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忆》------红楼学术顾问邓云乡对电视剧拍摄全过程的记录(转载)

红楼梦忆------电视剧<红楼梦&gt;拍摄散记

  作 者/ 邓云乡

  字 数/ 226千字 页 码/ 331

  开 本/ 32 装 订/ 平装

  出版日期2004-01 版 印 次/ 1.1

  书 号/ Isbn 7-5434-5325-8/k·244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定价:18.00元

  本书三个部分组成:《红楼梦忆》《红楼诗草》《红楼零简》。邓云乡先生作为电视剧《红楼梦》的民俗指导参与整个拍摄过程,数年间他随剧组经过天南海北,亲历其中甘苦,往事浮跃,记忆翻涌,写下《红楼梦忆》作为纪念,也带领读者感受着红楼魅力。《红楼诗草》是先生拍摄过程中随兴吟咏的诗词部分尚未发表,书性诗心隐于其中,意兴自现。《红楼零简》是先生所写关于《红楼梦》小说和电视的文章,汇于一处奉献给读者。本文集收入云乡先生《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互相印证,必可收获至丰。

  目录

  前言---------------------------------------------------------------1~3

  红楼梦忆---------------------------------------------------------1~224

  一 惜别词----------------------------------------------------------1

  二 白发“红”缘-----------------------------------------------------3

  三 姑苏岁暮--------------------------------------------------------5

  四 十里街·葫芦庙--------------------------------------------------7

  五 开机典礼--------------------------------------------------------9

  六 记的祝愿词-----------------------------------------------------11

  七 开讲江南风俗---------------------------------------------------14

  八 课内课外-------------------------------------------------------16

  九 春风夜话-------------------------------------------------------18

  十 曹雪芹纪念馆---------------------------------------------------20

  十 一 首次小品练习--------------------------------------------------22

  十 二 小谈服装------------------------------------------------------24

  十 三 上海宝玉----------------------------------------------------26

  十 四 “红楼西席” -------------------------------------------------28

  十 五 化妆小记------------------------------------------------------30

  十 六 太平湖黛玉北上------------------------------------------------32

  十 七 黛玉的船------------------------------------------------------34

  十 八 国庆晚会------------------------------------------------------36

  十 九 “黄山情侣” -------------------------------------------------38

  二 十 “神仙洞”惊虚------------------------------------------------40

  二十一 黛玉北上诸景-------------------------------------------------42

  二十风雨故-------------------------------------------------------44

  二十三 重到苏州-----------------------------------------------------46

  二十四 香雪海落花?流水-----------------------------------------------48

  二十五 艺圃传情-----------------------------------------------------50

  二十六 景山庄-----------------------------------------------------52

  二十七 耦园落-----------------------------------------------------54

  二十八 寄畅园一日---------------------------------------------------56

  二十九 杭州采景-----------------------------------------------------58

  三 十 绮园古藤-----------------------------------------------------60

  三十一蝴蝶-----------------------------------------------------62

  三十二 滴翠亭诗-----------------------------------------------------64

  三十三 导演分身术---------------------------------------------------66

  三十四 西子湖花絮---------------------------------------------------68

  三十五 上海大观园---------------------------------------------------70

  三十六 北京有了大观园-----------------------------------------------72

  三十七 大观园建筑小谈-----------------------------------------------74

  三十八 潇湘馆秋雨---------------------------------------------------76

  三十九 “大观园”中怡红院-------------------------------------------78

  四 十 晴雯诸戏-----------------------------------------------------80

  四十一 花鸭子和仙鹤-------------------------------------------------82

  四十二 准备大场面---------------------------------------------------84

  四十三 “沁芳”识趣-------------------------------------------------86

  四十四 “后四十回”讨论会-------------------------------------------88

  四十五 翼中之行-----------------------------------------------------90

  四十六 泸成列车所见------------------------------------------------92

  四十七 二王庙现场--------------------------------------------------94

  四十八 都江堰------------------------------------------------------98

  四十九 拍摄“打醮” ------------------------------------------------99

  五 十 打醮队伍---------------------------------------------------101

  五十一 索桥情思---------------------------------------------------103

  五十二 离堆导江楼-------------------------------------------------105

  五十三 青城山“游湖”---------------------------------------------107

  五十四 祟庆古蜀州--------------------------------------------------109

  五十五 罨画池亭子-------------------------------------------------111

  五十六 罨画小桥看“厨娘” -----------------------------------------113

  五十七 片云何意傍琴台---------------------------------------------115

