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贾宝玉记述一段珍贵历史

  甄贾宝玉记述一段珍贵历史

  祖荣

  当今之人,大多不甚了解明末清初的段历史。维护民族大团结的前提下,不妨作一点研究,则有助于红楼梦》的理解

  在《红楼梦》第22回中有一段这样的记叙,黛玉先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见到此语,我们不难想到,世界至尊至贵的宝玉是玉玺,那是代表皇权的,是国宝!贾宝玉的宝玉上刻的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传国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者极其相似,但却有甄(真)贾(假)宝玉之别。

  在1.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之后进行了50来年血火纷飞的满汉战争,这期间中国始终有两个政权。清兵占据北京后,满蒙新贵说南明为流亡残余,不承认南明朝廷明朝的延续,算不得什么朝廷。而南明认为清朝北京政府是伪朝假府。只有降清的汉族臣将认为自己为明朝为清朝出力,都是为国家出力,南、北政府都是国家政权,自己没有错。

  而正史中却称1645年为“顺治二年”,根本有“弘光元年”,南明纪元从历史中消失了。

  对于明末清初时期,存在“南明”朝和北“清朝”俩政府的现状,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一般会称自己认可的政府为真朝廷,即真(甄)“宝玉”,称自己不认可的政府为假朝廷,即假(贾)“宝玉”。这就应了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一句重要的话:“鄙意甄、贾二字,实因古人有正统伪朝之习见而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局的变化,“假作真时真亦假”,在理论上也许难以说清,而历史是真正的哲学家,也是真正的评判者。不过,也只是应了那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古语罢了。笔者但愿人们像对待炎帝、黄帝那样,公正地评价“南明”朝和北“清朝”俩政府,不要贬低、丢失南明时代,更不能美化了的清史那样称呼南明为伪朝,即假朝廷,假(贾)“宝玉”。

  人们不要忘记,“南明”朝存在期间出现了难以计数的可歌可泣的感天动地的英雄和事迹,史可法率扬州军民抗清的拼死战斗,只是其中的典型。

  我们应该还明末清初历史一个真实只要有起码的人类良知,就不应再为世界历史上最残暴的屠夫们歌功颂德。不应再用我们祖先的滚滚人头,来表彰杀人狂的所谓光辉业绩。事实上清军的大屠杀,远远胜过后来希特勒的暴行。

  人们阅读《红楼梦》时,或许总想知道书中的主角贾宝玉,是不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人物?作者介绍说,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人都是“末世”出生之人。那么“末世”究竟处在什么朝代呢? 蔡元培老先生引导说:“《石头记》原本,必为康熙朝政治小说”。也就是这部政治小说,是康熙朝在世之人写了“末世”的事。而历史学家认为的“康乾盛世”又不可能为“末世”。看来,这个“末世”只能为明朝末期了。《红楼梦》第1回写道:“近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官兵剿捕”。从时间推算和称谓可以看出这盗贼蜂起的年代指的就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发动的农民起义。当时朝廷和士林之人都称起义者为贼寇。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载:“甲申(1644年)三月十九日之变……一黑夜六十里,抵泛湖洲朱宅,江上已盗贼蜂起”,时间交代的非常明确。

  《红楼梦》第2回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如前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明皇、宋徽宗、刘庭花?、温飞卿、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历代的人物),近日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明代人物)……”,这明代的人物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是用“近日”作为定语的,由此也可佐证作者的撰书年代在明末清初时期。

  还有一段珍贵历史,可作为“末世”是何时代的关键性佐证。《红楼梦》第72回中(贾琏)向鸳鸯道:“这两日,因老太太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几处租、地租,统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 ,这里提到了南安府。

  《红楼梦》第25回中作者写到宝玉得了一种怪病后,请来马道婆驱邪,需要点“大海灯”供奉“大光明普照菩萨”,要用多少油呢?马道婆说:“这也不拘多少,随施主愿心……南安(郡)王府里太妃,他许的愿心大,一天是四十八斤油……”。贾母道:“既这么样,(我家)就一日五斤。”

  《红楼梦》第58回写一个婆子道:“我说你们别太兴头过馀了,如今还比得你们在外头乱闹呢!这是尺寸地方儿’。”指着宝玉道:‘连我们的爷还守规矩呢’”。

  从“尺寸地方儿”几个字和点“大海灯”一天只用五斤油等两处叙述,可以看出贾府的范围不大,也比不上南安府富有。

  书中反复提到的而且比贾府富得多的南安府是谁的府第,这府第的地址又在哪里呢?

