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1日之后(下)

  2012年12月21日之后

  地球自转着,太阳还是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冬春夏秋,花?花开,人死人生,也仿佛如旧。

  虽然,因“世界末日”、“末日审判”没有降临,一些人更加恣行无忌;

  虽然,因怪事、异事和令人无奈的事越来越多,一些人也开始了反思;

  但更多人们还是按着几已定型的惯性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出名的,想出名,出了名的,还想出更大的名;没当官的,想当官,当了官的,还想当更大的官;没有钱的,想赚钱,赚了的,还想赚更多的钱;没有房子的,想买房子,买了子的,还想买更大更多的房子;没小车的,想买小车,买了小车的,还想买更高档奢华的名车。因为人们都认为:名越大、官越大、钱越多住房豪华、小车越高档的就越成功穿戴名贵、吃住越奢侈、家财越富有、游嬉越刺激、仪节越虚糜的就越体面。为了越成功、为了越体面,为了比别人强,为了能任所欲为,人们不停地攀比着,不计后果地竞逐着,不惜血本地虚耗着,甚至不顾死活地格斗着、厮杀着……

  由于如上的形相几乎就是现在以后的众生相。人们都见怪不怪地,不但不担心因之会演化什么灾异,甚至还认为它就是现代人应有的人生追求只是会令人们始料不及的是,最有可能人类走上不归之路的,恰恰就会是如上这些业已大众化了的追求和行为。

  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久已随俗沉浮了的一些人们,想必难以理解和不愿相信上述说法,甚至难免有人会怪山人说得像天方夜谭。

  为此,山人倒真的要从《天方夜谭》,即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则故事,开始阐述:

  很久以前,有个老渔翁,虽然只是靠打鱼养活他的妻子和三个儿子,但却有一个让常人难以理解的习惯,就是每天只打四网鱼。一天,他象往常一样来到海边开始打鱼。他撒下第一网。收网时候,他发现网里连一条小鱼也没有,塞满渔网竟然只是一头死驴。沮丧之后,他清理好渔网,撒下第二网。但是,当他信心十足地把网弄到岸上一看,躺在网里的却只是一口灌满泥沙的瓦缸。渔翁不甘心,抛掉了瓦缸,清洗了鱼网,又撒下了第三网。等了较长时间,才开始收网,可收起网来一看,却全都是破骨片、碎玻璃各式各样的贝壳。老渔翁愤恨极了,忍不住哭泣着,抬头望着天空,说:“安拉啊!我每天只打四网鱼,今天我已打过三网了,可仍然没有打到一尾鱼儿。安拉啊!求您把衣食赏给我吧,这可是最后一网了。”他念叨着万能之神安拉的大名,把网撒入海中,等它落到水底好一会儿,才动手收网。可是,网就像海底连到了一起似的,无论他怎样用力,就是纹丝不动。渔翁脱下衣服,潜到水里,摸索努力了一番,终于把网从海底弄了上来。这回,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用锡块封住瓶口的胆形的黄铜瓶。望着胆瓶,渔翁喜笑颜开地自语道:“这个瓶儿拿到市上,准可以卖十个金币呢。”他抱起胆瓶摇了一摇,胆瓶很沉,里面似乎装满了东西。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个瓶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凭安拉的名义起誓,我要打开看个清楚,然后再拿到市上去卖。”他抽出身上的小刀,慢慢地取下瓶口的锡块,然后把瓶倒过来,握着瓶颈摇了几摇,以便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可却是什么东西都没有,渔翁感到非常奇怪。等了一会,瓶中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渐渐弥漫开来,随后又聚集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披头散发,青面獠牙,高大的身躯如同一座小山,杀气腾腾的魔鬼。他望着渔翁,用充满嘲弄的口气说:“你好阿,渔翁!谢谢你救了我。但是,我立刻就要杀死你。说吧,你选择怎么样的死法?”……