  五十八 草堂游罢别成都---------------------------------------------117

  五十九 上诲大观园杂记---------------------------------------------120

  六 十 平伯师与红楼电视-------------------------------------------122

  六十— 移花接木---------------------------------------------------124

  六十二 “体仁沐德”红白喜事---------------------------------------126

  六十三 秦可卿灵堂-------------------------------------------------128

  六十四 雨中谈趣---------------------------------------------------131

  六十五 青浦招待所-------------------------------------------------133

  六十六 水乡行吟---------------------------------------------------135

  六十七 梨香院内外-------------------------------------------------137

  六十八 宝玉情悟梨香院---------------------------------------------139

  六十九 淀山湖梅林-------------------------------------------------141

  七 十 诗魂梅下定情时---------------------------------------------143

  七十闲话碧波楼-------------------------------------------------145

  七十二 碧波“红楼”翰墨缘-----------------------------------------147

  七十三 夜战碧波楼-------------------------------------------------149

  七十四 三月下杨州-------------------------------------------------151

  七十五 杨州拍摄日程单---------------------------------------------154

  七十六 徐园薛蟠家-------------------------------------------------156

  七十七 薛蟠家闹剧悲剧---------------------------------------------158

  七十八 凫庄,桥影,梦痕-------------------------------------------160

  七十九 柳堤“悲喜剧”---------------------------------------------162

  八 十 妆点瘦西湖-------------------------------------------------164

  八十一 元妃登舟幸园-----------------------------------------------166

  八十二 杨州“红楼”友谊-------------------------------------------168

  八十三 何园贾政书房-----------------------------------------------170

  八十四 平山堂花圃-------------------------------------------------172

  八十五 镇江半日---------------------------------------------------174

  八十六 “瓜洲古渡”-----------------------------------------------176

  八十七 再到杭州---------------------------------------------------178

  八十八 阮公墩之晨-------------------------------------------------180

  八十九 植物园池畔石榴裙-------------------------------------------182

  九 十 设计“红香圃”---------------------------------------------184

  九十一 “仕女行乐图卷”-------------------------------------------186

  九十二 湘云醉卧“芍药圃”-----------------------------------------188

  九十三 湖山屐痕入梦痕---------------------------------------------190

  九十四 湖光夜色记友情---------------------------------------------192

  九十五 蓬莱爽约小述-----------------------------------------------195

  九十六 文字因缘---------------------------------------------------197

  九十七 决定性战役-------------------------------------------------199

  九十八 正定“荣国府”---------------------------------------------201

  九十九 宁荣街-----------------------------------------------------203

  一 百 “更道”琐话-----------------------------------------------206

  一百零一 “元妃省亲”进府-----------------------------------------2.8

  一百零二 “秦可卿之丧”出殡---------------------------------------211

  一百零三 “大场面”拍成了-----------------------------------------214

  一百零四 黛玉进府-------------------------------------------------216

  一百零五 院落及其它-----------------------------------------------218

  一百零六 古郡·古寺-----------------------------------------------220

  一百零七 别了正定-------------------------------------------------222

  前言

  1987年6月27日,我自北京十三陵天寿山饭店参加“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归来,感到十分欣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拍摄完成了,第一轮播映也即将结束了,这次学术研讨会就是为此而召开的。主办单位中国电视剧艺委会,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电影报、中国红学会。研讨会上,大家发言热烈,我听了后自然受益很多。而令我深有感触的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完成,播映后获得广大观众的观赏这件事本身,不论从红学研究还是从电视艺术的成果来说,都是值得重视的。

  我作为一个《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有幸参加了《红》剧的拍摄工作,这确实是一个很不容易获得的学习机会。曹雪芹的《红楼梦》,本是一部集中华民族文化成的书,是融中华民族艺术风格于一炉的书。作为一部小说,它的深度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可以讲是任何其它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虽然说据原作改编,编导者又力图展现原作面貌,但是真正起来又谈何容易!纵然是努力、严肃、认真地去追求结果或许也只能是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原作的精神。其中,有神似之处,有形似之处,有近似之处,自然也可能有背谬之处……总之,小说《红楼梦》和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绝不可完全一样。而其间的差异,来自历史差距生活的差距,艺术才华的差距……有许多东西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况且还有种种条件的限制,又怎么可能希望事情的结果都尽如人意呢?但毕竟它获得相当的成功,这又是使人感到十分兴奋的。

  几年来,我随《红》剧拍摄组,天南海北,亲自体味到拍摄工作中许许多多的甘苦。现在看到荧屏上展现的一幕幕“红楼”画图,当时拍摄的种种情事,便时时浮现眼前。前景历历,禁不住梦魂牵绕。在我的记忆中,在个人心灵的“荧屏”上,也有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展开;正如明末张宗子《陶庵梦忆》序言中所说:又是一番梦忆!荧屏上的画面,保存在录像带上了,记忆中的画面,又怎能让它成过眼云烟,不予保存呢?──此《红楼梦忆》之所以作矣!

