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

  第四花? 传统酿酒业

  一、丰润浭酒

  丰润盛产的名产浭酒,以浭水酿造而得名。浭酒原厂是丰润左家坞酒厂,现在的生产企业唐山浭酒酒业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山市丰润区浭酒西大街。

  据说此酒原来叫“京东烧锅”,起源于明代,明代《丰润县志》中即有“浭水酿酒甚佳”的记载。清光绪十六版《丰润县志》明确记载:“浭酒以还乡河水酿之,所独异者在不药不煮,即以所漉生酒贮于瓮,初则淡而有风致,窨久则香郁味醰,不觉使人自醉。”浭酒还是朝廷进贡的“贡酒”之一明朝朱棣继位,把首都南京迁到北京,时封大明盛世。皇上为了加强官员们的和睦,立下了一个“例儿”,每当年近时节,在朝的百官及地方官,实行逐级朝拜,增进友谊,加强感情。当时有一个新上任的总督,姓王,他是清官没有财力去送礼。一次他到京东去巡视,到了丰润境内,突然闻到一种扑鼻的醇香,就问当地百姓这个醇香是什么?当地百姓讲:这是当地的烧锅酒,这种酒香气冲天,飞鸟闻香可化凤,糟粕落水,鱼食得味能成龙。这种酒还能强身键体,有病治病,无兵强身,滋阴补肾的作用。王总督听罢大喜,心想:我何不以此酒进贡朝廷,一可品我直隶佳酿,二可为皇上助兴键体强身。想到此,即刻命从人找到酒坊,买了几篓“烧锅酒”,返回京城。当时正是数九隆冬天气严寒,王总督把“烧锅酒”敬献给皇上,皇上饮完后,龙颜大悦,问道:“王爱卿,这种佳酿出自何方,产于何地?叫什么名?”王总督说道:“陛下,此酒出自京东丰润县,是用还乡河里的‘浭水’酿造而成,名曰‘烧锅酒’。”皇上当时就定名为东路烧锅”,随后便脱口说出:“江南酒香甜,东路烧锅驱寒,此酒佳酿也!”从此,“烧锅酒”改为“东路烧锅”,“ 浭水佳酿”也就成了“直隶东路贡酒”。所以,“东路烧锅”就年年向朝廷进贡,成了“贡酒”,流进了宫廷。据明朝隆庆四年《丰润县志》山川篇记载“还乡河,见精致左右,皆还乡曲而绕,水极甘美,酿酒甚佳”。清代《丰润县志•风俗》记载“六月六,造酒蘖”。“九月重阳,载酒登高,以糕馈送亲友”。可见,在明清浭酒生产销售已成规模,浭酒已进入百姓人家。

  此酒虽然在明代成为了“贡酒”,但真正盛兴还是在清代。我们国家生产的白酒几百种,但是,高官、名士给某种白酒题诗、题跋的不多。翻阅古籍,发现清代高官、名士留有饮浭酒诗多首,饮浭酒诗数量之多,重量级人物之多实属罕有。清代高官陈廷敬、曹寅、朱彝尊、韩菼、方楘如、董榕、靳荣藩、张佩伦、斌良等所作十首《饮浭酒诗》,每首都记载着有关丰润的某人某事,是丰润的文化遗产,也是丰润历史文化的闪光点。

  浭酒是历史名酒,“燕酒第一”,“色香味三绝,殆冠京东”。已为官府和百姓文化交流迎来送往、逢年过节、祭祀庆典不可缺少的佳品。据说康熙帝饮过浭酒。因为他东巡五次驻跸丰润,丰润的地方官给他献过浭酒。再因为当时饮浭酒作诗的高官、名人多是康熙身边人和亲信。据传说,康熙在设千叟宴的时候,席筵上有浭酒。千叟宴上的用酒都是礼部从全国征上名酒,当时的韩菼任礼部尚书,他是最赞美浭酒的。

  二、乐亭县孤竹国酒

  孤竹国酒手工酿造技艺发源于古孤竹国。孤竹国是我国北方最早的方国,为商周两代中原文化融合北方各民族文化,加速华夏汉民族文化形成特别冀东辽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古孤竹国的文化是我国北方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孤竹”亦作“觚竹”。“觚”即商周时用青铜做的酒器。“竹”即刻字用的竹简。孤竹国由此得名。据《逸周书•王会》记载商周时候孤竹国农业较为发达人们大量用粟来酿酒。1974年在孤竹国故都今卢龙县城南阚各庄村的滦河沿岸曾发现一处商朝晚期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和陶器。其中陶器有盆、鬲、瓶等。1975年又在孤竹国故地,今青龙县出土了一套宋代能够完成整个蒸馏过程的铜制白酒蒸馏器。这套蒸馏器迄今为止是我国能够证明蒸馏酒(即白酒)最早产生年代和最早产生地域的唯一历史文物,也就是说我国最早出现蒸馏酒(即白酒)在古孤竹国。

  孤竹国手工酿造技艺是在商周时期酿酒发展的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渐孕育而生的,经千年的创制和发展,到宋代已发展成现代意义的蒸馏酒(即白酒),特别是清朝初年,经杨氏家族总结民间酿酒技艺创制雏形,后经一代又一代酿酒技师探究、实践总结形成了独特的北方手工酿酒技艺和典型的北方民族酒文化风格,展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力,反映中国酿酒文明史的延续性。

  解放前,孤竹国酒业的前身福泉烧锅一直是一个手工作坊,以红高粱为主要原料,沿袭古法酿造。采用畜力石磨粉碎、地缸发酵、人工踩制大曲、人工蒸料、人工晾渣、人工入缸、人工装甑、人工出酒。产品以坛为包装。

  解放后,福泉烧锅酒艺得以创新和发展,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不断进行工艺改革和设备改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企业改制后,秉承福泉烧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科技,形成了清蒸混烧,人工老窖,多微多轮发酵的独特生产工艺,以中高档产品为主,形成了八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酒质清澈、透明、窖香浓郁、绵柔醇甜、回味悠长,具有低而不淡,香而不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被社会名流誉为“京东之冠”,多次获国际国内殊荣,成为历届“河北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我最喜爱河北名酒”、“河北省质量信得过产品”、孤竹国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由于我国液态发酵食用酒精大规模生产,加之现代白酒勾兑技术快速发展,新型白酒以低成本优势冲斥市场,传统酿造白酒利润越来越低,生产厂无法减少传统酿造白酒的生产量。由于传统酿造白酒成本高资金占用量大且周转慢,难以扩大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传统酿造白酒属手工操作,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一些年轻工人不愿干,更不愿学技术,孤竹国传统手工酿造技艺濒临失传