  历史上的南安府又称南安王府,位于今福建泉州南安市。明末清初时期,大名鼎鼎的郑芝龙,就是南安王府的主人

  为了便于论述本文的主题,下文着重介绍一下南安王府的主人郑芝龙及其一家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小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祖籍河南固始,福建泉州南安石井人。在欧洲文献中,则以一官闻名于世。

  郑芝龙“少落魄”,习海事。《台湾外记》说他“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跅弛放纵,渐流荡逸,较早失去父爱。17岁时,因家庭生计艰难,偕其弟芝虎、芝豹外出闯荡,终成一代枭雄。

  郑芝龙对历史有所贡献的主要标志为,他是先于荷兰人开发台湾的先驱汉人。此举为其子郑成功后来成功驱逐荷兰人,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奠定了基础

  当年泉州府同安知县,曾在写给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文书中说郑芝龙虽事劫掠,但对泉州百姓却是异常仁慈,不但不杀人,甚至救济贫苦,威望比官家还高。“所到地方但令报水(即通报官府踪迹),而未尝杀人。有彻贫者,且以钱米与之。”

  1628年(明?崇祯元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熊文灿支持下,再度招纳漳、泉灾民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并用海船将灾民运到台湾垦荒定居。在台湾历史上,郑芝龙是组织大规模移民去台的第一人

  1628年7月明廷招抚郑芝龙,郑芝龙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9月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不久官至都督同知。

  1630年(明?崇祯三年)季春,郑芝龙在晋江建置豪华的南安府,历时3年又2个月才告峻工。此后,南安成为郑芝龙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

  1633年郑芝龙在福建沿海的金门海战中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从此控制海路,收取各国船舶靠费用,一艘大船每年需缴三千两银钱。郑芝龙对已缴纳保护费给自己的商船,发给郑家的令旗;如不缴费而想经过郑芝龙所控海域的,就难逃被劫的命运。《鞑靼征服中国史 鞑靼中国史 鞑靼战纪》 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可敌国……”;“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此时,郑芝龙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与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马)六甲、柬埔寨、暹罗等地,“年进百万两银子”。“估计兵力,包涵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南岛语族、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有高达廿万的战斗人员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如果头尾相接,按每艘船长25米计,长达150华里,为世间罕见),成为华东与华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强权。”

  西班牙传教士帕莱福在他写的《鞑靼征服中国史》中说:“一官被荷兰人视为中国之王,胜过皇帝本人。”由此可见,郑芝龙当年拥有的财富之多,声望之高。

  清兵过山海关向北京逼近时,郑芝龙就立即率领战船由海上前往京城解救,只是首都陷落太快,他只好于途中待机行动。

  清兵占据北京后,明马士英、史可法、钱谦益等遗臣,拥立万历皇帝的侄儿,崇祯皇帝的堂弟福王朱由崧于1644年(甲申)5月15日在南京故宫登基为帝,年号弘光,建立了南明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统领南方9省军民抵御清兵南进。在迎奉弘光帝登基的人员中,江南郑家有两人参与,即郑鸿逵和郑彩。在晋封中郑鸿逵被封为镇江总兵官,郑彩则被赋予分管水陆舟师之职。不久,弘光皇帝又册封郑芝龙与郑鸿逵兄弟为南安伯及靖虏伯,旨令郑芝龙为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

  1645年(顺治二年)5月22日,朱由崧被清兵俘获,解赴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此后,由于清廷在江南采取残酷野蛮的高压政策,强行下达剃发令,激起各地抗清斗争蜂起。

  明唐王朱聿键由镇江总兵官郑鸿逵、户部郎中苏观生奉送入闽。1645年(清顺治二年)闰六月十七日,郑芝龙、三弟郑鸿逵(二弟郑芝虎战死)与福建巡抚张肯堂、巡按御史吴春枝、礼部尚书黄道周等人在福州,拥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候,负责南明所有军政事务,旋晋平国公,郑鸿逵(原名郑芝彪)为定西侯,旋晋定国公,四弟郑芝豹(小字莽二)封澄济伯,侄儿郑彩亦封永胜伯。8月,隆武帝诏赐,晋平国公郑芝龙加太师。“因此这个海盗树立了他的威望和地位。他现在富有而且强大,成为著名人物,受百姓的敬重……受到诸省的爱戴和尊敬”。一时间郑家官居极品,权顷朝野,郑芝龙的政治生涯达到顶峰。