  当然,这不是什么大著作,无宏论之可发,无“超前意识”之可谈,说不上宏观,也说不上微观,只是零散地记录些《红》剧拍摄的经过而已。所忆,所记,都是些拍摄过程中发生的趣闻琐事,因之又名为“散记”。在《红》剧拍摄过程中,随剧组到各处,偶然兴之所至,发起酸气来,也写了一些诗词。有随时发表了的,也有未发表的。这些诗词,不少已引用到《梦忆》诸篇短文中了。至于未引用的,觉得弃之可惜,便自选其可存者,汇成《红楼吟草》,附在这本书里,或许不曾辜负了当时的诗心!

  此外,年来各种报刊约写有关《红楼梦》和有关“红楼电视”短文的很多,在朋友们的催促下,长长短短也写了不少。因为都是零星的断篇残简,所以名之为《红楼零简》,作为本书的第三部分,统统奉献给读者,也是野人献曝之意吧!

  因此,这本小书共有三个部分;一是《红楼梦忆》,二是《红楼吟草》,三是《红梦零简》。在这部书里,当然以第一部分为主,其余皆可作为附录视之。承巴蜀书社诸同志不弃,给本书以出版的机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987年7月小暑后一日

  记于沪东水流云在轩雨窗下

  二 白发“红”缘

  “新添华发双鬓,都是为红楼”

  虽然不是好词,但我说的是实话。由1984年2月开始,在苏州角(lu)直拍序集的镜头,到1986年9月底全部完成,实足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除去演员训练班等准备工作、案头工作时间不计外),共拍万把个镜头,严寒酷暑、起早摸黑其辛勤劳累,真可以说是笔难尽述。导演王扶林同志两三年来,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头发白多了。我也明显看着他两鬓自发增多“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这不是“等闲”白了,而是为“红楼”白了。为了祖国这份伟大文学遗产──《红楼梦》的普及,为它变为更形像的电视艺术,新添几缕白发,是值得的。“白发”,是三年辛勤艺术生涯的甘苦见证,也是三年辛勤艺术生涯的欣慰收获。

  说是三年,其实还不只三年。早在1982年秋天,在上海漕河泾上海师范大学。(当时还叫上海师范学院)召开的第三届《红楼梦》学会年会上,王扶林导演就特地到我房间中找我谈话,讨论把《红楼梦》改编成电视剧、筹备拍摄等问题。屈指算来,实足也还不到年半的时间。他现在两鬓花白,而当肘却还是头发乌黑,风度翩翩呢。

  这是我和他初次见面,是红学会秘书长胡文彬兄介绍的,但他并未同来。二人初见面却都是自我介绍。当时谈到最后一致感到:把《红楼梦》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是极有意义的。但是原作的艺术界境太高,改编拍摄,条件距离太远,困难太多了。当时他还说笑话不但是个无底洞,不知要花多少,而且这个宝玉,一会儿谈诗论文,象个大人,一会猴在风姐身上,倒在王夫人怀里,象个孩子忽大忽小,似男似女,上哪里去找呢?

  在第三次红学会期间我们谈过两次,此后,一隔就将近一年半,再未见面,也无联系。1983年秋,在南京开红学会年会,扶林兄未来,只遇见编剧之一的周雷兄,告诉剧本已写好,准备开拍了。我听了很兴奋,但因同此工作无关系,只是一般的祝贺而已。其心情不过象─个一般的“红迷”,特别关心此事而已。

  我怎么会和《红楼梦》电视剧再结艺术姻缘呢?是在1984年春节前五六天,天气很冷,我正在我那六点三平方米的小屋中哈冻写稿。忽然一阵叩门声,我拉开门一看:一位不认识的、穿棉军大衣姑娘站在门前,自称是《红楼梦》电视剧组的工作人员带来了编剧周雷的亲笔,找我有事;我一看信,原来是要我去苏州“准备”一条二百年前的街道,街上布置种种摊贩……

