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园林德沛遐方 数座庙宇怀柔内外  (转载)

  一处园林德遐方 数座庙宇怀柔内外 

  ——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了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表述其理由时说到:“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型范例。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标志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实物资料”。还说明,“这样一座具有世界性突出普遍价值的艺术杰作,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才能使其得以永久传世更好发挥其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从此,这座皇家园林和周围寺庙就成为人类共同拥有和保护的世界文化财富根据世界遗产保护公约规定,这颗紫塞名珠从此将永久地远离了战火。

  夏宫肇建 陪都形成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承德市,是东经l18度和北纬4l度交汇点。建设十八世纪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也是历史上最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从清朝入关后的顺治帝算起,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四位帝王曾巡幸。康熙和乾隆时期,每年大约6个多月的时间是在承德度过。按时间折算,乾隆帝在位期间二十多年是在承德居住的。摄政王多尔兖(顺治九年十二月初九日死于承德故地喀拉城,追谥成敬义皇帝庙号成宗)、雍亲王允禛(建有承德狮子园雍王府,后继位为雍正帝改名胤禛)、智亲王绵宁(后继位为道光帝改名旻宁)、大阿哥载淳(辛酉政变后在北京登基继位为同治帝)在封任王爵时都曾随扈来承德避暑或参加秋狝(狝:古代秋天打猎)活动可以看出,入关后的十代君王的人生中,只有顺治帝、光绪帝、宣统三位帝王没有到过热河避暑。显然避暑山庄成为清王朝统治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也是处理民族事务、边疆事务和整肃军队的夏宫、基地和大本营。更加印证了“一座避暑山庄,半部清朝历史”的真实写照。

  避暑山庄作为皇朝的夏宫消暑理政,曾经是清王朝“天朝大国”的外交场所德沛遐方;曾经是民族怀柔基地而安抚内外。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从兴建到至今300多年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经历了兴盛、衰落和复兴三个阶段。  

  承德旧称热河,旧有热河上营之称,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保持了满洲社会围猎的习俗。多次出塞至此,还曾计划在此拟建避暑城。康熙北巡后,曾纵马驰跃木兰,于公元1681年在承德市双滦区滦河渡口肇建了一座喀拉河屯行宫。随后康熙帝又看到热河上营一带(即避暑山庄现址)物丰水美,天工造化,便破土成堤,肇建皇家宫苑。公元1711年康熙帝亲题“避暑山庄”,其中的“避”字在“辛”的下部多了一横,以彰显皇权贵重这种字法的应用与天下第一府山东府的富字无点同出一辙,宣扬了一种避讳和独尊的文化。中国古代,臣要避君讳,子要避父讳。这样可悲的封建礼法,在唐代时就抹杀了著名“诗鬼”李贺。因为其父名字中有一“晋”字,所以李贺一生要避讳,连“进士”都不能考取。女真人龙兴关外之前,受到辽国的奴役。在辽兴宗耶律宗真时期(景福元年即公元1031年)为了避讳,把女真民族改作“女直”,并按编册和管属种类分为“生女直和熟女直”。清代生员大考时,遇到与皇帝姓名同字之处需要减笔书写以示敬仰,若不然除消了功名还要受刑罚。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设热河厅。第二年设热河总管,统理东蒙民族事务。雍正十一年,改热河为“承德”。所以,避暑山庄又称为热河行宫或承德离宫。承德一词出于《尚书·周官》中的“六服群僻,罔不承德,归于宗周”。承德一词在金代、元代、明、清时期成为官名,曰“承德郎”,明、清时定为正六品。雍正帝所取承德有“承受德泽”之意,即雍亲王继承大统是承受父祖德泽,而非盗取。

  据康熙五十三年《溥仁寺碑文》中所载“兹热河之奥壤,乃紫塞之神皋。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可见承德自古开化尤晚,以致无名但是远古时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有历史文物表明这里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圈”。在地质考古中还发现,这里有许多生物化石,从而形成了“辽西-热河古生物化石带”。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这里曾一度成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发翔、繁衍、发展重要场所。中国历史上许多曾经辉煌而今消逝的北方民族大多曾在这里游牧、生息。这里曾经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之地,尤其荟萃了马背文明的精华,也汇集了历史上消失周时期山戎古国,春秋战国时的东胡民族,两汉时期的匈奴部落,三国时的乌桓民族,魏晋时期的鲜卑、柔然,代的靺鞨、宋元时期的八部契丹、女真民族等远去已久的历史烟尘。清代以前,承德历史上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范围。这里曾经是鲜卑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契丹民族耶律氏建立的辽国,女真民族完颜氏建立的大金国,蒙古民族孛儿只斤氏建立的元朝,女真民族爱新觉罗氏建立的后金政权的统治范围。在北魏时治所在今隆化县土城子的安州,而不是热河,所以地志上有过多记载。到了清代前期,这里划归内蒙古部落游牧,才略有“热河上营”记载的出现。康熙帝并不完全看中这里久远的游牧民族背影,而是看好它所处的“关塞要冲,季凉解暑,怀柔蒙古,避痘秋狝”的现实作用。清代著名大学张廷玉在《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恭跋》中写道:热河“至京师至近,章奏朝发夕至,综理机,与宫中无异”进一步说明了承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在历史上称作“承德”地方有两处,另外一处就是满洲龙兴关外的沈阳。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前,沈阳一直是清政权的国都,沈阳被称为盛京。康熙三年把沈阳改设为承德县。可见热河的“承德”理所当然是“都城”。避暑山庄礼成后,正门题为“丽正门”。而正丽门,曾是元朝大都城正门所镌题的名称。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称:“大都正南门口丽正,其内有千步廊,可七百步建棂星门”,可见应用于此便有陪都之意。乾隆三十六之首的“丽正门”背面镌刻有一御题诗:“岩城埤霓固金汤,跌荡门开向午阳。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所谓丽正《易经·离卦》中有“丽者离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车书是指,秦始皇时期的“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思想。从这首诗意境里可以看出,这是标志承德避暑山庄做为培都的一种文化表象。山庄宫殿区九进院落,是紫禁之制,依“十九间照”分外朝和内寝两个部分,在建筑形制上更进一步肯定了这里陪都的地位