  三、 玉田老酒

  玉田老酒酿造历史悠久。据玉田县酒业简史新编《玉田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林南仓镇就有义德泉、义兴隆等烧锅酿酒。义兴隆建于1903年,由林南仓镇西会财主娄西钻及林东一家姓解的财主为股东。当时制酒大师是渠河头人,名叫王永春,人称“酒仙”。对制酒经验非常丰富,善于观察,准确掌握温度,他抓一把要蒸馏的料,就知道能出多少酒,林南仓几家烧锅都离不了他,深受敬重。娄西钻、王永春二人为有记载资料的第一代传承人。

  1947年土改时,冀东十五军分区接收了义德泉和义兴隆,改私营烧锅为国营酒业公司。传承人为十五军分区的李芬,当时任厂长,技师孙友林。1953年李芬调离工作岗位,由刘庚担任厂长职务。期间孙友林、刘明环为技师。

  玉田老酒,是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它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经科学勾兑,双轮底增香,陶瓷坛陈贮3—5年以上。产品具有无色或微黄透明,酒香浓郁,绵软甘冽,优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尾净余长,清澈透明等特点。从原料加工成酒有4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选料、粉碎、配料、蒸煮糊化、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兑、检验、包装等。吴庆丰的个人主要成就要是在生产工艺流程等环节进行了改进,先后进行了整修烧锅车间,扩建发酵池,开发不同香型、色泽产品。对产品外包装进行改进,开发出来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档次的产品。

  丰年牌玉田老酒的酿酒用粮十分讲究根据酿造的工艺特点,对主要原料,采用优中选优。尤其是对高粱、小麦、大米等均在国家优质粮食基地选择。吴庆丰对酿酒用粮的挑选、粉碎、混合都一丝不苟,各环节要求非常严格。对制曲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重要数据记录认真抽检,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酿酒的需求标准

  玉田老酒之所以名扬于世,首先是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据《玉田县志》载:明清之际,玉田境内烧锅已有数家,尤以林南仓义德泉大烧锅最为著名,所产酒质最佳。公元1903年9月29日即清光绪29年农历八月初九,林南仓义德泉大烧锅(今丰年牌玉田老酒前身)收拢县内六家烧酒作坊,豁然扯起林南仓“丰年”大烧锅酒旗,近百辆畜力酒车卖遍关里关外。林南仓作为玉田老酒的主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林南仓成了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塞,成了吞吐南北货物的水陆码头,从时就有“拉不败的平安城,填不满的林南仓”之说。

  其此,玉田老酒主要是以百年来精良的制作工艺,及酿酒过程中对大曲和水的选择,这两种物质直接决定了酒的品质。吴庆丰常听老辈人说,“水乃酒之血”“曲乃酒之骨”,水的质量直接取决于酒的质量,而曲的品质最终决定着酿出酒的品味。用他的话讲“这才是百年的老字号传承至今的奥秘。”

  吴庆丰为第五代传承人,为是玉田县林南仓镇林南仓十二村人,出生于1950年8月,早期接触玉田老酒生产工艺,1986年许义担任玉田县制酒厂厂长,杨怀仁、刘明环、刘连甲为技师。2001年,企业更名为玉田县鸿源酒业有限公司。玉田酒厂因隶属关系多次变动,经营者数次易人,在这种体制下,手工技艺一直师徒相传,涌现出来一些全面掌握酿酒技艺的高手2001年,吴庆丰接手玉田老酒企业,并从事玉田老酒的研发,致力于恢复玉田老酒传统工艺,开发适应消费者要求新一代老酒产品,吴庆丰秉承师传,对传统酿造工艺进行挖掘整理,潜心研究,先后出资500万元,进行技改扩建,整修了烧锅车间,改建了发酵池,改进了工艺流程,先后在制曲、制酒、贮存、勾兑、包装等环节上进行了改进,开发出了酱香、浓香、兼香等十多种系列产品。又聘请了包括国内知名人士和酿酒专家及原酒厂老工人,酒的质量受到了著名酿酒专家周恒刚、著名作家丛维熙等社会名流的高度评价2006年,玉田老酒被商务命名为“中华老字号”,2007年省商务厅为企业制作了整体情况宣传片,陆续在不同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同年6月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迁安贯头山酒

  迁安贯头山酒业历代传承的产品主要是采用老五甑固态泥池发酵法生产的白酒。

  最早使用这种方法的年代迁安应当是在金代。1996年7月,在迁安市城区花亭庄南发现金代古墓群,其中3座墓出土有大“千酒”瓶3个,背面刻有“李酒使”三字石砚一个,还有印章、酒壶、酒杯等文物近百件。“酒使”属地方官吏,八品,视酒类生产规模大小设立机构和官员。由此可看出当时迁安制酒业相当发达,“千酒”,《辞海》中称“千日酒”,是一种极强烈的酒,这种酒只有经过蒸馏法才能取得。1975年12月,在青龙县土门子乡出土了一件金代蒸馏器,而青龙县在清代属迁安境内,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由此可以证明,早在金代,迁安已经掌握了蒸馏酿造白酒技术。

  明清以来,迁安更是充分弘扬传统酿造白酒的方法,用老五甑固态泥池发酵法,蒸馏出“贯头山”老白干酒,当时用料主要是上好的红高粱和古井泉水,产品红遍北国,誉满京城。

  解放后,贯头山酒厂依然用传统的酿造技术,还是用优质红高梁酿造贯头山老白干酒,后来发展为二特酒、特酿酒。

  现在,贯头山酒业公司更是秉承中华民族酿酒传统,牢牢把握“地区性、民族性、代表性”的酿酒原则,把保护下来的传统工艺和悠久的酒文化历史融于酿造全过程,形成了自己的“陈年泥池老窖、老五甑固态泥池发酵、多年窖藏品质独到,纯净水调制”的酿造风格,原料由单粮改为五粮型,代表产品有贯头山牌“酒王”白酒、“至尊酒王”白酒、“新唐山酒王”白酒。

  五、丰润曹雪芹家酒

  曹雪芹家酒原厂是左家坞酒厂,现在是曹雪芹家酒酿造总公司,厂址位于唐山市丰润区城北15公里的左家坞镇左家坞村内。地处左家坞村西,丰邱(庄)公路东侧,还乡河右岸。

  左家坞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东、西、北三面山峦连绵起伏,向南为狭长平原直到县城,县城南即为广阔无垠的平原,沃野千里。还乡河从其东曲折环绕,清澈甘甜。极适宜酿酒。