  隆武政权成立后,郑芝龙将儿子郑成功(名森,字大木,又名田川七左卫门,1624年8月27诞生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川内浦千里滨的一块大石旁,1662年6月23日病逝)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非常赞赏郑成功的才华,他叹息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宠爱,隆武帝将当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将原名森改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在封建时代,这是最高荣誉。就这样,因朝廷内外都称朱为国姓,人们也就尊称郑成功为“国姓爷”了。自1646年起,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军作战,颇受隆武帝器重。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8月,清军攻克浦城、霞浦;隆武帝出奔江西,数日方至汀州。大兵奄至,从官奔散,在汀州与妃曾氏俱被清军俘虏,妃至九泷投于水,隆武帝朱聿键绝食不屈而死于福州。

  在与隆武同期,鲁王朱以海亦在绍兴称“监国”,改年号为“鲁监国元年”。后被清兵追杀逃往舟山,郑成功及时赶至,迎鲁王至福建,居金门、澎湖,继续组织抗清。1662年(康熙元年)11月,鲁王薨于金门。

  1646年(隆武二年)十一月初二日,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同广东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等在广州奉请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监国,在同月初五日正式称帝,改明年为绍武元年。十二十五日,清军伪装成明朝军队,出其不意地攻占广州。绍武帝及首辅苏观生自杀殉国。

  隆武政权之后,广西巡按郑封(郑芝龙的族人),配合两广总督丁魁楚等官员,又于1646年11月18日,拥立桂王朱由榔为帝,改元“永历”。1658年,永历政权不能利用有利形势组织抗清斗争,逃亡缅甸,后被吴三桂俘获还归昆明,于1662年4月14日以弓弦绞杀于市。

  1646年郑芝龙被清朝大学士同乡洪承畴劝说心动,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反对,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及心腹从人北上降清(西班牙传教士帕莱福写的《鞑靼征服中国史》中说郑芝龙是战败被俘),后被软禁北京。郑成功劝父郑芝龙不要北上降清没有效果,遂至庙哭庙、焚儒服,并对郑芝龙说:“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郑芝龙本以为降清之后可保家业,还能加官晋爵;不料清军征闽主帅博洛背约,不但将郑芝龙与诸子一同挟往燕京,还出兵攻打郑家的故乡闽南南安。郑成功之母田川氏当时已从日本搬至南安定居,不幸碰上此次劫难,于战乱中自缢身亡。郑成功得知母亲死后,更加坚定了抗清的决心。乃率领父亲旧部,成为南明后期中国东南沿海抗清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1655年(顺治十二年),郑芝龙被弹劾纵子叛国,乃削爵下狱,1657年(顺治十四年),原明郑将领,提督黄梧上疏,力主叛臣之家族应当逐出帝都,乃被命充军盛京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唯未果行。1660年(顺治十七年),福建巡抚佟国器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议政王大臣会议遂以“通海”罪名拟定将郑氏斩监候,后改为流徙宁古塔。所谓江南“三大案”中的“通海案”,就是指暗通“海匪”郑成功的案件。1661年(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10月,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令斩郑芝龙与及其子孙家眷11人于燕京柴市(今北京市府学胡同西口),一说宁古塔。

  1649年(清顺治六年,永历三年),郑成功觐见永历帝,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册封其为“延平郡王”。1654年(清顺治十年,永历八年)8月,永历帝敕封郑成功为延平王,郑成功谦辞不受。1655年四月(清顺治十一年,永历九年)永历帝再次下诏并赍延平王册印至厦门,郑成功乃不再推辞受封为延平王。