  事情很突然,但我义不容辞。第二天下午;我和三位同志一齐赶到苏州,开始结“红”缘。

  三 姑苏岁暮

  多亏了苏州老友,画家诗人王西野兄帮助,使我能在苏州广结“红”缘,完成了剧组的任务。

  那天下午,我们匆匆赶到苏州,下榻姑苏饭店。当晚,即和西野兄研究工作,要布置十条二百多年前的姑苏小街─-《红搂梦》):中写的是:“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实际可以看出是以“七里山糖”的山塘街为背景的──都应该有一些什么摊贩,先草草作计划:什么卖桃花坞年画的呀,卖虎丘泥人的呀,支着绣床卖苏绣的呀、卖糖粥的“骆驼担”呀以及卖花、卖鸟、测宇,算命等等一下子罗列了几十种。这时离开拍不过半月左右。这些古老的摊贩,稀奇的道具,该到哪里去找呢?决定第二天邀请几位能帮忙的开个会。

  恰巧第二天是星期日,又是农历□月二十七。家家忙着准备年菜。而那天又下着大雪,事情很急,只好包了个车,冒雪挨家把客人厨房中请了来。都是熟朋友,大家一听说拍《红楼梦》电视剧,都感到很兴奋,愿意主动帮忙。

  苏州刺绣研究所主任著名画家,刺绣专家徐绍青兄,把所中珍藏的乾隆年间木版桃花坞年画和康熙,乾隆年间的绣品、帐沿,衣裙荷包等都拿了出来,并由研究所中年轻的女刺绣家来担任临时演员,届时摆摊表演。苏州博物馆领导也大力支持,拿出馆藏清代前期的虎丘泥人──俗名“落架”来参加摆摊,井由馆中的一位会捏泥人的老先生充当临时演员。这种泥人就是《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所写:“一出一出的泥人儿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不禁笑起来了。”

  这些用泥捏的人头像,加上粉彩,与真入画部颜色神情一样,身体不用泥捏,而是木架子。外穿小衣服,衣服还可以按季节更换,配上小桌子、小椅子,象生活行乐图一样。我读了几十年《红楼梦》,还是第─次见到这样的泥人小像。

  沿街叫卖赤豆糖粥、馄饨等的“骆驼担”也找到了。这种古老的竹制小贩担子在苏州街头已消失多年,这次好不容易找到一付。这种担子造型特殊,两头翘起,一头下面可放小火钵,上置锅于,保持温度,一头有小架子、小柜等,可放碗、筷、调匙等;中间竹片扁担,扛在肩上,十分轻巧。而放在地上,样子象匹骆驼,所以叫“骆驼担”。这种古老的带有江南地方色彩的吃食担子,也象北京旧时的馄饨担、杏仁茶担一样,使用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北京的是木制,而“骆驼担”则是竹竹制,更为轻巧。

  在电视播出了,看见荧屏上的“十里街”、“甄士隐”门前的摊贩,不禁想起前景,感到真象是昨天的事一样。

  四 十里街·葫芦庙

  早在我去苏州之前,剧组美工人员已经开到水乡古镇角直。经过个把月的努力,场景十里街、葫芦庙、甄士隐务一都搭出来了。剧组人员是过了春节陆续南下的。全班人马到齐,已经是灯节之后了;而且先在嘉善一所旧宅子中拍了一些甄士隐家中书房内的镜头,然后才来到角直。

  角直,这个姑苏城东南六七十里路程、金鸡湖畔的小镇,却是大大有名的。从现代来说:它是叶圣陶老先生年青时出教书的地方叶老的创造生涯,是从这里开始的,早期在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不少都是在这个幽静的小镇上写成的。当年到这里不通陆路,只有水路。要坐着脚划船,哗啦哗啦地划来。

  角直,有极著名的古刹保圣寺。庙中的罗汉据传是唐代杨会之所塑,是我国最古老的塑像,比著名的元代刘元塑,还要早二百多年。半世纪前,这著名的罗汉堂已残破不堪,罗汉像也只剩下八尊。后来叶恭绰先生倡导,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设计施工,把残破的罗汉堂,改建成为陈列馆,加了防火 、防水措施,总算将这珍贵的古文物保存下来。而更重要的是塑像本身,未加任何修补粉饰,保存着原有的神态风格。这就叫作 “整旧如旧”,是保存古文物的典范。可惜的是,不少人不懂这点道理,使不少古建筑在修缮中反而受到破坏。

  角直,如再往上追溯历史人,那就更久远,可以远溯到代。名诗人陆龟蒙的故里,斗鸭池的所在地。不过这些不必多说了,所要说的只是《红楼梦》。

  《红楼梦》一开始写的不是京城,却是苏州:

  按那石上书式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房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