  该厂历史悠久。向前可追朔到顺治、康熙年间。早在清顺治、康熙初年,丰润曹家就在现左家坞镇北凹凸村的白云岭山庄别业酿制“浭酒”。因以还乡河(古称浭水)水酿酒,便以此取名为“浭酒”。顺治、康熙时丰润曹家在白云岭山庄酿酒家用和招待亲朋好友。许多曹家好友、官员喝了浭酒,都给以很高的评价。如陈廷敬说:“离筵尝遍京东酒,浭酒淋漓最有情。”大文学家朱 尊说:“浭酒深杯饮欲尽,戒坛凉月上还迟。”“浭酒冻春碧,莱鸡蒸栗黄。”“渔阳松馓宝坻鱼,浭酒吴船味不如。”清康熙五十三年任丰润知县的淳安进士方婺如说:“以靡酿浭水为之,曰浭酒,而色香味三绝,殆冠京东。”

  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后,附近的大财主们相继到左家坞盘灶烧酒, 丰润曹家可能因为白云岭山庄交通不便,房屋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而废弃。也改在交通便利的左家坞附近垒灶重新酿酒。取名仍为“因以还乡河(古称浭水)水酿酒,便以此取名为“浭酒”。

  据光绪《丰润县志》记载:“浭酒以还乡河水酿之,所独异者在不药不煮,即以所漉,生酒贮于瓮,初则淡而风致,久则香郁味醇,不觉使人自醉。”

  抗日战争时期由成和永,成和全、隆茂居、复生元、复生兴、宝元盛等八家私营烧锅组成酒厂。1945年,左家坞8家私营烧锅厂被冀东边区政府接收,成立了冀东贸易公司酒厂。1949年,该厂交由丰润县管理,易名为丰润县左家坞酒厂。1959年左家坞白酒首次灌瓶出售,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为“浭阳牌”,酒名为“浭阳老酒”。浭阳老酒以当地产的“一把抓”红高粱为原料,以大麦、小麦、豌豆踩制的中温大曲做糖化发酵剂。从配料、拌曲到装罐、蒸馏工艺严谨。采用混蒸续渣传统的五老甑工艺酿造而成。感官品赏清香略带酱香味,醇甜柔和、饮后有余香,深受消费者欢迎。是人们馈赠亲友和宴请宾客的佳品。198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主要销往唐、秦二市、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

  该厂于1991年在左家坞村南丰邱公路道西动工扩建新厂,占地37亩,1992年投产。1993年初在丰润镇高丽铺村东动工扩建新厂,占地120亩,1993年10建成投产。后更名为“曹雪芹家酒酿造总公司”,生产“曹雪芹家酒”,成为又一个浭酒系列。

  第五节 传统风味食品

  一、蜂蜜麻糖

  唐山麻糖在明万历初年,丰润县七树庄(古称齐恕庄)已有麻糖生产。1930年,徐冠州携丰润县七村庄“广盛号”技师何锡禄来唐山,在新立街开设“新新公司”,专门生产麻糖,畅销省内外,号称“麻糖大王”。

  唐山麻糖吸取了北京著名糕点“蜜供”的浇浆方法,几经改进,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制做工艺。以精面粉、白砂糖、蜂蜜、香油、花生油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合面、擀片、清面、放片、剁片、炸制、浇浆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所制麻糖片层均匀,片薄如纸,色泽淡黄,蓬松光泽,形似花朵,美似玉雕,清香可口,松软酥脆,营养丰富。入口有甜脆绵软之感,油而不腻,利口不粘,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糕点。

  唐山麻糖是由冀东地区的排叉演变而来。当时,人们逢年过节都喜欢用糖和面、芝麻油炸的排叉作为节日食品。那时市场上的排叉有两种:一种是用糖和面,再用芝麻油炸;另一种是先用油炸,再浇上蜜汁。两种排叉各有优劣,油炸排叉硬而脆,蜜汁排叉软而皮。“广盛号”在经营过程中融合了两种排叉的做法,精心研制,并吸取了京城糕点“蜜供”的浇浆法,制作出了如今的风味名吃——蜂蜜麻糖。大概距今一百年前,糕点铺“广盛号”把这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点心投向了市场。那时市场上的排杈有两种:一种是用糖和面,再用芝麻油炸;另一种是先用油炸,再浇上蜜汁。两种排杈各有优劣,油炸排杈硬而脆,蜜汁排杈软而皮。“广盛号”在经营过程中融合了两种排杈的做法,精心研制,并吸取了京城糕点“蜜供”的浇浆法,制出了如今的风味名吃——蜂蜜麻糖。无论是唐山人外出,还是外地人来唐山观光,所买、所带之物,唐山麻糖可谓首选。

  唐山蜂蜜麻糖,以精面粉、白砂糖、蜂蜜、香油、花生油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合面、擀片、清面、放片、剁片、炸制、浇浆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片层均匀、片薄如纸、色泽淡黄、美似玉雕、清香甜脆等特点,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糕点。

  在唐山麻糖中,要属“新新”麻糖最为正宗,品质最佳。1988年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获得银奖;1999年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现在这个厂子还开发出了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低糖麻糖”。

  二、刘美烧鸡

  清朝光绪年间,在乐亭县马头营镇的李各庄村,有一户刘姓人家世代以煮“卤煮肉”为生,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衣食无忧。当家人叫刘殿富,膝下一子名唤刘俊。从小耳濡目染,年轻的刘俊跟父辈学会全套煮制熟食的手艺。刘殿富年迈之时,刘俊继承了这份家业。和父辈不同的是,他已经不满足于乡下小村那勉强糊口的清淡经营,便携妻带子从乡下小村迁往乐亭县城,落脚在城关南大街,撑开铺面,挂上铺幡,起名“刘记烧鸡铺”,专做烧鸡生意,并以此谋生。 刘俊不但头脑灵活,而且敢于创新,在继承父辈煮制熟食配方同时,潜心琢磨、根据民众喜欢的口味,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加入多种提神醒脑、健脾开胃的名贵调料,使烧制出来的烧鸡风味独特,别具一格。

  每当清晨或夜幕降临的时候,刘俊便会背上凉匣,走上街头,沿城里的大街小巷高声叫卖。一声声清脆地叫卖声便回荡在小城上空。如今年长的乐亭人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刘俊当年那带有特色的叫卖情景:“卤煮鸡哟呵……卖烧鸡仔儿哟!卖飞拉搭卤鸡……喽!”那时候叫飞拉搭鸡,鸡头、翅膀、鸡腚支椤着,既不好看,又不好摆放,买了拿着也不方便怎样才能使做出的烧鸡既好吃又好看呢?经过反复揣摩、摆弄,刘俊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白条鸡下锅前,先用刀背将两只鸡腿敲折,然后将爪子并拢塞入掏空的鸡腹,再将左翅向背部一别,将右翅从鸡脖子上的切口处穿入,从鸡嘴里穿出,然后将鸡头、鸡脖回转过来顺鸡翅的弯曲贴于鸡背的侧面,这样整形后烧鸡紧凑、饱满,看上去真好似一个丰满酣睡的裸鸡在侧卧栖息,既漂亮,又好摆放。 在当时的乐亭古城里,做熟食生意的铺子不下十几家。各家的熟食中当然都少不了烧鸡,而刘俊开的“刘记烧鸡铺”的烧鸡集色、香、味、形于一身,一时间成为人们餐桌上最受青睐的佳肴,街头上人们到处传扬,赞誉说“冀东烧鸡,当属刘美”。头脑灵活的刘俊便借题发挥,索性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美,店铺的铺幡便扯起了“刘美烧鸡”四个大字

