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定安有座"活着"的明成化古城(转载)

  海南有座"活着"的明成化古城

   中新网记者 杨旭 关向东 尹海明

   海口5月4日电 飞速发展中国如何既"发展市场经济"又"保护传统文化",正考验着城市管理者们的见识智慧。

   春日小艳阳,海南东北部的南渡江下游南岸,记者一行走进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古城──定安,海南现存唯一较为完好的县治城垣。

   临江,开建于明成化二年一六四四年的古城北门,城楼上蓬蓬勃勃爬满了苍绿的热带藤箩植物

   城墙不高,三而已;城门不阔,不到三米;门洞幽深,二十五米多。城洞内,青石板路,黑石拱壁,一黄一绿两只龙舟迭架。小城男女老少,自由自在穿行其间。不知他们是否听到过去了的五百多个端午,催促祖先们抬起龙舟,奔向大江的鼓点呢﹖

   七十二岁满腹经纶的徐荣颂老先生,抚着城砖说:这玄武岩,取自海南金鸡岭,而城砖的粘合方式,却与大明古都应天府(今南京)相同,取的是和著糯米汁、砂糖的石灰,老城至今滴水不漏。

   据《定安县志》记载,定安古城筹建于明成化二年,成化十四建成。城围五百九十三丈,高一丈四尺,城垛一千一百十二个。

   五百多年来,古城几经变迁如今尚存西北、西南两端一千余米。仅存的城垣,如定安祖先护佑后代的恩物,挡住了城外经济大潮的浮躁,百姓日子在祖荫下,在古城内舒服流淌著。

   遇一阿婆,个子不高,满脸皱纹,八十二岁,却扎著红绳小辫儿。她跟前跟后看著记者拍照,忘却了岁月,好奇如少女

   小城,从"东门街"到"西门街",长长一条古老街市,沿街铺陈着迷你版的南洋"跑马楼"。站在街头,可以想象当年临水的这街市,该是如何车水马龙。想来,小县士绅当年的追求大约就是定城有楼吧。

   如今,古街密实地织进了岁月的纹。楼,旧的,风过落种,墙头长出了树;街,老的,不过就服务整个小县子民的生老病死。

   算命铺的幌子,春风里飘著,清瘦的老先生带著圆框眼镜,静坐在一张本色的木桌后。徐老说,整个定安城人,结婚八字,生仔取名号,生意转运读书人升学,自然就会来。

   走进一个悬挂了红对联的小铺,店主吴姓先生长得很健硕,笑容却斯文。一问,原来这位四、五十岁的老高中生,逢年过花?写写联,平日帮人写写家信,就在祖上留下的宅子里过活了。

   吴先生说,闲时就"乱翻书"。看他在墙上隔出的"书架",有《邓小平文选》,有《西游记》,有《倚天屠龙记》、有《初等数学》、有《货币银行教程》,甚至还有香港时装剪裁》,果然是小镇秀才。

   "给我们写幅字吧",记者笑著说,"写个’福’字好不好﹖"

   吴先生果就裁了红纸一方,提出一管小孩拳头大的羊毫,在不知什么年代的一方砚台里饱蘸了墨,按、提、顿、收,瞬间就见一个斗大的"福"字了。

   小镇的中央,有个"东门市场",朗阔的大棚,结结实实的原木支柱和横梁,据说是定安当年最热闹的所在。如今,市场迁走了,这里成了阿婆们结伴纳凉地,放了学的孩子们也在里嬉戏。

   漫步小城,旧时的理发铺,竹篾编筐店,手工家具坊,神龛雕刻场,摆放著鲜红棺材的寿材铺,渐次展开。一纸琼剧《驸马外传》鲜红的海报,在街角墙上很是醒目……

   如是,穿过五百多年历史长河明朝古城定安,"亲密无间"的定安人先祖与后裔间,依然有滋有味地"活著",城市的管理在建设新城的同时,未让宝贵的古城被经济发展异化。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