  故事中的老渔翁,纯朴,少贪欲,他想的只是凭自己每天打四网鱼,来养活自己和妻儿应该说,他的需求是基本的了,他的动机是最无可挑剔了,他的行为他人、对自然是最无干扰影响了,然而,他还是遇到了难以预料的失望,甚至是死亡威胁

  但老渔翁确实无辜,他没有可授人以柄的过错,没有杀人越货的心虚,没有贪得无厌的乖气,他做的只是用打鱼来维持自己的生计,因此,他不用惧怕魔鬼,他想:“我是堂堂的人类。能之神给了我人的智慧,我应该用计谋对付魔鬼,我可以用计谋和理智制服魔鬼。”于是他对魔鬼说:“当初,你是住在这个胆瓶里的?这真是奇怪极了。这个胆瓶,连你的一只手也容纳不下,更容纳不下你的一条腿,它是怎样容纳你这样庞大的身体的呢?”为了让老渔翁相信,魔鬼摇身变为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了胆瓶。等到青烟全都进入瓶中,渔翁迅速地用锡块重新封住了瓶口……

  老渔翁能脱离危险,重新掌握主动,可以说是靠了他的理智和无畏,而他的这种理智和无畏,正是来自于他的纯朴和寡欲。既然万能之神让我活在世上,自然就应该让我有活着的基本需求,而我凭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计,这是最正当的了,因此万能之神也应该庇佑我啊,我又何用怕什么魔鬼呢?无私者无惧,寡欲者智慧,不损他人者少贻累,循天道生活者久存。老渔翁因之终于得以无恙。但问题是,如果是现代的人们,也遇到开启了藏有魔鬼的胆瓶,能像老渔翁那样脱身吗?

  下面不妨把故事里的老渔翁换成一些所谓的最有现代气息的人,套以一些现代人常见观念行为,看看情景如何

  首先,按一些现代人的性情,决不会是一天只打四网鱼,而是能打几网就打几网,管它是大鱼还是小鱼,只要往自己的渔网里钻,只要今天能让自己多卖钱就行。故一些现代人不像老渔翁,其短视已让他们看到眼前的得利,而不会顾及日后有没有鱼可打,顾及别人有没有鱼可打,所以相比老渔翁,他们已多了来日无鱼可打和与别人因鱼而争斗的业因。而当第一网打上一头死驴之后,一些现代人不会沮丧,因为他们会认为死驴也是驴,况且自己每天吃的肉又何尝不是死了的动物的肉呢,故他们会认为这是神给自己的恩赐,自己不但可以大餐一顿,还可以换钱得利。而如果发现死驴的肉确实已烂得自己吃不下了,还可能会把它加工到别人认不出来或炼油卖给别人,总之,他们是不会轻易丢弃已经到手的死驴的。随后,尽管第一网就可赚到钱,他们照样还会打第二网。当发现第二网打上的是一口瓦缸,也可能还发现它还是已破损的,但还是会尽量给以修饰,把它吹成是多少万年以前的文物,反正那些文物都是不用有实用价值的,只要摆着给别人看看,让别人相信它是文物就行了,当然,这对于他们自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吹嘘美化之后,能利用它赚回自己真正想要的金子。也许是一些现代人,就如他们自认为的具有现代的商品意识吧,什么东西只要到了他们手里,首先考虑的就是能否把它变成钱。故打上第三网,如果发现里面都是破骨片、碎玻璃和各式各样的贝壳之后,他们还是要想方设法把它们制成饰品挂件纪念品,用来卖钱的。可说,一些现代人真的是有道不尽的生财心计,只是考虑的往往只是自己的牟利,而非天道、人格和他人的利益。因此,现代的一些人们,不仅只是像老渔翁,会偶然网到藏有魔鬼的胆瓶,为自己招徕危险。而是常会如负蝂,“行遇物,辄持取”,“虽困剧不止”,“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而是常会在骋嗜奔欲中结怨树敌、招灾揽祸;常会在极情纵欲中作茧自缚、积薪候燎。