  自此,刘美烧鸡的名字便不胫而走,传遍了京、津、唐、秦及东北各地。刘美老先生于l955年去世。如今,刘美烧鸡作为一种乐亭的特色名食被载入《乐亭县志》。

  刘美烧鸡的第二代传人叫刘金凯。1933年,刘金凯从父亲刘俊手里接过了煮制烧鸡的手艺,开始延续祖辈的家业。然而,在那战乱的年代里,人心恍惚,做生意也是整日提心吊胆,不得安宁。解放后,刘金凯认为这下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将祖传的手艺发扬光大,可是等家业做大,适逢1956年公私合营开始了,刘金凯成了县食品公司的一名职工。但当时县食品公司并不生产烧鸡,再好的手艺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为了不让祖上的这份手艺失传,刘金凯,悄悄地将祖辈传下来煮制烧鸡的陈年老汤,用两只细口瓦罐装起来,深埋在自家院子墙角下。为防止腐败,每年夏天他都要偷偷地挖出来煮上两遍。“文革”那几年,批资本主义,他更是提心吊胆,每一次煮着老汤,刘金凯的心里都很压抑,这老汤怕是派不上用场了。刘金凯退休以后,把祖上这份手艺传承给了不满18岁的刘二刚。身为刘美烧鸡的第三代传人,刘二刚深感责任重大,他一门心思扎进了烧鸡业务之中,烧制出来的烧鸡时常供不应求,售货渠道在不断扩大。

  三、赵三烧鸡

  清朝光绪年间,“赵三烧鸡”的创始人赵寿山带着家口,从河北省束鹿县逃荒流落到乐亭县。光绪25年(1901年),开始生产“赵记烧鸡”,一直经营到1931年。第二代人传承人赵恒吉继承父辈手艺,精心制做烧鸡,因恒吉先生行三,时人以赵三称之,其制作之烧鸡因此得名“赵三烧鸡”。 赵恒吉先生在制作过程中在煮鸡老汤中又加了五味中草药,使烧鸡更具特色风味,经营到1948年,将烧鸡制做技艺传给儿子赵品清。赵品清又加入五味中草药,使老汤中含有13味中药成份,烧鸡形成色、香、形、味俱佳,盛誉历久不衰。1956年公私合营,“赵记烧鸡”铺关门歇业,煮鸡老汤装罐埋入地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79年,“赵记烧鸡”恢复生产和销售。1980年,60岁的赵品清将烧鸡制做要领传给三儿子赵平恩。经过试验、品尝又陆续加入人参、灵芝、大回、草参等18味中草药,使烧鸡更赋药膳,具有食疗效果。1982年,将具备色、香、形、味、质五项全能的“赵记烧鸡”更名为“赵三烧鸡”。

  乐亭县赵三烧鸡有限公司座落在乐亭县城乐港路28号。固定资产价值1600元,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职工160名,其中管理人员和技术员30名(本科2名,高中上学历的2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5名,中职4名);企业已形成了屠宰、蒸煮、上色、烧制、消毒、质检和真空包装等现代化一条龙流水生产线,年加工能力200万只;公司在以烧鸡为主要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鲜品系列、灌制品系列、真空系列等五大系列40余种产品。

  赵三烧鸡其价值和影响有三:一是煮鸡老汤中加入了31味中草药,使之具有解毒去病、生津开胃、益气补血、强身抗老和预防癌症等功效;二是由于规范了烧鸡的形态,使其成为卧眠状,加之全鸡呈红褐色,油亮闪光,肉质软嫩,醇香不腻,能增进食欲;三是企业不断发展进步,1998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1999年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中国世纪梦》首发式指定产品、人民大会堂指定产品,荣获“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公认名牌产品”和农业部颁发的“全国乡镇企业名牌重点企业”等称号,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赵三烧鸡”畅销全县,唐秦地区也是家喻户晓,路人称道,还远销北京、天津广东、东北等地,曾出口俄罗斯。这样既传播了中华饮食文化,又满足了人们对特色风味食品的需求。赵三烧鸡发轫于清朝光绪年间。其时,河北束鹿(今辛集市)的赵雨之(1870—1942)先生,经过不断摸索、试验并参考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烧鸡的制作方法,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加工工艺,享誉冀南,是为赵三烧鸡的开山之祖。

  四、花生酥糖

  花生酥糖是唐山最知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原产地唐山市东南部大史马。同蜂蜜麻糖比起来,花生酥糖的香甜更适合用“馥郁”、“浓香”来形容。生酥糖是根据豆面酥糖沿草而成的、具有特色的产品,是采用花生米烤熟后磨粉,白糖、面粉混合均匀制成花生胥子与饴糖坯制成的酥糖。其味香甜、柔润,富有花生米的酥香。色泽金黄、长约10厘米,形似金条。入口香甜酥脆,余香沁人心脾,营养丰富,老少皆喜食用。

  花生和砂糖被能工巧匠合一体,再经过那么“一扒”,成了细长的糖卷。咬一口,瞬间就碎成千万片。好的花生酥糖是入口即溶的,绝不粘牙。花生酥糖营养美味,可谓“最健康的甜食”。

  花生酥糖丰润制作方法:

  1、制馅:将经过挑选的花生仁倒入锅内用温火慢炒,妙好( 指成色)、炒熟,搓去红皮,簸净,然后粉碎成面酱状(即花生馅),装入容器备用。应注意的是当日生产的花生馅必须当日用完,以防变质,影响酥糖的质量。

  2、化糖:用白色颗粒蔗糖兑中性水,倒入化糖锅内(同时加入一定比例麦芽糖(糖稀)),猛火急烧,熬制稀糖。温度达到155─160℃时,对半分开,一半留在温糖板上留作扒丝用,一半放在操作案板上做包馅用。

  3、扒丝:留在温糖板上的,要趁温度适宜,糖片柔软时,用干净木棒,双手操作,反复抽拉、叠合,直到抽出的糖条富有弹性和拉力,质地细腻,色泽白止。

  4、包馅:在扒丝的同时,将放在操作案板上的糖片反复揉搓,然后摊成饼状,将花生馅倒在上面然后包住。包馅后两人操作,各把一端用力拉抻、叠合,反复进行;直到掺合成一体为止,这时糖馅就做成了。需要注意的是,扒丝与包馅都要在合适的进行,工作时要求动作迅速,技术熟练,抓紧进行,否则,温度下降,糖变硬,就要开电炉加温,这样,就影响质量。