  “甄”者、真也,“费”者、废也,“士隐”者、事隐也。读者可鉴,《红楼梦》是假的;而这姑苏城、阊门等等却还是真的。但在今天苏州阊门外,又如何能找到二百年前的仁清巷、葫芦庙呢?──自然这又是假的了。

  角直小街,不足一丈宽。古老的石板路,却很热闹,路顶头便是河,狭窄的小街尽头对着一座高高的小石桥,在石桥搭一个小牌楼,与上三个字,便是十里街了。街中间转进去,一条短巷, 一座古刹,便是著名的保圣寺,寺门换块用“波罗”塑料作的匾,就是葫芦庙了。妙在庙门前有座古老的石井,而且还有井亭,正好让小沙弥打水,古老的意境多么理想啊!

  “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梦》中,真真假假,谁能弄得清呢?第一、二集中有不少镜头,请观众在荧屏上细细地去观赏研究吧!

  五 开机典礼

  在角直除去拍十里街、葫芦庙、甄士隐家门前诸场景外,还拍了一场贾雨村升了县太爷,“乌帽猩袍”,坐着大轿上任一这场戏是在角在东南面河道队一座古老的大桥上拍的。机事’轿子缓缓地由桥上下来,镜头推近,现出纱帽红袍、端坐在桥中的贾雨村的上半身。贾雨村一出来作官,《红楼梦》第二回写道:

  原来西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人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大比”是在京城举行的、“会试”。春天举行。先在贡院(即国家考,场)考,取中的发一榜,再到皇宫考,分出等级。三等的泛称“进士”,分配工作。“内班”在京城各部报到,分配当差。“外班”到会省的县中作县丞(相当于县长)、教谕(如教育局的职责)、以及小县知县(全称“知某某县事”。官场中客气称呼叫“大令”。百姓称“县太爷”、“大老爷”等)。然后再升知县或大县知县。所以原文文叫“今升了本县太爷”。知县是七品官,下面还有八品、九品的小官,到“九品”为止。下面极小官吏均叫作“未入流”了。孙悟空的“弼马温”,就是“未入流”。贾雨村穿明代的官帽。乌纱帽,大红圆领,七品补子。但《红楼梦》作者预先声明他的书无朝代可考,所以不明写明代或清代官服,只写“乌帽猩袍”四字。猩是“猩猩红”。据说红色加“猩猩血”之后,可以永不掉色。

  顺便说个笑话:演贾雨村的刘宗祜同志人很高大,美工同进租地坐的那顶轿做的很结实,都是好木头,份量很重。角直中学同学作临时演员抬轿子,十分吃力。而拍摄时,一遍两遍拍不好,坐轿的“官”很舒服。而把抬轿的同学却给累坏了。现在想想,还感过意不去。

  拍这场戏时,作为整个t红楼梦》电视剧拍摄的开机典礼。总监制临风、电视剧制作中心阮若琳、副总监制胡文彬、编剧刘耕路等几位同志,都由北京赶来参机。在大桥下面,摆了一排椅子,面对拍摄现场。地方领导和大众电视等报刊的记者也都来了,看热闹的群众也很多,场面十分热闹。

  这天天气很好,但过了一天寒流来了。原想“二月春风似剪刀”,谁知江南水乡农村春天的寒冷,是十分“结棍”的。北京的客人以为南方北方暖和,换上春装,衣冠楚楚地到角直来了。而角直小地方,没有取暖设备高级旅馆i,只有江南式的客找、招待所。住在上下飕飕透着冷风的小客栈中,在北京暖气房间住惯的人,犹如置身于雪柜中,实在不了,都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了。最后闹元霄、火烧葫芦庙等大场面他们都未参加。

  角直最后大场面。直拍到午夜三点多钟才结束。完成了”《红楼梦》电视剧最早序集的拍摄任务,实际等于“练兵”。这时宝、黛、钗是谁还不知道呢。

  六 记得祝愿词

  如果用工业上的术语说《红楼梦》电视剧的拍摄,那它就是流水作业,或是多条流水线同步进行。在角直拍摄的同时,找演员的人员已在全国各处开始一一“选美”了。

  坐惯办公室,或习惯于上班、一下班三班倒的人、是很难想象影、视摄制组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的,在摄制现场中,有什么上班、下班、星期天休息等等。演员没有戏时,还可以休息、看书学习等等。而导演、摄像等工作人员,那只要一到现场,是一刻也不能分神的。需要工作几个钟头,就得全神贯注“战斗”几个钟头。一如第亿、二集中出现的闹元宵、龙灯、喷火等场面,原来资料拍得很多,那场戏几乎紧张了一个通宵。有时沉重的摄像机要扛在肩上,跟着场景转,而且还要爬高、跪下来、矮下身来……亏得摄像李耀宗同志是位棒小伙子,体力差一些是于不了这个的。说真的,这活儿真比拍电影的摄影师费力多了。