  总之,现代的一些人们,会比老渔翁、会比以往的人们,遇到更多更难以预料的、自己招揽的危险,会因自作孽,而难活。当然,现代的人们,也会如老渔翁,遇到藏有魔鬼的胆瓶,只是不同的是,现代的人们得到这种胆瓶,已不再是偶然,也不再只是一个,甚至还可以说,几乎现代的每一个人手中,都有许多这样的胆瓶,而且已经、正在将要把它们打开,只是还有点不同的是,胆瓶中逃出的魔鬼,不再威吓人们,而是无声无息地升到空中,因为它们要在空中集聚,等到汇聚成人类难以抗拒的军团,然后再向人类发起总攻……

  初看如上说法,可能费解难道真的会有这样的“魔鬼”?难道自己真的会亲手去释放这类“魔鬼”,最后让自己陷入被围剿的境地?

  其实,真的要搞清山人是在说天方夜谭,还是确实是言之有故也不是难事,只要能静下心来与山人共同探讨一下,相信大家不难自省自喻。

  山人先提一个简单容易让人难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回答的问题:人类最需要的是什么?(读者不妨不看下文,先给出一个回答。)

  人类最需要的是钱、名和一官半职吗?对此,山人不想多说,只想反问一句:“没有钱、名和一官半职,人马上会死吗?”

  人类最需要的是水、食物、休息和睡觉吗?山人还是只想再问一句:“没有水、食物、休息和睡觉,人即刻就会死吗?”

  请看清楚山人提的问题是“人类最需要的是什么?”要注意其中有一个“最”字,因此这里不需要那种哲学家、说教家式的回答,而需要的是那种最最朴素的,是人类最最需要、最最离不开,离开了马上就要死的那种需要。

  人类最需要的是氧气!对,人类最需要的就是氧气!如果没有了氧气,一般的人,在十分钟之内都要死。因此,除了氧气,还有什么是人类更需要的吗?

  有人可能会说,氧气为所有生物所必需,这还需再说吗?对此,山人说,氧气倒不是所有的生物所必需的,但它却确确实实是人类所必需的。人类不是正担心着末日来临吗?如果没有了氧气,人类的末日不是在十分钟之内就要来临吗?因此,人类难道不要特别地关心一下,自己离不开的氧气是否会没有了,或者何时开始就不够自己正常呼吸了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杞人忧天,会认为地球的大气层这么大,怎么会缺少、或没有了氧气呢?

  而事实上,地球大气层中的各种成分及其含量,是始终在变化着的,特别是在早期地球不算短的一段时间内,其大气中含有的成分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氨,也有过氢、氰、硫化氢、二氧化硫和水蒸汽等,可恰恰就是没有氧气,更没有臭氧层。因而,那时候的地球,根本适合人类,以及现在的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虽然,那时地球上也有生物,不过那些都是厌氧生物,由于它们不是通过氧化食物获取养分和能量,而仅是通过分解有机物给自己提供有限的养分和能量的,因而它们的个体一般都较小,也难以像好氧生物一样可进化高级层次。故今天如果有人认为当地球上的氧气枯竭之后,希望人类也能进化到像厌氧生物一样,能通过无氧呼吸长期生存,那是很可笑的。

  可见,人类必须在有一定比例氧气的大气层里才能存活。因此,人类应该关注自己生活的大气层中的氧气的来源、含量和变化情况,人类不能了解和关心诸如下面的问题:早期地球大气成分里含有的那么多碳,以及硫,到底去了哪里?现在被人类所依赖的氧,到底来自何方?地球大气的朝向适合人类生存的那种演变,会否发生逆转,从而重新回到没有氧气和臭氧层、人类无法生存的那种状态

