生于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年)十月廿四日。自幼大致阅读了儒家经典解释经典的著作,射箭骑马掌握得熟练自如,能百步穿杨、能射中随风摆动着的穿连铜钱的细绳,而且百发百中。所以,在园桥讲习武艺三十余年。立志甚为坚定,培养品德有很高的标准,胸怀磊落如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与人无争与世不抵触违逆。无拘无束地练得一身武艺,还利用空闲,令众子徒依次轮流致力于经营自己的产业,一年之中多次考察收获的多少,作为后世子孙分产的依据。听从指挥者称赞表彰,懒惰者追问责备。因此,人人无不奋力从事耕作,总以得到光孚公的欢心为荣耀

  光孚公配赵氏生了十子,长子昌烈字廷彩,四子昌熙字廷超,六子昌燕字廷聘,七子昌蒸字廷绸,八子昌点字廷操,俱入武庠。惟十子昌杰字廷生,道光戊戌年(1838年)开始游学于武校,直到癸卯年(1843年)科举考试,中第七名武举人。二子昌敖字廷春,三子昌勋字廷玉,九子昌熊字廷访,难以坚持而未到半途,就結客少年秘密组织‘水、香’两派社团,以勤学苦读躬耕乡里,堪称聞名的儒家学说信徒,比起人称的“薛家三凤”与“荀氏八龙”,有过之而无不及。

  光孚公一家老少子孙三十余人,都听从他的指挥,看见公来无不静悄悄地非常恭敬,这当然不是因为恶声厉色,而是由于光孚公一向严肃庄重形成良好家风。

  廷彩的二子占元,戊戌年(1838年)进入武校,与叔廷生同时参加武举考试,同时张榜公布,几乎有高门世族之家的遗风。衙门里传送捷报的差役,当时亲见光孚公子孙甚贵,都乐不可支。所以,在一乡称为盛事,一县传为佳话。至于田产众多千百亩连成一片,富甲乡里,更微不足道了。

  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十月十七日,光孚公与世长辞,选得吉地埋葬于桂花台,辛山乙向。招集工匠,筑起高大的坟墓,聚土培植。这是锦上添花人丁兴旺的佳兆啊!正在服孝的众孙与子侄,惭愧没有才识,岂敢虚饰其辞,以肤浅无本之说与拙劣之笔,综论公的一生于毫毛之末呢!只是述说公的一些事迹,用文字记载曰:

  磊落光明,公以武略起家,一族都成优秀人才,永远值得人们共同称颂啊!一代美名与传家之宝俱备,雄姿高昂严肃庄重,永垂千载呀!叔之芳名已遂。

  咸丰三年癸丑(1853年)农历四月上旬

  堂侄丈生李莲瀛叩头下拜撰写叙述

  注释:(1)观念:指观瞻怀念。填川:填通“镇”。安定。(2)托跃:托同‘拓’。开荒。跃:快速。(3)经传:指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的著作。指有权威性的著作。(4)立品:培养品德。(5)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jì):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洒脱不受拘束。(6)勒者:勒,统率。诘(jié):追问责备。(7)服田:种田,从事耕作。(8)水生香业:秘密结社的宗派称号。如:山、堂、香、水等秘密组织。(9)已读雪耕曲:已同以。读雪耕曲:比喻勤学苦读躬耕乡里。曲:乡里。(10)罕儒:闻名的儒家学说信徒。(11)薛家三凤: 薛收与兄元敬、从兄德音,德行高尚,人称“薛家三凤”,又称“河东三凤”。荀氏八龙:后汉荀淑有子八人,声名并著,世称“荀氏八龙”。(12)殆有谢家之遗风:殆,这里是几乎的意思。谢家:原指晋太傅谢安家。亦常用以代称高门世族之家。(13)马公:即马快。旧时衙门里传送捷报的差役。(14)窀穸(zhūn xī):埋葬。鸠工:招集工匠。(15)添灯之兆:“灯”与“丁”同音,添灯也就是出新丁的意思。(16)期孙服侄:旧时丧家行帖用语。服:指服孝。死者的亲孙,称期服孙×××顿首,侄孙称功服孙。侄称期服侄×××泣血稽首,堂叔伯侄子称功服侄×××顿首。这里简称期孙服侄。表示正在服孝的众孙与子侄。光孚公亡于(1852年)农历十月十七日,本文成于(1853年)农历四月上旬,不足半年,仍在服丧期内,所以称期孙服侄。稽首、顿首,俱头至地;但稽首头至地停留多时,(稽,留也;故以多时解之。)顿首,头至地则举。(17)炭综殿末:炭,指笔墨。殿,评论。末:细微。(18)令器:优秀的人才。(19)咸:共同。(20)上浣:上旬。