  不止此也。在奇冷、奇热、风中、雨中、泥泽中都要拍摄。如在《红》剧的《简介》中,凤姐死后被狱卒拖着尸体在雪中行走的场面,那便是在东北哈尔滨野外雪地上拍的,零下三十度。摄像机在露天工作二十分钟,便拿到房中暖一暖。一进热屋子,摄像机外壳便象雪柜中的冰室一样,立刻上一层雪白晶莹的霜。其次,读者可以想见了。由此一点,我也想起用视剧《今夜暴风雨》拍摄的艰苦程度。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是否能尝到这些滋味呢?

  角直拍摄告竣,回到苏州,小住二三日,但并没有闲着。在网师园、寒山寺,各拍了一些镜头。一、二集中,有一个甄土隐抱着小英莲摘“吊金钟”的镜头,就是在网师园拍的。

  拍完之后,又到天池山、同里等处采景,这可以叫作忙里偷闲、见缝针吧。因为这样大的戏,要找一些理想场景,不花很大的精力去采景,是不行的。不过这两处采景结果,未能找到大量理想的镜头,便匆匆而去了。只在同里一所破旧的明代古老宅子中,推开里院前小门。忽然一片红光呈现眼前,原来是一株高过屋檐、有一二百年树龄的盛开的木棉花,招展于料峭的春风中。我笑着对摄像李耀宗何志说:“这不是《红楼梦》中的场景,倒象是《聊斋》中的意境……”这一瞬间红艳艳的光华,给我留下深刻梦幻般的记忆。

  这次我送给导演王扶林兄一首《满庭芳》。词云:

  甲子逢春,红楼旧梦,先生自是情亲。一天烟雨佳节过吴门。依样葫芦景物,华灯照,疑假疑真。痴心在,东风欲舞,白发亦销魂。 涕痕。知几许,葬花翠袖,修竹一罗巾。把场面安排,妙手传神。莫负芹翁十载,谁记得,黄叶孤村。向空碧,银河万里,珍重问兰因?

  开拍时的这首祝愿词,和今年写的惜别词, 正好前后辉映。

  七 开讲江南风俗

  早在1984年8月初,在苏州角直拍序集时、编剧周雷同志就对我说,他就要赶回北京准备演员训练班的教学工作去了。并约我安排好时间,去北京给演员讲课。

  几周之后,接到他的来情,说是演员学习班已经开学.十分隆重。当时王昆仑老先生还健在,也来出席了开学盛典。王朝闻先生、周汝昌先生等都来参加了。信中还说:原约我讲“北京风俗”等等,现因这一专题,已请朱家缙先生讲了,要我讲一下《红楼梦》中的“江南风俗”。

  4月上旬,我到了北京。剧组演员训练班驻地,在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残石后面,一个全是平房、小有庭院的招待所。记不清是什么单位办的了,不过,也无须我替它扬名,因为它后来自己大地扬了名。那便是在6月份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不少剧组小演员都送了医院,差一点出了人命。

  头天到了北京,第二天就开讲。题目就是“《红楼梦》中的江南风俗。”

  招待所中没有教室,讲课的地方是一间大会议室。听讲的人,有的坐沙发,有的坐折叠椅;讲课的人坐在沙发上,面对大家。坐在沙发上讲课,在我大半辈子粉笔生涯中,却还是头一次。不过这也有缺点:边上靠墙竖了一块黑板,要站起来写字,就比较费劲。

  沙发前放了一个茶几,茶几上放一台录音机,一边讲,一边录音。管录音的是后来演湘云的郭霄珍,她原是安庆黄梅戏剧团的小演员。当时我并不知道,只看见个穿着黑色线衫的朴素的圆脸小姑娘,提着个录音机,一声不响,腼腆地坐在茶几边椅子上,把录音机放下,插上电源插头,又上好带子──一切都较文静、安详,似乎还没有显现出“湘云”的豪爽劲儿。

  我本人是北方人,而从小却和世居北京的南方人作搬居,长大了又久客江南,岳家也是浙江人,风俗之南北异同,在情趣上感受也特别深。在前人的文学历史作品中,南北异趣的作品,我都有深切感受。既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吃圆子;既领略“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苦寒,也钟情“飞人梅花香不见”的清冷;既爱读《燕京岁时却,也爱读专写吴下风俗的《清嘉录》……从某种程度讲,我是一个“南北和”,但从某种程度讲,我又是个“南北异”。

  像我这样的人,讲“《红楼梦》中的江南风俗”,不是天造地设吗?坦率的老王卖瓜,还是可爱的──读者以为如何呢?

