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竹子编结的盛物器具有哪些?

  我们的先民竹的利用,可追溯到远古。浙江吴兴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文物中,就有数百件竹器实物:竹篓、谷箩、簸箕、竹席等。“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欲分栏下苗,驰奴仍置篓”。这两句诗,分别唐代白居易宋代梅尧臣所写。“篮”与“篓”,是用竹子编结盛物器具,篮有提梁, 篓无提梁,其历史都极为久远。

  《广雅•释器》解说:“篮,筐也。”代颜师古为《急就篇》作注:“篓者,疏目之笼,亦言其楼楼然也。”周代的筐已有许多形体,当时人们以筐底区分,各有专称。《吕氏春秋•季春》记 载:“具扶曲蘧筐。”《注》说:“圆底筐谓之蘧,方底篓谓之筐。”《诗经•采苹》:“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是说,拿什么东西盛菜啊?是用方的竹 器,还是用圆的竹器?原来古代用竹子编结盛物的器具,方的叫“筐”,圆的又叫“筥”,是规矩。而今方的圆的都谓之筐,而且多为圆形民间不知为何物?古 时还称圆筐为“篚”,也不为今人所悉。还有一种装竹器,谓之“筲”,容米一斗二升。

  孔子《论语•子路》中的“斗筲 之人,何足算也”,是贬那些器量狭小,才识短浅的人,为“斗筲之人”。《尚书•旅獒》记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是说,堆筑七丈(或理解丈) 高的土山,最后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未能完,饱含惋惜之意。“篑”,是盛土器,也作“筐”解,或谓之“篑笼”。

  《诗经•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是说,有这么多的五谷,须要找一千 间仓廒()去贮藏,又要找一万辆车箱去装运。“箱”,原是指用竹制的、可藏物的、有底有盖者。又谓之“簏”。“簸箕有唇,米不跳去。”(《景德传灯录》)“簸箕”,一种手工簸扬器,用竹篾或柳条编成,颇似畚箕。

  用以簸扬谷物,清除糠秕。用草绳或竹篾编织的盛种子的器具谓之“畚”。也指用畚箕盛物,如畚拉圾。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