  《清武举孝廉李公昌杰墓志》一

  武举孝廉公 子之堂叔考 得音公之子 李国志公之若孙 昆生公之令嗣 苏氏太祖妣之嫡曾也 公嘉庆甲戌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秉性刚武 赋节温大 幼而受经师事堂叔丈生号心芳 学成未售长而易业 克遵庭训操习弓马 戊戌年县试案首 癸卯科乡试经魁 两上春围未第 公昆季十人 公之兄半列胶庠 公侄多游泮水 难曰一族之光足徽一门之幸 然姑不具论也 公元配练继娶蔡生子四 长佑东次佑琼武庠生 三佑瑶早逝 四佑芬育女有五 字笄俱适望族 孙曾繁衍可以卜蠡斯矣 溯其先始分祖业地名桂花台 非有沃野千里也 非有广夏万间也 公乃得寸则尺积土成山 不数年四创新业宏恢先绪 公之垂宝乃后者 其志识大而远矣 公前于同治年间 邑中公事身任不辞 始经团练监造军火器械 未几 蓝逆剽掠窜扰铜安 公举勇以御之 斯时贼毁谈 方炽蹂躏 彼公之居室为之灰烬 而公不惜宙费 再构堂基室家 始莫其后监修试院 当与吴述堂夫子陈昌诸翁赞襄其事 近年来退归田里课读子孙 修于丁丑秋八月十日卒年六十四岁 都人士咸悼叹之 卜葬于淘池乾山巽向 与太祖妣苏氏合冢 予因记其公之颠末矣 序而复为之赞曰

  翁生平志气昂 德行事业普乡帮 宴赴鹰扬科甲北 早家声起后裔昌 名勒前书垂不朽 事登邑乘颇流光 得地牛眠卜云吉 追修华表净休祥

  堂侄佑辅沐首书并序

  光绪四戊寅年小阳月吉立

  恭读《清武举孝廉李公昌杰墓志》一

  中了武举被推选为孝悌清廉之士的昌杰公,是我们已经过世的直系堂叔。昌杰公是得音公之子、国志公的孙、永玉字昆生公才德最好的后嗣、苏氏太祖妣的亲曾孙。

  昌杰公生于嘉庆甲戌年(1.14年)二月二十一日,为人秉性刚烈勇武,天生有的气节温厚大度。自幼从师学经,拜我辈的堂叔丈生号心芳为师,学而有成还未能求得施展自己才能机会改变学业,遵照父亲的教诲,操习射箭骑马。戊戌年(1838年)县试获得一名,癸卯科(1843年)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按五经取士,分别在五经中获得会试的第一名,两次春季入围上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未中。

  公的兄弟长幼十人中,公之兄半数分布在各类学校,公的侄辈多思乐游玩于学宫前的池畔之间。很难说一个大家族的显赫,就足以标志久远的福分,能够庇荫家族的每一个支系。这类事暂且不详细讨论了。

  昌杰公元配练氏、继娶蔡氏,生有四子,长子佑东、次子佑琼为武秀才、三子佑瑶早逝、四子佑芬育有五女,成年后都出嫁望族。孙子和曾孙逐渐增多,尚可选择居处分割家产各自离去。