  《红楼梦》中风俗习惯,大部份都是北京的,也有不少部份是受江南影响衡其故安在呢?很简单:“北京风俗”不等于北方凤俗。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代那个北京城──也就是明成祖永乐年间修的那个北京,到他写出时,已作了三百五、六十年首都。江南人、江南风俗大量影响首都,《红楼梦》中怎么能不写到呢?这次讲稿,后在北京续成,曾经发表在刊物上,现在收在《红楼风俗谭》一书中。

  八 课内课外

  在我讲课之先,北京不少先生们都已讲过了。不过他们儿位都家住北京,讲时接来,讲完送走,没有住在所中的。只有我是从上海来的,讲在所中,住在所中,比较方便。但远道而来却不容易,因此应周雷兄之嘱,又讲了好多次,这都是在原定讲题之外的,如各种游戏。诗词格律等等。可惜这几次讲课,事先未写好讲稿,而讲时却又偏偏没有空自录音带了,没有录音,事后未能回放笔录整理成文。

  因我住在所中,不但讲课方便二随叫随到,而且提问方便,学员们随时可以到房间序来找我,这样很快便和学员们熟悉起来了。真象曹雪芹所写,这些学员们正是“混饨世界,天真烂漫之时”。虽然学员们实际年龄比曹雪芹所写大观园中的女孩子略大些,但也大不了多少。有几个当时只有十九七岁。个别大的也不过二十三、四岁,一般都在十八、九和二十之间,真可以说是锦绣年华。得到这样一个学习机会、讲课的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又是这样富有思古幽情的学习地方,真比上什么着名大学还难得

  她们和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东北远到哈尔滨,西面远到成都,江南南京、上海、扬州、杭州、安徽合肥、安庆,还有远到南宁昆明的……祖国各地,济济一堂,都是未来的“大观园”中的娇客。

  因为我是江南来的,不少南方的便和我谈“乡谊”,如后来演袭人的袁玫。她是安徽省黄梅剧团青年演员,家住安庆,在上海拍过电影“女驸马”。同我聊天总是“咱们南方”如何如何了。这样的姑娘也还有好几做.前期演迎春、后来考上电影学院的金莉莉.是杭州郊区余杭县的农村姑娘,更欢喜和一我谈杭州一本来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怜牙利齿的杭州姑娘,老实说,她也不大象“二木头迎春”。

  与此相反,北京姑娘,知我是“老北京”,说的一口京话,谈起来便也同老乡一样了。学员中不少位都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如演妙玉的姬培杰、演司棋的古彤。古彤怯生生地拿了她写的旧体诗习作本子给我看……

  演凤姐一举成功的邓捷,原是四川省川剧团的青年演员。正好住在我隔壁房间,和金莉莉、袁玫同室,谈起川剧,十分兴奋。多少年前,全国戏剧汇演,我看过。名川剧演员演出的《秋江》,近年又看过川剧电影。谈论兴高采烈之际,承她不弃,为我在走廊中曼声细唱《活捉王魁》中焦桂英的唱民而且还走了身段,没有乐器伴唱,反而更清、更淳……

  九 春风夜话

  二十天来,除一次骑车漫游圆明园残地 其它绕朝暮暮,在那名园林莽残址中散步了多少次,也记不清了。而其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次,便是在大水法残石储月下的闲谈。

  那是一次怎样的闲谈呢?不妨先抄我一首词牌“小序”,以见当时情景:

  甲子四月初五日立夏,黄昏后,与周岭兄等闲步圆明园废址林莽间,漫谈烧因故事。余道及那拉氏杖杀汉官人四春惨状,相与太息者久之。不觉瞑色四合,新月欧残,夜已阈矣。因谱《摸鱼儿》志之。