  5、抻条:将扒丝的糖条揉在一起,摊成饼状,厚度要匀,再把馅包在里面,从一端抻拉条头,用力拉出。抻拉时用力要匀,拉出的要求粗细一致,否则制出的糖块大小不一,外形不美,重量不等。将糖条截成一尺左右。唐山人爱吃甜食。在唐山特产中,花生酥糖所受欢迎程度不亚于麻糖。

  唐山花生酥糖拥有上百年的历史,与唐山蜂蜜麻糖齐名。外地人来唐山,都要买一些花生酥糖回去,或是独自品尝,或是馈赠家人、亲友。 

  五、遵化“饹馇”

  “饹馇”可以说是一样在唐山人人皆知,对外地人来说却是不知所云的一样唐山特产小吃,最早产于唐山遵化,历史上在遵化当地称之为“窦家饹馇”。

  饹馇以豆类淀粉为原料,绿豆淀粉最好。遵化教场村窦永泉家饹馇最为闻名。窦家饹馇为祖传技艺,积累几辈人之经验,所摊制的饹馇,色泽鲜艳,质地均匀,片薄坚韧。其用料也十分讲究,取上等绿豆,碾成瓣,再用清水泡四个小时,漂去豆皮,磨成豆浆,用120目箩筛除去残渣,于平底锅内软火摊成薄片。﹡

  关于“饹馇”这一名称由来有着一段颇为有趣故事。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政时期,各地要给慈禧上交贡品。当时唐山一带隶属直隶省,由于毗邻京城当地官员为了贡品一事可谓伤透了脑筋,清王朝在建东陵后,守陵人为讨得皇家的欢心,无奈之中才将遵化“饹馇”送到了御膳尽管当时御膳房每天为慈禧太后准备的饭食很是奢侈,但慈禧面对一大桌的山珍海味,端上来的菜最多只夹两口就撤下。某日慈禧用膳时,御膳房的人把一盘溜“饹馇”端到了慈禧的面前。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太后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谁知,慈禧太后还没有吃够,就说了句“搁着”吧。太监以为这是太后赐的菜名,马上下去:“老佛爷赐此菜名为‘饹馇’。”从此,饹馇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摊“饹馇”对厨师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用的豆面要和得非常的稀,也就很难掌握。同时摊“饹馇”的火候也是重中之重,火小了容易起皮,火大了又会摊煳。上等的“饹馇”薄如纸片,色泽金黄,闻上去阵阵的豆香扑鼻而来。“饹馇”的做法很多,煎炒烹炸各有特色。在唐山的大小饭店里你都能吃到醋溜、干炸、水溜等各种做法的“饹馇”。即便是在鸡鸭鱼肉“当道”的春节,“饹馇”也是唐山人家中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唐山人对“饹馇”的喜爱可见一斑。

  六、棋子烧饼

  棋子烧饼是河北唐山地区的特产,因形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用大油和香油和酥,包肉、糖、什锦、火腿等多种馅心。制成后色泽金黄,里外烤制酥透,肉馅鲜香,酥脆不腻,易于保存

  1、起源。这种烧饼缘起于丰润县城关。丰润地处京东大御路(皇帝出巡的御路)的要冲,关外和京东的人进京都要经过丰润城。这里四通八达,来往客商很多。特别是长途跋涉的客商或进京的人,一般都在丰润歇脚,因此这里的客店、饭馆云集,生意十分兴隆。相传在光绪年间,丰润城关的西大街有家旅店叫双盛号,与这家旅店毗邻的是一家叫做裕盛轩的饭店。每天住在双盛号的南来北往的客商,一般都就近在裕盛轩就餐。当年集镇间的距离很远,南来北往的客商行伍行前都要带些干粮在路上充饥。起初裕盛轩饭店备用的干粮多是馒头、大饼和缸炉烧饼。这些干粮时间越久就越干越硬,路上吃起来干巴巴的,很没有滋味。有一次,一位进京赶考的学子住在双盛号,第二天准备启程买干粮时,裕盛轩饭店的老板正在与人对弈。这位学子拿着几个缸炉烧饼,无可奈何地对正在下棋的老板说:“您的烧饼要是加进点豆沙馅,个头像这棋子一般该有多好!”老板举着棋子忙问道:“那样做有什么好处?”学子回答说:“加些豆沙馅,吃着就有滋味,个头小点,便于携带呀!”老板听了学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说:“我们试试吧,客官高中时,我用小烧饼为您祝贺!” 事后,裕盛轩饭店的老板就跟厨师商量这位顾客的意见他们觉得将缸炉烧饼做成象棋子般大小,没有问题,里面加上豆沙馅也没有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就此为止,而是为了防止在路上烧饼变干,几经试验,终于摸索出用鸡油和面的办法,做成了带有豆沙馅的棋子烧饼。这种烧饼还是用缸炉烤制,就是因为采用鸡油和面,再配以芝麻的香气,就显得外焦里嫩,酥软香甜,很受往来过客喜欢。

  2、制作方法。棋子烧饼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经过技师精挑细选,好中择优,经过近十道工序才生产出来的。烙烧饼用两个炉,一个在下面生火,另一个在上面吊着,两面同时烙。烧饼小巧,脆香。棋子烧饼的民间配方主要是精面粉、麻仁新鲜猪肉、葱、面酱,香油。棋子烧饼也属烧饼的一种,棋子烧饼的面和得很有讲究,和完面后要用大油和香油合酥,这样烤制出来的烧饼才能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棋子烧饼能包肉、糖、什锦、腊肠、火腿等多种馅心,各有不同风味。经典烹制方法:一是制馅。把肉剁成末和葱、面酱、香油等制成馅。二是制瓤。将面粉混杂待需的材料玉米面等,兑水和匀即可。三是成形。将剩余的面粉加水和成水面团,再擀成圆片,把面瓤放在水面片上,前后对折,用面杖把两侧擀平封口,再擀成长方形,切去左右毛边,横切为两块,分别卷成面卷,然后揪成小剂。四是加馅。放入肉馅,收口,用左手食指、拇指提住饼坯轻轻转动呈棋子形后,将光面撒匀麻仁,放在烤盘内。五是烘烤。将烤盘在烤箱内烤制30分钟即可食用。