  1663年,韩王朱本铉自立于郧西,建元定武,后不知所终。

  1662年6月郑成功病逝,子郑经(1642~1681)嗣位,境内大治。后因沉溺于酒色于1681年病殁。和其父一样,年仅39岁。

  郑经死后,其子克臧、克塽先后继位。1683年,13岁的郑克塽投降了清朝,被封为“正黄旗海澄公”,过着实际上的软禁生活,1707年死时,年仅37岁。

  叙述了南安王郑芝龙及其家史,即可看出南安府所处的年代。上文提到的贾府欲给南安府送礼一事,对于被胡适先生指认为《红楼梦》作者的北京西山曹雪芹家,绝不可能与明末南安王郑芝龙家有超越时代的礼尚往来。当时,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后来在康熙时代由内务府派出具体负责江宁织造的曹寅(1658—1712)家,怎么能给南安府(1630——1655)送礼呢?!因为1655年南安府已改称延平王府,当时曹寅尚未出生。再者,贾琏口中说的那一次需上千两银子的礼金,曹家既沒那钱财也没那机会送。更没有后文写的8岁的曹雪芹随父亲上海船,还去那西海沿上买那些洋货奢侈品的可能性。

  再看冒辟疆家,他的父亲冒起宗,在1628年与史可法为同科进士,1639年在粤东高肇道为官,不久调任衡阳。这个时候,也是郑芝龙接受明廷招抚为总兵(相当于现今的军区司令员)的时期,江淮巨族冒家与江南首富郑家,两家间的礼尚往来是正常的。只要懂得一点历史知识的人,是不会胡说乱写的,也不会瞎猜的,特别大家名人更不能搞主观唯心主义,又是出书,又是上大讲坛,这样就搞乱了学术界,误人不浅,贻害无穷!

  不管不是名人,对于那些没有证据又经不起推敲的亊,也不要装模作样地信口开河。如近日(2014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开办的“百家讲坛”上,来自杭州的一位研究丝绸织物的先生,就讲了一件让人喷饭的事。一种连皇帝都难以穿到的“雀金呢”服(一种由天然孔雀羽绒金丝捻线,后经多道复杂工序织成的,金碧輝煌的特高档服装),曹寅家的公子哥竟可以穿。这事说得像吗?其一,靠皇家有限薪水生活的曹家,不是富豪之家,穿不起那件珍贵稀有的雀金呢服装;其二,曹家的公子不够穿那种皇帝都难穿到的服装的地位之格,若穿了应算得上犯了“大不敬”之罪的;其三,曹家即使有了这种服装,作为奴才应先献给主子,自家孩子也犯不着去摆那阔谱。

  有关“雀金呢”服的亊,《红楼梦》的作者在第52回中写到贾母见宝玉身上穿着荔支色哆罗呢的箭袖,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贾母道:“下雪呢么?”宝玉道:“天阴着,还没下呢。”贾母便命:“鸳鸯来,把昨儿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他罢。”鸳鸯答应下去,果取了一件来。宝玉看时,金翠辉煌,碧彩熌灼,又不似宝琴所披之鳬靥裘。只听贾母笑道:“这叫做‘雀金呢’”。

  谁家的公子哥有可能穿那雀金呢的顶级服装呢?不是南安王府、延平王府这样的人家,是无法如此穿着的。当年郑氏不但统治着一大块陆上地域,而且经常与海外贸易,与外国人打交道。所以《红楼梦》中写了不少洋货,像什么“汪恰洋烟”、“自鸣钟”,还有“温都里纳”。这是别的人家很少有的。只有当时日进万金、亦大盗亦大商亦大官的郑芝龙家的南安王之子孙,方可会穿、敢穿、有钱买雀金呢服装穿。为什么? 据(清)计六奇撰写的《明季南略》载:郑芝龙“坐见九卿,入不揖,出不送”,曹雪芹家谁有如此的“派头”?!

  南明真实存在四次接驾皇帝

  《红楼梦》中写了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事,已见到许多解说。笔者想,作为明朝出生的《红楼梦》的原创者,应该讲明朝的太祖朱元璋的亊,如讲宋太祖或其他什么太祖的事,觉得不那么合符情理。讲朱元璋当年成为中国霸主后,南巡金陵而选为首都,离开首建之都凤阳是明智之举。舜帝最终在家乡南方的湖南苍梧即九嶷山中,朱元璋死后也葬在家乡南方的紫金山中。

  《红楼梦》第16回中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难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