  关于早期地球大气中的碳去了哪里?现在大气中的氧来自何方?虽有一些不同说法,但如下的说法,不但易于理解,也能使上述两问题的答案融合为一,虽不尽全面但也不失为曾发生过的事实:

  地球诞生之后,经历几十亿年的地壳升降、火山爆发、陨星撞击、雷暴闪电、宇宙射线和强紫外线照射,经历了漫长的海水桑田、陵谷变迁、物理变化、化学反应、特异环境的激发、有机物的合成、生命的滋生和多样化,终因幸运于造化神功、际遇风云,在距今大约十几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具有光合作用本领的蓝藻类植物,能在阳光照射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截留下其中的碳元素之后再把氧气吐向天空。由于那时候地球上没有需氧生物,蓝藻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找不到消费者,得以在大气层内囤积,并形成了臭氧层,而使生物在臭氧层的遮护下,不再受远紫外辐射的侵袭,于是就有了浮游植物快速滋长,并能脱离水域,扩展到陆地,进而就有了陆地植物的尽情生长,以至使整个地球陆地都成了植物光合作用的福地。这样就有了更多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也有了更多的游离氧被放回大气中,促成了大气里的一氧化碳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被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被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氰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以致持续地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使大气中的碳元素不断减少,氧气含量不断地增多,甚至一度使大气氧含量超过三分之一

  那么,被蓝藻类植物及各类浮游植物和陆地植物截留下来的碳元素最后又去了何处呢?

  一般来说,那些远古时代的湖泊及海洋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和部分陆地植物,会把吸收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生物体需要的有机物,储存于自身体内,然后以携带有机物的身体或其种子瓜果作为生产者和第一营养级的食物进入食物链,使有机物辗转递传于生物链中的各级生物体,除其中一部分因生物体生息繁衍的需要被消耗外,均在生物体死后被分解,同泥砂和其他物质一起,被冲积到低洼的浅海或湖泊中,形成有机淤泥。这种有机淤泥被新的沉积物覆盖,造成了氧气不能自由进入的还原环境。伴随各种地质作用,伴随低洼地区的不断沉降,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有机淤泥承受的压力和温度不断地增大,同时在细菌、压力、温度和其他因素不断地作用下,处在还原环境中的有机物逐渐地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了石油天然气或可燃冰。

  而远古时代的那些繁盛的植物及由其枝叶和根茎腐化堆积而成的腐殖土,由于地壳的变动被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经过长期高温、高压的复杂碳化过程,则被转化成了黑色可燃化石——煤。

  总之,弥漫于早期地球大气中的那些过量的碳,经历上亿年时间,被具有光合作用本领的浮游植物和陆地植被,以煤、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等形式固化到了地表之下。而恰恰正是由于那些过量的碳被固化到了地表之下,大气中才能出现足够量的氧气,地球上才能出现好氧生物,出现生命大爆发,出现哺乳动物,出现人类。故可说,人类的出现和存续,正是有赖于大气中不再有那过量的含碳气体和有了那足够量的氧气。而如果现在把那些固化到地表之下的碳都重新挖掘出来,重新让它们氧化燃烧,变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之中,那么大气就要回到早期地球的那种缺氧气或无氧气的状态,显然,作为必须有足够氧气才能健康生存的人类,到那时也就不可能在地球上再健康存活。

  因此,对于人类而言,那些弥漫于早期地球大气之中的,后来被固化到地表之下的碳,就如那被禁锢在胆瓶之中的魔鬼,而内含碳元素的煤、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也无异于那禁锢魔鬼的胆瓶。

  至此,上文所说的:“现代的人们,也会如老渔翁,遇到藏有魔鬼的胆瓶,只是不同的是,现代的人们得到这种胆瓶,已不再是偶然,也不再只是一个,甚至还可以说,几乎现代的每一个人的手中,都有许多这样的胆瓶,而且已经、正在和将要把它们打开……”,应该不再费解。