  回想公始分祖业于桂花台,并非有沃野千里,也无广夏万间。公竟能得一寸则长一尺,就是这样积土成山,不数年四创新业,大大地扩展了祖先留下的产业。公传留后世最宝贵东西,是他的志向节操和对事理的认识大而深远啊!公以前在同治年间,城中的公事继续担任,兼管为地方武装组织监造军火器械。不久,那个蓝的逆贼违背法度、窜通匪徒抢劫掠夺骚扰铜安,公发动地方招募的勇丁顽强抵御,此时匪徒破坏双方的约定,放火蹂躏,公的住宅化为灰烬。然而公不惜积攒资费重新构建堂舍基础与高宅大院。还曾谋划监修科举考试的考场,当时与吴述堂老师及陈昌诸老先生协助其事。晚年退归田里,进行教学活动,传授知识给子孙。就这样保持了完美的一生,于丁丑秋八月初十日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

  居于京师有士大夫操行的人,都为之感叹哀念。择吉日吉地葬于淘米池乾山巽向,与太祖母苏氏合葬高坟。为了称誉公完美的一生,因而记公前后经过的事迹。引以反复为之赞曰:

  如此令人敬佩的叔翁,平生志气非凡情绪饱满高昂,德行事业遍及家乡聚会京师,大展雄才如鹰之飞扬。科举考试虽未金榜题名,却处于前榜。早年在家乡就声名鹊起,后代子孙亦昌盛兴旺。记功文字刻在石上,永垂不朽。事迹载于地方史册,长久流芳。卜葬吉地于淘米池,仿修华表依照原样。景趣天然风光明净,寝息于此最为安祥。

  堂侄佑辅沐浴叩首书并序

  一八七八年农历十月吉立

  注释:(1)武举:指武举人,明代各省武生在省城乡试,考中的叫武举人。(2)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亦指被推选的士人。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则忠君,廉则爱民。凭州郡选举,举了孝廉,便得出身做官。(3)若孙:若,其,他的。(4)令嗣:指才德好的后嗣。(5)受经:从师学经,称受经。师事:谓拜某人为师。(6)未售:未能求得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7)案首:明清时科举考试,县、府试及院试的第一名,称为案首。(8)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9)经魁:明清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每科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即分别于五经中各取其第一名,称为经魁。(10)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11)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形状半月。(12)具论:详细讨论。(13)庠生: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14)字笄:字,允婚。笄(jī):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笄的年龄,即成年。适:旧称女子出嫁。(15)卜:选择居处。蠡(luó)《扬子·方言》参、蠡,分也。《郭注》谓分割也。斯:分开,离去。(16)团练:于正规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训练的地方武装组织,称团练。(17)方炽:放火。方通“放” 炽:烈火。(18)宙费:往古来今谓之宙。这里指巨资。(19)始莫:莫通“谟”。谟划,即谋划。(20)试院:旧时科举考试的考场。(21)夫子: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22)赞襄:协助完成。襄:成就,完成。(23)都人士:指居于京师有士大夫操行的人。(24)《说文》:冢,高坟也。(25)予:赞许,称誉。(26)鹰扬:如鹰之飞扬。比喻大展雄才。(27)科甲:汉 唐取士设甲乙丙等科,后因通称科举为“科甲”。(28)邑乘:县志,地方志。乘: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来因此用于一般的史书。(29)牛眠:即牛眠地,指卜葬的吉地。典出《晋书·周访传》:“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30)追修:谓仿照原样加以修治。