  此段文字表明,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发生在赵嬷嬷才记事的那时候,按当时凤姐说的话意为二三十年前的事。并不是二三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时候的事。如此,那只有是1644年5月15日在金陵建立的南明第一个政权的事,这弘光政权的皇帝福王朱由崧确实在崇祯政权败亡后南巡南京而建都,朱由崧又是崇祯皇帝的兄弟,也可称得上南明的“太祖皇帝”。在当时中原人民的心目中,迎接弘光皇帝登基就是接驾。由新皇帝领导抗清,确是大众期盼的大事。《红楼梦》作者说这个“太祖皇帝”的巡游是“仿舜巡”,不是从北京出发巡视江南的“南巡”,只是一种特指。“舜巡”是巡视五岳,方位是四面八方。弘光皇帝“仿舜巡”也不独是“南巡”一个方向。“舜帝”死在巡视途中,弘光皇帝也是巡视未毕身先死。所以《红楼梦》作者说这个“太祖皇帝”“仿舜巡”,并非歌颂他像尧舜一样英明,而是隐指他在巡游中纸迷金醉亡国而死。

  在弘光皇帝死后,又出现了隆武、绍武、永历三位皇帝领导抗清,仍然受到中原人民的热烈欢迎分别迎奉登位,又是三次接驾,鲁王“监国”、韩王朱本铉自立于郧西,建元定武等政权尚不计算在内。

  俗话说四季,春为首;万民,帝为头。因而有古人将皇帝喻为春,就出现了《红楼梦》中的元春(弘光帝)和三春(隆武帝、绍武帝、永历帝)。而在元春之后,则形成三春争輝的形势,最后结局是抗清失败,复明无望,明朝遗民产生了“原应叹惜”的惋惜心情,故作者在撰写《红楼梦》时,拟就贾家4位姑娘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按照南明政权建立的顺序,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在《红楼梦》中的代称如下

  第一次,1644年甲申年5月15日,福王朱由崧政权建立,建元弘光(元春)。

  第二次,1645年6月29日,唐王朱聿键政权建立,建元隆武(迎春)。

  第三次,1645年8月12日,鲁王朱以海建立鲁监国政权(未称皇帝)。

  第四次,1646年 11月2日,唐王朱聿鐭政权建立,建元绍武(探春)。

  第五次,1646年11月18(20)日,桂王朱由榔政权建立,建元永历(惜春)。

  第六次,1663年,韩王朱本铉自立于郧西,建元定武,影响不大,后不知所终。

  大明崇祯朝在北京消失后,出现了6次帝王南巡,其中称帝且影响大的为4位。也就是说朱明王朝的臣民前后迎驾了4位南明皇帝登基,领导中原民众抗清近20年(1644—1663),这是磨灭不了的历史。作为明遗民的《红楼梦》原创者,自然会把南明真实存在四次接驾皇帝,作为关键内容写进书中。若要说明哪一家单独接驾四次,则为江南郑芝龙家莫属,上节文章中已详述。

  再说那“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的事,却是甄(郑)府的事,那时郑芝龙的侄儿郑彩被皇帝赋予分管水陆舟师之职,“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的事在他的职责范围。与曹寅家又撘不上边。

  《红楼梦》第16回接着上文后写道:咱们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庚辰本《石头记》侧批:又要瞒人),把银子都花的像淌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忙接道: “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赵嬷嬷(妈妈)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庚辰本《石头记》侧批:应前“葫芦案”。笔者注:清初“江南三大案”即“通海案”—通海上郑成功案、“奏销案”“哭庙案”统称为“葫芦案”。所谓“葫芦”,含有“胡虏”的暗示。)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甲戌侧批: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庚辰本《石头记》侧批:点正题正文。)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庚辰本《石头记》侧批:极力一写,非夸也,可想而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庚辰本《石头记》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甲戌本《石头记》侧批:是不忘本之言。)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甲戌本《石头记》侧批:最要紧语。人苦不自知。能作是语者吾未尝见。)

  与上段内容完全吻合的是,历史上朱明王朝的臣民前后迎驾了4位南明皇帝登基,作为以郑芝龙、郑成功为代表的江南郑(谐音甄)家都有要人参与了这4次接驾活动。而在南明王朝存续近20年的最后几年内,郑家不仅多次恭敬地接驾皇帝,即使在皇帝未到场的情况下,也将皇帝的钦差大臣以高规格相待。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因为永历帝和郑成功势力相隔遥远,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

  郑家多次接驾还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礼仪,並且流传下来当地已把接驾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而且活动常变常新。如2011年,福?南安市就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迎舜帝活动(见附图)。

  (这是2011年10月9日宁远新闻网发布的消息上午7时30分,历经约20个小时长途跋涉,舜帝金身銮驾从湖南九嶷山巡境福建至第一站——泉州南安市石井镇苏内村。)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