  3、传承发展。20世纪的20年后期,随着采矿业的发达,唐山成为一座工业重镇,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在唐山的便谊街有个很有名气的饭店叫九美斋。饭店老板赵东富是个思想开通的经营者。当赵老板听说丰润城的棋子烧饼很受顾客喜欢时,就派一名厨师以顾客的名义去偷艺。这名厨师弄明白原委之后,就建议用上等精面制作,馅子不单纯局限于豆沙,还制作一种加猪肉馅的,并且实验出配料的比例和标准。一般是一斤精面,配四两鸡油,半斤五花肉,外粘一层芝麻。这样制作出的棋子烧饼,个如棋子,色泽金黄,外焦里嫩,层多酥脆,馅溢肉香,很快就风闻远近,成为唐山地方独有的风味美食。不仅在京津唐一带,而且在整个华北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都知道九美斋棋子烧饼的大名

  七、万里香熏鸡

  “万里香熏鸡”产地——唐山的熏鸡早在八十余年前就形成了独特风味。清光绪末年,有山东德州人张姓,根据德州扒鸡的制做特点,加以改进熏制而成有独特风昧的唐山熏鸡,深受顾客欢迎。由此会德祥、老尚记、千里香等熏鸡铺相继开业,至1946年邓润在小山新成街开设了“万里香”熏鸡铺,所制熏鸡形、色、味独具特色,远近闻名。1949年建国以后,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1956年改为公私合营酱肉店,1969年合并为国营食品店,1966年以后逐渐失去了传统风昧,1980年以后,由于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地方传统风味重薪受到重视和恢复,在已退休的老师傅邓润的指导下,重新开办了“万里香”熏鸡铺。

  其制做工艺是:选上等肉鸡,宰杀、除毛、净膛后,经胸骨落架、扭脖、盘腿,使脖、腿,身达到三平,趁鲜下锅,佐料加白芷、豆蔻、桂皮,山萘、茴香、花椒、大料、酱油、食盐等,煮沸后改用文火焖炖两小时许,捞出后用红糖熏制,达到“三透”即煮透、焖透、熏透。万里香熏鸡具有“色金红、形如龙、肉鲜嫩、味醇厚、香四溢”五大特点。畅销京津等地,建国后一直供应北京长城饭店。

  八、乐亭缸炉烧饼

  乐亭名吃之一的吊桥缸炉烧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解放以前就誉满京东。它的制作工艺独特。历史上制作缸炉烧饼,是把一口纵向割开的大水缸倒扣在一个方形平面台上,这就是所说的"缸炉"。缸炉内部形状酷似-封闭的拱形桥洞,制做时把燃烧的无烟木炭置于平面炉台上,先把拱形缸体烧热,再把烧饼倒贴在缸体上,这时的烧饼有缸体加热,下受碳火烘烤,从烧饼中烤出的猪油慢慢浸入外皮,烤熟的烧饼呈圆形,焦黄色,外焦里嫩,酥脆可口,味道香醇,别有风味。

  制作缸炉烧饼的面、馅都非常讲究。烧饼的馅是用上等的五花猪肉、加少许大葱和白菜、配上佐料;面为油酥面,包制后沾上芝麻,再贴入缸内。烤烧饼火侯最技术,火大了烧饼会烤糊了,火小了烧饼贴不住就会滑下来,因此这火候极难掌握。缸炉烧饼个头不大,吃起来香酥宜人,其工艺却异常复杂,是乐亭饮食中实实在在的一个绝活。乐亭缸炉烧饼制作工艺要掌握三功 :烧炉,所谓缸炉,即通常用的陶瓷大缸,纵1着打去少半,横卧成炉,用泥抹严,用炭火或洋槐树干枝,烧到炉成暗色,大约100℃,停火用水刷炉,将做好的烧饼逐一用手背托贴在炉壁上。因炉壁有一定热度,烧饼即粘贴上面,上煎下烤,使烧饼熟透,放出芬香气味即成。烧炉火忌暴又忌弱,暴了烧饼易糊,弱了火力不足,烧饼会加生。刷炉要看炉壁色泽,温度高处要多上水降温,低要加火增温。掌握温度无法使用温度计,全凭经验看炉色;包剂子,"6斤水面在下,4斤油面在上,在面案上撰成拟纸薄片卷起捏成162个剂子,大小要匀,再撰成园皮,从香油中捞出肉馅包后拍扁。装馅要适量,掐口处不能漏油,否则就贴不住炉壁。包好拍扁后的烧饼要在不贴炉一面蘸满炒好的芝麻,以备上炉;上烧饼,即烤功。烧饼做好,用手背一个个送卜炉壁,每炉要上80余个。个个挨紧贴匀。此时炉壁温度非常关键,温度低,烧饼贴不住掉在炭火里就成废品。温度调节要靠炉门铁帘,温度高了打开帘,温度低了关闭帘,每炉要烤两个多小时。

  乐亭的缸炉烧饼,深受当地群众和外地游人及美食家的称赞,它历史悠久,成为乐亭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小食品之一。

  九、鸿宴肘子

  唐山鸿宴饭庄的煨肘子是冀东餐饮市场上的传统菜肴,起源于上世纪初。后来由“京东名厨”王学会根据民间对猪肘子的各种做法和人们的嗜好吃法进行了综合创制,并于1937年唐山鸿宴饭庄开业时向社会推出,当时,仅仅作为一个菜肴品种来经营,于1973年收录在《唐山菜谱》中。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首届中国烹饪大师靖三元,根据餐饮消费市场的口味需求,对此菜又进行了工艺环节的改良,将最后一道工序从蒸锅取出扣碗上桌改为收汁出勺上桌。

  1990年代末,靖三元大师的弟子,中国烹饪大师、鸿宴饭庄总经理何宝良,研究现代消费者吃营养、吃健康的新饮食消费观念,对此菜的选料购进渠道、制作工艺流程等进行了较大改革,并根据现代消费者日益变化的口味追求和销量的大幅度增长而达到其量化生产。至此,经过鸿宴几代名厨的刻苦努力和烹调技艺的不断提升,“煨肘子”已成为鸿宴饭庄的品牌。1999年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评定为中国名菜,2009年在第十届国美食节上,被中国饭店协会评定为中华老字号百年名菜。

  十、韩城镇的“上细糕点”

  唐山市路北区韩城为京东古镇,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建镇,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韩城镇自古以来商业非常发达,大街上店铺鳞次栉比,且名产繁多,我市传统小吃多源于此。

  二十世纪初(清朝末年),镇上有“福德斋”、“德兴盛”等四家有名的糕点铺,其中最有名的是“上细糕点”。据曾在“德兴盛”当学徒、于2006年90高龄仙逝的老共产党员吕老先生介绍,制作上细糕点最讲究用料,必须精益求精,特别在油、面粉、糖和其它配料的选择上掺不得半点虚假。例如:用油。每年夏季,镇上各肉铺纷纷将猪挂油送至各糕点铺,开始炼油,炼好后盛入大莲花缸内贮存起来。同时,将贮存一年、两年的油用温火清炼,清炼好后,仍入缸贮存。总之,制作上细糕点所使用的大油必须贮存在三年以上,面粉、糖、配料等其它用料均要经过层层筛选