  在《避暑山庄百韵诗序》中所记:“察民意,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习劳苦之役,惩晏安之怀”体现出建筑这种文化堡垒、政治堡垒、宗教保垒的重要意义。所以,清代皇帝才会“风尘有所不避,饮食或致不时,以是为乐”。历代君王才以“避暑秋狝”为国策,以至乾隆帝在《避暑山庄百韵诗序》中所载:“亲见皇祖高年须白,允宜颐养,尚且日理万几。暇则校射习网,阅马合围。虽天行之健,自强不息,亦圣度之恢,与时偕行也。”

  候淑玲 2013-5-10 06:03:32

  皇帝妃子们是如何避暑的?

  随着暑期到来人们越发感到天气的炎热,承德的避暑山庄既是闻名世界的避暑胜地,那么清代帝王宫妃是如何避暑的呢?

  清帝避暑方法之一:进夏宫听政

  承德避暑山庄系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兴建,亦称热河行宫。清代咸丰朝以前,诸帝喜欢在些避暑听政,及至秋季猎。山庄建筑壮丽,集庭馆楼台之胜。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18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可谓“形貌如中华成一统;名胜集全国一圆;文化融华夏五千年! ”

  清帝避暑方法之二:设置凉棚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却有大奥妙。

  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夏季日影的角度(就是今天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7°,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6°),来设计出檐的角度。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够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了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

  皇宫里的窗子、窗帘也大有文章窗户一般上边可以支起来,下边可以拆掉,这样敞开通风,室内也会比较凉快。帘子还有等级划分,最高级的是用斑竹、香妃竹编织的,饰有各种图案,等级低的是用苇箔编成的。道光帝所作《湘帘》诗有这样的形容:“一桁垂银蒜,编成翠竹箩。篆烟留细处,草色看时多。月下无影,风前动有波。湘江遗趣在,夏永静如何。”

  清帝避暑方法之三:储藏冰块备用

  冬季储藏冰块到夏季用的习惯,在中国北方由来已久。考古发现,我国在周代就有了冰窖。明清时候盛夏也会大量用冰。冰窖一般有官窖、府窖和民窖,《大清会典》中记录,清代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中的冰窖就藏冰2.5万块。

  清代宫内储存冰块的器具被称为“冰桶”、“洋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为内胎,也有用金属胎的。形制呈斗状,口大底小。盖多采用很厚的木板,两腰部都有铜环,方便搬运。有四条腿足,足下还装有托,用来防止潮湿。

  这种宫廷“冰箱”比起现在的冰箱简单得多,但是构造合理实用方便。当时的“冰箱”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冰镇和保鲜食物,因为箱体内采用铅或锡为里,能起到较好的隔热作用,而箱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

  冰桶另一个用途是降低室内的温度。箱盖上设有透气孔,因此排出的冷气还能起到“空调”的功效

  清帝避暑方法之四:天然冷饮降温

  夏季冷饮也是宫中防暑的佳品。时令的消暑水果西瓜葡萄、鸭梨等自不必多说,冰镇小食也很诱人。冷饮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桂圆洋粉、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料制成,冰镇后吃起来绝对爽口。

  乾隆对于这种冰镇小食偏爱有加,曾专门赋诗:“浮瓜沉李堆冰盘,晶光杂映琉璃丸。解衣广厦正盘礴,冷彩直射双眸寒。雪罗霜簟翩珊珊,坐中似有冰壶仙。冰壶仙人浮邱子,朝别瑶宫午至此。古人点石能成金,吾今化冰将作水。”

  宫中的御医在夏季还会开出消暑的方子,诸如香薷汤、暑汤等汤剂。

  清帝避暑方法之五:摇扇

  扇子,是最简单最实用的夏日必用之物。传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太后挟光绪帝在酷热的农历七月西安出逃,途中,又热又饥又渴,只能吃煮老玉米、煮青豆,她的贴身宫女在途中拣了一把破芭蕉扇,为慈禧扇风纳凉和驱赶蚊蝇,立下了汗马功劳。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