  《清武举孝廉李公昌杰墓志》二

  鼎之有名田来归矣 兹则不銘于鼎而銘于墓者 盖其事难殊而其义则同也 若及三亲翁尊大人者 楚北名流蜀四旺族 幼而奋自鸡窗 于文则鹏程路幻 壮而留心焉闾 论武则雁塔名标 居家而论法文 公有典有则 语言而诺如季布 不诞不支 接人以恭 乡里咸欣 骥尾之附处 己以让党何胜 鹊雀之欢仰 抑抑之威仪 心古貌古 邑温温之雅度 心长义长 科甲蝉联居翁之上者 半作干城 家声鹊起 居翁之下者 多游泮水 棣棣萼萼 光于前者更光于后 雍雍穆穆 让于弟者亦让于兄 此固翁之庆 洽同陔尤期 翁之承恩北阙 麟趾振振 可为翁诵矣 螽斯揖揖 不因翁传乎 而且燕翼贻谋 何惭丰水 蜚声示训 不愧燕山书称 五福添畴 翁德已居三礼 隆三豆养老 翁寿应高万千 不但亲炙于幛幄 始叹至性之肫肫 抑即遍览乎寰区 鲜不光风之岳 唯仁者静 自应优游于不死之庭 得圣之各奚 须别访乎长生之乐 尔乃箕星夜坠 空想象于丁年忽焉危宿宵 倾徙唏嘘于旦晚也 侧度琼江 谊蜀姻娅翁之佳城封固 窀穸告成 建兄嘱予以铭 因集翁之美德善行而为之铭曰 不朽有三 惟公翁合德 言法于家 功建于国 诗礼家传经书 世泽显矣 文谟承哉 武烈作述 相延科第不绝 桂馥兰芳 竹筠松节 业著创垂 训遗典则 俎豆常新 芳踪弗灭

  乙亥恩科举人姻晚东平杨士荣顿首拜撰

  光绪四戊寅小阳月堂侄佑辅俯阅校书

  恭读《清武举孝廉李公昌杰墓志》二

  豪门贵族对自己的田地,各立碑为界表明归属,不许别人侵占。这里不是题刻于豪门贵族田地的碑界,而是题刻于先人之墓。这两件事形式上难以区别,而意义相同

  若论及三亲翁尊大人,堪称楚北名流与蜀中四旺族之一。幼年奋发自书斋诵读习文,对远大的前程充满了幻想;壮而留心良剑论武,则考中武举。

  后来,在寓所招收学员,习武论法。文德武功公皆有典有则,说话一言九鼎从不食言,不说大话不支吾掩饰,待人恭敬。家乡的人普遍欣喜赞扬,追随在先辈名人之后,己让邻里没有人能胜过他,在当地知名度迅速提高

  美好轩昂的威仪,思想面貌保持古人立身的节操;小心翼翼温文尔雅,志趣远大情义深长。

  那些举士科考中,强作解事、文词繁琐满纸而居翁之上者,从此极力追求职位俸禄与邑县官署,因而家族的声名势力乘机崛起;居翁之下者,皆因不思苦读而游乐于学宫前的池畔,或悠闲于花香鸟语之间。因此,翁的光采远胜于前者更昭著于后者。

  举止从容大方端庄恭敬,谦让于弟亦礼让于兄。积善之人,必有餘庆,这确实是翁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恰同田埂上土质肥厚,庄稼长得格外茂盛,丰收自然可期。

  翁蒙受恩泽于朝廷,子孙昌盛信实仁厚,可克承翁的精神永远称颂效法。子孙成群聚绕膝下,正是因翁传承相继,而且为后嗣作好打算

  何须对那‘太过丰盛的水易兴波澜’的说法而自增叹呢!

  翁的训示远近闻名,正如朝中官员为翁的悼词所称:“备人间之五福,更添蔡氏而两两相伴。翁的德行自守天、地、人之礼,养育成就孺子,六旬而养老。翁寿应高万千,我等亲受教育熏陶于帐幕,始闻其语,叹天赋卓绝品性纯纯,自警审慎,谦逊退让,群后遍览无余啊!天地河山光风失色,唯仁者安息。自应悠闲自得于仙境,得圣地而往各行其志离我等而去何故?我们都期待着与公一道,去遍求长生之乐。不料东方青龙箕星夜坠,空缅怀,丁壮之年忽病危于深夜,短时间内低沉抽泣而亡故。”

  横渡琼江侧畔,陪伴姻娅翁的孤山之上,坟域封固墓穴告成。建兄嘱托我撰文,以称扬其先人之美而昭明后世,因而集翁之美德善行而为之铭曰:

  不朽有三,仔细思量公翁尽合。嘉言效法于家,功劳建立于国,儒家经典作为家传经书,祖先的遗泽更加发扬光大,文章谋略承前启后,武功创作传述,相延科第不绝。如桂子飘香之浓烈、幽兰芬芳之纯真、似竹之虚心而坚韧、松之骨坚而气劲。开创显著业绩,传之后世,垂世立训以朝章国典为准则,子孙祭祀常奉常新。德胜英杰,才超俊士,声播海宇,效法追踪者永世不绝。

  乙亥特别开科考试举人姻晚 东平献颂 杨士荣顿首拜撰

  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农历十月堂侄佑辅俯阅校书

  注释:(1)鼎:鼎族,豪门贵族。(2)名田:占田也。各立石碑为限,不许以私名占有自己的田地。(3)来归:归附。表明归属。(4)鸡窗:指书斋。(5)闾:剑名。《荀子·性恶篇》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6)雁塔名标:即雁塔题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7)季布:人名,汉初楚人。楚汉战争中,为项羽部将。后归汉,任河东守。很讲信用,从不食言。楚人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谚。后以“季布一诺”为重诺而不失信用之典。(8)骥尾附处:用以比喻追随先辈、名人之后。(9)闾党:犹乡里,邻里。(10)抑抑:美好,轩昂貌。(11)邑温温之雅度:小心翼翼,温文尔雅。邑,小心翼翼:整齐的样子。(12)蝉联:这里喻语言啰嗦,文词繁琐。如清 钱谦益《跋<渭南文集>》:“今人于法书名画,强作解事,蝉连满纸,必不肯单题姓名。”(13)半作干城:从此极力追求职位俸禄与城邑官署。干:追求,求取,指追求职位俸禄。城:即城邑官署。(14)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形状如半月。(15)雍雍:举止从容大方。(16)穆穆:端庄恭敬。(17)固:确实。庆:福泽。有幸的事。(18)陔尤期:陔(gāi)田埂。期:期盼,机会。(19)承恩:蒙受恩泽。北阙: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20)麟趾振振:《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后以“麟趾”作喻。比喻有仁德、有才智的贤人。亦比喻子孙昌盛。振振:信实仁厚。(21)螽斯:比喻子孙成群。螽(zhōng)昆虫。揖揖:会聚也。(22)燕翼贻谋: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23)丰水:丰盛的水,大水。这里借用了‘丰水易澜,秋风改物’的意思。(24)燕山:指燕京北京。燕山书,指朝廷官员或某部门的书信。(25)居三礼隆三豆:居,自守。三礼:天、地、人之礼。又合称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为三礼。隆三豆:隆,子孙成长。三豆:《乡饮酒义》: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添疇:疇,此处可有二解。畴偶(成对;两两相伴);田畴(田地)。(26)亲炙:亲受教育熏陶。(27)肫肫:同纯纯。形容恳诚。(28)寰区:天下,人世间。(29)抑抑:自警审慎,谦逊退让。(30)不死庭:指仙境。唐 白居易《梦仙诗》:“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31)须:等待着。别访:遍访,广求。(32)尔乃:发语词,无义。丁年,谓丁壮之年。(33)旦晚:早晚,比喻短时间内。(34)姻婭:亦作“姻亚”、“婣婭”。有婚姻关系的亲戚。杜预曰:“婿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三亲:父系的亲属,母系的亲属,妻(夫)系的亲属。(34)谊蜀:谊,这里指作伴,陪伴。蜀,指孤山。《尔雅·释山》:独者,蜀。《疏》山之孤独者名蜀。(35)佳城,墓之塋域也。窀穸(zhūnxī)墓穴。(36)文谟:文章谋略。(37)筠(yún):坚韧的竹皮。后以“竹筠”喻坚贞。(38)俎(zǔ)豆:祭祀。(39)恩科: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东平:即“东平献颂”之谓。骨肉赞美,以彰至亲。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