  上细糕点制作工艺令人叫绝,除技艺精湛、做工细腻之外,制作室封闭得严严实实,风雨不透。一防蚊虫入内,二防灰尘污染,三防有人偷艺。经过糕点师傅的精工细作,生产出闻名遐迩的上细糕点——“八宝南糖”,即:钟馗饼、千层饼、马蹄酥、芙蓉糕、如意饼、太史饼、云片糕和凤眼饼等八样。

  据韩城镇前辈人介绍,糕点铺最繁忙的时候,从每年入冬农历十月十五日开始,糕点师傅们日夜不停地加工制作,学徒工们则从十月十六日起始包装,一直持续两个月,一般到腊月十五日才停止生产。以后的时日便是大批销售了。尤其到镇农历腊月十八、二十三大集之日,各村小铺纷至沓来进货。南至胥各庄,东至唐山,北至丰润县城,西至玉田、宁河、宝坻的客户也络绎不绝上门取货。至于店铺里更是热闹非凡,顾客盈门。据估算,仅德兴盛一家,春节期间就售出上细糕点三万余斤。韩城上细糕点之所以有名气,除选料精做工细之外,最大的特点是口感好——一酥、二甜、三软、四香。

  十一、韩城付二村的“韩记烧饼”

  韩城付二村的“韩记烧饼”声名远扬。韩记烧饼从清朝光绪初年开始加工制作,传至清末民国初年韩全老师傅一代,方更加兴旺发达,闻名与京东。据韩家后人记述,从韩全一代始到如今已传至第四代了。韩记烧饼纯属手工制作,选料精,做工细,缸炉烤出的烧饼酥脆精细、色橙味香,即使撂上一年半载也不透油、不变质,深受人们喜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韩记烧饼二代传人韩继兴被聘请到唐山九美斋饭庄打制烧饼,技艺便传到了唐山。据韩家三代传人韩永志师傅讲,近至唐山、秦皇岛各市县,远至天津、北京、东三省,经常有顾客来选购,还曾有顾客把烧饼带到台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欢坨矿动工开发,有德国专家指导凿井。当时为专家们筹办伙食的同志每天专门订购韩记烧饼,这些外国专家品尝后,都伸出大拇指啧啧称道。

  十二、遵化明远斋点心

  遵化马兰峪街上的“明远斋”(又名刘家老铺)点心铺,建于清道光年间。它的创始人是祖籍宝坻县的刘家兄弟二人(名字不详)。因那年洪水泛滥,为了生路,托朝廷当差亲友保举,到皇宫御膳房做勤杂工。兄弟俩为了日后生计,偷学手艺,竟然装成哑巴,以免别人发觉。三年后熟练地掌握了御膳房内各种食品的制作工艺。于是辞差出宫,全家来到马兰峪,在西关租了一间房子自制自售点心。过了几年,有了盈余,又在横街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三间门面,起名“明远斋”,从此家传五、六代之久

  “明远斋”共有点七十种,较为名贵的有二、三十种,有芙蓉糕、大八件、三元饼、萨其玛、七星典子、花糕、五毒饼、龙凤饼、藏饼、破皮白、到口酥、八宝茶汤、藤萝饼等。其中萨其玛、七星典子、瓤饼、大八件等四种又居名中之首。萨其玛是满族群众尤为喜爱的食品,它以高精白面、鸡蛋、香油等为主要原料。先用鸡蛋把面和好揉匀,擀成纸一样的薄片,切成细丝,用香油炸熟后,放在案板上,趁热用熟糖浆(熟糖浆以每斤炸货三两糖、一两白蜂蜜的比列配备,用水熬熟)压平,撒上八宝果料,再切成小方块即成。它绵软而酥,到口香甜易化。瓤饼的制作方法是,把高精白面经过半发酵,每斤面加入四两猪油、四两绵白糖和适量果料,做成饼,放入烤烘熟至深黄色即成。一般以二两一块、半斤一块,或一斤、二斤一块,有时特殊需要,还可做成五斤一块的,并且有圆、方、六角八角等多种形状。也是人们称道的礼品和食品。七星典子也以高精白面为主要原料,每斤面加三两奶油、三两猪油、三两绵白糖,用少量水果汁,做成二两一块的圆饼,典子皮扎七个圆眼,由此取名七星典子,放入炉内用白木柴微火烘烧,需要慢慢工夫。同是一段时间,别的点心可烧熟三、四炉,烤七星典子一炉也烧不熟,可见费工费时。熟后表皮白净,有光泽。看似又生又硬,吃起来却柔软香甜,可口耐饥,毫无干渴之感。玉面馒首,又名玉面馒头,临蒸前把高精面粉和好,每斤面粉加入五特制米酒,蒸熟的馒首色白光泽如玉,吃时香郁喷口,软而不滋,硬而不坚,柔软而有力。它用米酒发酵,另外,与和面、用水、揉法、火候适时等各方面高超技艺的配合,是有直接关系的。

  “明远斋”点心的配料、制作方面要求极高,在选料上必须做到高、精、纯,一丝不苟,毫不迁就,有时缺精料宁可不做不卖也不凑合。制料时也相当讲究。如所用的猪油,要求就非常高。平时选购纯净猪油一、二千斤,炼好过滤去渣,放入大缸,加盖深埋下五、六尺,用土埋严,存放两年以上,临用前再熬一遍,然后放入铁桶,用绳子系入深井中冷却二至三天再用。使用这种油打的点心,油多而不透纸,装盒不外润,存放数月甚至一年,也不干不坏,什么时候吃都绵软不硬。在制作工艺上讲究精细,必须严格认真,丝毫不偷工减料,如打七星典子,和面时要上千遍地揉、轧、擀,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以致它的声望长久不衰。由于它制作精细,花样繁多的、风味独特,不仅弛名于京、津、唐一带城乡、商埠,而且深受皇族贵戚和朝中文武百官的喜爱。每年从北京来东陵办事的各级官员,临时都要买上几份明远斋点心,特别是一到皇陵祭祀的时候,产量多于平日十倍,但仍供不应求。慈禧七十大寿时,当时内务府驻马兰峪的八陵堂郎中,特将“明远斋”的师傅送进京城,为慈禧太后蒸祝寿用的“玉面馒首”,他们施展了家传技艺,博得了慈禧太后的欢喜,并给予奖赏,从此,“明远斋”的名声为之大振。附近的地方官员也都效仿,逢年过节,都要去明远斋买许多点心,或把几位点心师傅请到家中蒸“玉面馒首”,用来款待宾客,为此,宾主无不感到无限荣增。

  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明远斋”因不堪忍受日伪政权的敲诈勒索,“明远斋”被迫关闭。第七章 传统手工业