  从这小序中,读者可以约略想见当时的情景。这里不妨再细说几句。招待所中住了几天,讲了几次课,和学员们十分熟悉了’很快形成一种习惯。郧早晚之间.一同去圆明园旧址的荒僻小径上去散步 或是边秀边谈,或是立在那里闲聊。环境、季节那样好,大家又有着共同兴趣,而又没有任何拘束,走如古人说的‘四类具、二难并”,所以谈起来,特别有兴趣。不过这种闲谈,大多是她们提问、引头,而由我来谈。联系眼前的废园,那还是谈圆明园的话题最多。由国的被焚毁,谈到西太后那拉氏,又由那拉氏谈到宫中情况,各种制度、礼仪等等。我当时也有意谈一些这方面的情况,意在给她们一些启发,唤起她们的想象──甚至可说是种种幻想,这对演好《红楼梦》中的随便哪个角色,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小序》所说之“夜话”,参加者除周岭见外,记得尚有哈尔滨姑娘、后来演夏金桂十分成功的杨晓玲,后来一直做场记的李曼。还有两三位是谁记不清了,散步回来,立定在“大水法”残石边,听我讲说故事,主要讲“四春”故事。

  清代宫中不能有汉人嫔妃,但清代宫庭从清初即从江南苏州、扬州购买女子。圆明园中一般可以不按宫中规矩,所以圆明园中有汉女宫人。咸丰皇帝奕泞最宠爱四个汉女,分居四大景之一。居“搂云开月”者名“牡丹春”,居“杏花春馆”者名“杏花春”,居“武陵春色”者名“武陵春”。另有“海棠春”园册无名。当时宫中号称“四春”,均系供奕泞玩弄躁据之汉女。据传后来“四春”都被那位活活杖杀……听者动容,谈者忘倦,不觉夜已深矣。回室便填了这首《摸鱼儿》,词云:

  立斜阳,废池嘉树,闲将风月评说。惜春光景,丁香花下,多少落英如雪。眉样月,暮然见,一痕曾照残宫阁。西山清绝,妩媚更无言,朝朝暮暮,相见应难别。 前朝事,戎马俊格火烈,霓裳顷刻消歇,雕云按月开明镜,肠断统年华发。伤碧血,夜阑处,水边似听人呜咽。摩挲断碣,剩未了情,寻思他日,再看野花发。

  十 曹雪芹纪念馆

  在5月1日劳动节前,剧组为学员们安排了一次参观游览。游览香山,参观大

  观园沙盘模型,参观曹雪芹纪念馆。

  那天大气特别好,一路新绿宜人,春花似锦。两部大旅游车,把学员和工作人员们全部送到香山脚下静宜园门前。四、五十位穿着新式春装的姑娘,像一簇艳丽鲜花一样,使香山脚下密如蚁阵般的人群,目为之眩……

  我也有近二十年未逛香山了,突然发现香山门前比昔对厂甸门前人还多,还挤,我真有些愕然了……

  望着鬼见愁顶上细如米粒排队等乘缆车下山的人群,我早已无意游山,只在下面转了转──这次活动只有参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观园沙盘模型,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是一座十几平方米大的模型,是以《红楼梦》中“宝玉题对匾”、“元妃省亲”,“刘姥姥逛大观园”、“检抄大观园”等回目中所写的路线制作的。按一定比例制成的建筑沙盘模型,不同于中国传统营造中的“烫样”,而是点缀了花木人物工艺模型。原来模型中有四百多个不到一寸高的仕女小人装饰在各处,据闻是六十年代一位七十来岁高手艺人制作的,其精美可以想见了。

  这个模型1964年曾运到日本各地展览过。国外展览回来,没有与国内见面,就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打人冷宫了。扔至仓库中,十分幸运,没有被破坏;三中全会之后,重见天日,只是搁置年久,损坏不少。“小人儿”也坏了,遗失了不少,展出前要加修补。而原作老艺人早已成为古人了,岂不可叹?──这个模型,就是今天在北京新建大观园的雏型。

  曹雪芹纪念馆,那真是个极为萧疏、爽朗、.风景美的所在。面对香山、西山,峰峦起伏,一派绿意;门前不远,一条小河,流水淙淙而去;侧面望去,看见的是半山间昔时八旗屯兵的残破营垒;短短的院墙小街门前,乱石砌的台阶,有几株标志岁月的老槐树,浮着春光中的嫩绿,闪着日影中的游丝……这个处所,不论真假,都可以想象“举家食粥酒常赊”、“不如著书黄叶村”的曹雪芹了。我徘徊、低回者久之,也写了一首《永遇乐》,词云:

  黄叶孤村,我来偏是,春暮时候。四望青山,迎眉嫩绿,照映阵如绣。古槐陋巷,闲花野草,午韵消磨清昼。小门中,纸窗土坑,待除两杯村酒。 思量旧日,斯人幽独、虽唱秋灯户液。收拾繁华,唯余憔悴,风月随更漏。著书情远,析声哀怨,文字漫留身后。任流水,年年绕屋。落红漾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