  只是,人们在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及其转化而来的各种能源时,即使已经明白,自己正在打开禁锢着“魔鬼”的“胆瓶”,被自己释放出来的“魔鬼”将要集聚、将要吞噬人类赖以存活的氧气、将让人类真正面临无氧气可吸、无臭氧层可遮护的真正末日时,也将难以歇手,因为人们早已习惯了那种依赖高碳高耗的生活。

  严重的是,地球上的浮游植物和陆地植被,用了上亿年时间,以煤、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等形式固化到地层下面的碳,自工业文明起,仅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其相当部分又被释放到大气中。以致一些研究者发现并忧叹:

  如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经达到了210年来最高值;

  最近几十年人为影响下的二氧化碳变化幅度已经与过去几百年的自然变化幅度相当,而且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正在史无前例地增加;

  与史前时代相比,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已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下降甚至已超过50%;

  目前的大气含氧水平已不足以使人们维持健康的体魄,因为人们需要一个适当的氧气摄取量来保证肌体细胞、器官和整个免疫系统的充分运转。目前人们摄取的氧气水平很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退化性疾病……

  而实际情况,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其实只要看看现在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就可推知。下面作一保守的估算:从世界范围来看,现在的石油年产量已不少于35亿吨,煤炭年产量已不少于72亿吨,天然气年产量已在3万亿立方之上。如果把石油和煤都按含碳量为80%计算,全世界每年的碳产量为85.6亿吨,把它们进行完全燃烧需耗氧2.8.27亿吨,在常温和一个大气压时,约为173482.7亿立方米;另外,如果按1立方米天然气燃烧消耗2立方米氧气计算,一年开采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需耗氧在6万亿立方米之上(约78.9亿吨)。故一年开采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的碳在完全燃烧后需耗氧233482.7亿立方米(约307亿吨),如果按空气含氧量为21%计算,需耗完1.11822亿立方米,即111182.2立方公里空气内的所有氧气。若加上石油和煤中含有的氢,石油按 10% 、煤按5%计算(因为煤的含碳量是按80%计算的),约有7亿吨氢,其燃烧需耗掉56亿吨氧气。这样,一年开采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完全燃烧后需耗掉的氧气不少于360亿吨,即相当于耗完不少于13万立方公里空气内的所有氧气。

  本来,自从地球大气含氧量上升到三分之一以上,地球成了好氧生物滋长进化的天堂之后,随之出现的生命体大爆发,已使遍及地球的各种生命体的呼吸对氧气的消耗量急速增大,加之金属的氧化作用、各种物质被腐蚀、生命体死亡被分解需消耗大量的氧,以及事实上始终存在的氧气向地球外部的泄漏等各种耗氧途径,早已使地球上的氧气的产生不能抵补氧气的消耗,使地球大气的氧含量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开始减少。而当人类出现并开始了火的使用之后,人类不但烧掉了大量的氧气,而且还因为燃烧掉了大量的树木等植被,减少了氧气的制造者,使氧含量的减少加大了一个量级。但由于这种减少毕竟是相当缓慢、并经历相当漫长的岁月的,因此人类及各种好氧生命体还能通过代际更替、通过缩小形体、减缓机能等机体的自调整来缩减对氧的需求量,实现后代机体对大气氧含量减少的适应。但已不容否定的是,由于氧含量的减少历经了漫长的年月,其累积也已比较可观。因此,当工业文明开始之后,人类相继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幅开采和使用,更是加剧了早已是入不敷出的氧的消耗,而人类的毁林放牧、毁林开荒、毁林开矿、毁林建城镇等行为,使地球的森林覆盖率大幅减少;人类的生活污水、工业垃圾、农药化肥等污染物排进江河湖海,又造成大量的浮游植物死亡,使许多水域里生产氧气的生物无法继续生存。这样,很自然地形成了相当可怕的局面,就是大气层里已有的氧气,正在被加速消耗,而产自陆地植被和水域浮游植物的氧气又正在日益减少,因而不但已使地球大气含氧量降低到五分之一左右,而且还犹如一些科学家所说的“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正在每15年左右就减少0.8%”这样的速率加速递减。