  第一节 开平双王刀

  “开平双王刀”产地——开平。位于唐山市区东北9.5公里,座落在开平区的唐山市刀具厂生产的各式厨刀,具有刃薄锋利、重量适宜、不崩不卷,做工精细、造型美观、经久耐用等特点而闻名省内外1981年被命名为省级名牌产品。其中三号厨刀在全国同行评比中名列第一。

  相传,开平厨刀生产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有个王铁匠在开平镇蹦打制厨刀为生,工艺甚精,刀具质优,买卖兴隆。到他儿子王景凤,技术更炉火纯青。打的刀具外形美观、钢口好、经久耐用,名声远扬。后来,王景凤的两个儿子分别在开平镇的南关和西关打制刀具,这就是人们称为单王刀(刀上有一个“王”字)和双王刀(刀上有“王王”字)的来由。

  1956年西关铁匠炉改为唐山市第十四铁业组;南关铁匠炉改为开平铁业组。从此,两家开始招收外姓人学徒。1958年,两个铁业组合并,改为开平刀具社,1961年,王连甲、王连生、工连壁被唐山市有关部门授予“名刀艺人”称号。l966年改称开平刀具厂,后又改称唐山市刀具厂。

  产品畅销华北、东北、西北等地。

  第二节 古冶松纹剑

  古冶铸剑师李海峰,自幼在就在父亲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长大,并从此痴爱熔炉,迷恋锻造。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李海峰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李海峰在学习传统打铁技术的基础上,还把目光盯在了铸剑上,并下决心做一名铸剑师。

  经过不断的刻苦钻研和大量的实践,不知品尝了多少次失败的痛苦,李海峰终于摸索出了铸剑的选材和火候,创造出一套独一无二的铸剑工艺,成功铸造出一把把好剑,再现了失传已久的古代松纹剑。

  李海峰制作的三尺青峰松纹剑,主要工具为折铁锻造、反复压钢、砂轮打磨、手工研磨等,薄薄的剑身多达1023层,这一千多层精钢顽铁经过一次次的对折,一次次的熔炼,一锤锤的锻打,在剑表上自然形成了一个个状如松表的图案,精光四射、美轮美奂。

  第三节 乐亭笤帚

  “乐亭笤帚”产地——乐亭。乐亭县的笤帚是传统副业产品。初时有大小两种,多用于扫地、扫炕(床)。系以当地特有的白色粘离粱穗去粒后作材料,经捆扎制成。结扎坚实,柔韧适用,形色美观。在国内外市场素负盛名。乐亭笤帚民间加工已有几百年历史。民国时期县城内就有了专营笤帚收购加工的商号“中利合”,除当地销售外,已远销长春、沈阳、上海等地。1949年解放后,这项副业又有发展,多数农户梆种有白色粘高粱,并从邻近各地也购进部分材料进行笤帚加工。因其产品选材精良、做工精细,乐亭县已发展为远近闻名的“笤帚之乡"。为适应不同需要,按重量及把柄长短,捆扎道数,其规格大小分为数种。从1961年开始出口,仅1965年出口量就达10万把左右。乐亭县所生产的大笤帚畅销韩国英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

  第四节 韩城镇“油葫芦泊苇席”

  丰润区最南端与丰南区、天津宁河县交界处,有一块状如油葫芦的湖泊,人称“油葫芦泊”。此泊距韩城镇约10公里。泊中土质肥沃,盛产芦苇。每年秋天,环泊的十几个村庄的村民们齐集泊中,收割苇子,运到家中晒干后,几乎家家户户编织苇席。那时,每逢韩城镇三、八大集,人们从四面八方背着,小车推着,车拉着席子到集市上销售。集市上设有席站,席市场长达一里有余。当时,有些东北客商为了收购席子,往往于集日前就来到韩城,或亲自搭帐篷过夜,或到旅馆住宿。集日上,他们在苇席市场上挑挑捡捡,论质收购。经席站点数、定价、付款后,这些客商便租车装运,发往东北各省。

  由于油葫芦泊的苇质好,沿泊各村和韩城镇及至新军屯镇所辖属村庄的巧手们编织的席子洁白干净、密密实实、质高价廉,引得东北客商千里迢迢纷至韩城收购。据韩城镇前辈人讲,每年秋末冬初,韩城镇销售的苇席多达六、七万片。

  第五节 丰南孙氏银器制作技艺

  金银细工技法几千年中华文化艺术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已走过3000多年的历程,其传承却是师徒口传心授,对于外行人是极为神秘的。丰南区孙立生,是孙氏银器的第三代传承人,孙立生的祖父孙广熙13岁入行,在6年的学习之后,凭借其天分与刻苦,得以拜入一位居于古冶的刘姓师傅门下,并借此机缘,习得了刘师傅祖传下来的宫廷金银器制作技艺。那时的孙广熙是业内赫赫有名的杰出匠师,孙氏银器盛极一时。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整个华北为日寇所侵占,孙广熙也在日寇的清乡扫荡中被迫关闭了自己的金银作坊,一关就是近20年。

  传统金银打制工艺源远流长,其种类大概包括:首饰、摆件、酒具,乃至于封建社会时王公贵族的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的用具及配饰。由于此项工艺在原料上的缘故,致使它更多服务于上层社会。历代权贵为了让此工艺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制定了许多如“父传子”、“兄传弟”等规定,设立了如唐宋时期的“官作”、明清时期的“造办处”等场所,对工匠进行了垄断性的保护。也正因如此,使得此工艺能够传承至今。

  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组建唐山金属工艺厂,四处延请民间手工艺人加入,这成了孙氏银器再次大展宏图的契机。孙广熙59岁那年又重新拿起了工具,走进厂房,把古老的技艺重现于新的时代。其精益求精的态度、天马行空创意在20世纪80年代为老人赢得了河北省工艺美术艺人的称号,也作为孙氏银器的精神财富由弟子们代代相传。

  孙氏银器继承了自宫廷匠师秘而不宣的祖传制作工艺。自孙广熙传至孙立生,已传承三代。其作品细微处纤毫毕现,一丝不苟,大气处则气势磅礴,有汉唐之风。

  孙立生从十几岁开始,爷爷孙广熙就有意识地教他画画,都是一些线条画,类似于草图的东西。孙立生17岁跟着爷爷到了金属工艺厂上班。爷爷对孙立生要求很严格,为了练手艺每天晚上12点前不让他睡觉,入行一晃都20多年,当年为了学手艺不知挨了爷爷多少骂,而今孙立生感激爷爷当年对自己的严苛,“这手艺马虎不得,每一锤子下去就得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爷爷的倾囊相授就没有今天的我。”多年的摸爬滚打下来,孙立生掌握了一体成型及金花银器的独特制作技法,在当今业内独树一帜。2011年,孙立生被评为唐山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同年9月,他荣获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