  令人忧虑的是,在现今,很少有人能正视地球大气含氧量递减的严重性。一些人甚至还会通过一些简单、机械和以偏概全的演算,来说明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将用之不竭,或者说要用完它们至少还需要成千上万年。而没能看到如下的这些真相和正在快速逼近的危患:

  事实上,就是现在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其大部分还是形成于二十几亿年前的氧气爆发性增加时期。如果注意到,虽然植物在光合作用下会释放氧气,但通过固碳生成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也需要相同量的氧气。就应明白仅只有通过固碳生成的有机物被埋入地底而难以被分解,那些在固碳时释放的氧气方能真正提升大气的含氧量。故也不难理解,即使是植物,也不一定就能成为提升大气含氧量的功臣。这里再提出一种常识中还没有的说法,可能将揭示一种大家没想到的事实:就是在植物不算少的地方,人们也会感到清晨的空气特别清新,感到清晨可以吸到更多的氧气。人们都知道,植物只有在阳光照耀下才能释放氧气,但恰恰是在白天,人们感觉不到吸到了多一些的氧气,还让人们产生了补充氧气的需要,这实际上已告诉我们,白天即使有植物为近地面大气区添氧气,近地面大气区的氧气还是在减少。而夜晚,没有阳光,植物不但没有释放氧气,还需要吸掉许多氧气,那为什么反而在清晨让人们感觉到空气清新了、氧气多了呢?可能会有一些人解说这不是由于氧气多了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夜晚氧气继续减少,不管其它因素如何变化,人们都不可能会有那么好的感觉。故最合理解释就是,的的确确是白天氧气少了,而在晚上氧气增多了!现在的问题是,晚上增多的氧气从何处而来?

  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大多是来自于二十几亿年前,积存于近地面大气区之上的氧气!

  正是这些来自远古的氧气的持续补充,近地面大气区才有了不至于影响人们正常呼吸的氧气。因此,人类有必要了解这样的补充还能持续多久,我们头顶上的氧气有否人们曾认为的那么多。

  为此,有必要分清一对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就是大气含氧量和空间含氧量。所谓的大气含氧量,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氧气量与空气总量的比。而空间含氧量是指单位体积空间中含有氧气的量。如果把大气含氧量21%当作空间含氧量,用它来计算氧气总量,算得的结果自然会很多。但实际上,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尽管空气中含氧量仍可能无明显变化,但由于空间中的空气越来越少,自然氧气也会越来越少。其实人们想想连登个珠穆朗玛峰,也得背着个大大的氧气筒,那么那些高于珠穆朗玛峰的大气中,其空间含氧量还会有多少?当然,由于越往高处,空间越大,尽管空间含氧量成尖塔形结构,越往高处越小,氧气也会因空间大而有一定的量,而使来自二十几亿年前的氧气虽被透支了亿万年,仍能被人类所适应和忽视。但坐吃山空,加上近几百年来对草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超量消费,大气中实际含有的氧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加速递减,其对人类的影响也正在迅速接近人类可适应的极限。对此,尽管会有许多人以为然,甚至还会机械地引用一些数据进行计算,说明大气中存有的氧气还很可观。但实际情况却是,不但空间含氧量难以估算,而且高空中的大气含氧量也不同于近地面大气区的大气含氧量,因此,计算氧气总量,一般情况下并不现实。如果硬要做个较合理的估测,也只能说,现今大气里的氧气,对应于仍被埋在地底和固化在植被中的碳,也就是说,当仍埋着的煤、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都被挖出用完,地面上的草木都被砍光烧完时,地球大气里的氧气也就被耗完了。当然,那时的情况,我们是看不到的,因为一般的人们早会在近地大气层中的含氧量下降到七分之一前,难以继续生存。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