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罐罐逗你玩·天津·千里堤·2013·10·21

  虫虫罐罐逗你玩·天津·千里堤·2013·10·21

  大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时候早市没有形成哈尔滨主要路上遍布野市。一天,道里一条大街来了几个人拿着一个报纸包裹的什么东东来要出卖。几个卖假古董的人围上来打开那报纸包,出来黑乎乎泥糊糊的相似地瓜番薯类东西。竟有人型,且有性别,特征明显。是一男一女,尺八长。有人认出来这叫何首乌,有人给报社打电话。记者来了,第二天报纸也出来消息某人发现人型雌雄何首乌。扯这么远,是说罐罐,就是养蝈蝈的“笼子”也是这么被制造的。何首乌即使出来马牛形状都不奇怪只要把何首乌小时候放进特制的模具里,你造什么他长成什么。罐罐也是如此,不一地方是,何首乌是薯类,罐罐是葫芦

  于是罐罐就出来人为形状,而最值钱还是自然生成的一种达到人要求那种高度,那种弯曲,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罐罐。而包浆。就是罐罐外皮的油渍也不能油漆而是人的手无数次揣摩的,就像盘玉。玉的润是被无数的手甚至多少代人盘出来的,就是在手里来回抚摸。玉石本身只值一半,另一半需要雕琢。罐罐也是一半,另一半在于罐口,那说道一样深奥。

  一只蝈蝈从几块的到上千元的,罐罐加一个更字,上万元的也不出奇。女摊贩跟前一个箱子一个编织小筐,黑虫之间扣着一个铁盖,女摊贩冲我笑着说,她的白虫卖了。她拿起铁盖,下面一个字,白,连起来黑白虫。黑油子白油子黄油子,大概都是说的蛐蛐。黑虫又叫油葫花?,一种比蛐蛐大的很多的蛐蛐。蝈蝈又叫鸣虫,意思是会叫。蝈蝈的功能就是叫。蛐蛐也会叫,更会打斗。所以,蛐蛐的功能在于后者

  大约要追溯于宋朝唐朝去发现我们古人对于蝈蝈蛐蛐的喜爱饲养买卖等等。蝈蝈又叫螽斯,蟋蟀俗称蛐蛐,古时候也叫促织,号称天下第一虫”。蝈蝈又称鸣螽、叫哥哥、叫蚰子,古人称”聒聒”或“蛞蛞”,是螽斯类鸣虫中最著名的鸣虫。话说回来这些蝈蝈也好蛐蛐也罢都是吃庄稼的,那自然就是害虫了。人以人的利益画了一条杠杠,只要侵犯了就是害虫。其实,天下第一大害虫就是人类,从自然资源到天地万物已经被人类祸害殆尽

  千里堤是一个以古旧百货为主的市场,虫虫包括鱼是其中分支。还有一支是核桃,核桃当然也是一个巨大家族,也是久远历史。天津人卖核桃,除了种类繁多,还带着绿皮。要是不剥开一半露出来核桃样子,你还真看不出来是什么。核桃,树子,还有太多异型的什么果实类玩物,价格不菲。一对出来大致一样的,品相好看的,至少都在百元左右。穿成手链的在数百元甚至千元的,慢慢在取代玉石,成为一种新的收藏和把玩

  可能是受到蝈蝈蛐蛐的影响,天津人的养鸟也小型化,那鸟儿不知道什么品种的,一个个都是小小的,红的,绿色,都鸽子蛋大。大的鸟不用笼子,都在竿子上坐着,拴着铁链子只是还在养着热带鱼,金鱼,锦鲤,红箭,凤尾,似乎很少高档鱼,更没看见海水鱼。哈尔滨人都向海水鱼或者珊瑚一类的迈进了,而在香港好像还是在养热带鱼。千里堤还有一个古玩市场,没看见几件古玩,却是铺天盖地的罐罐,蝈蝈笼子。一只只精美绝伦,一个个堪比天价

  据说,一只蝈蝈最高寿命8个半月。草虫值钱的是人工繁育的,能越冬的。数九寒天,五六七星级宾馆,他胸口悦耳虫鸣,拿出一只前清甚至唐宋年间的罐罐,打开来一只蝈蝈亮虫,一边慢吞吞爬出,一边振翅鸣叫。身边美女惊嘘,同行瞪圆眼睛

  这叫玩家

虫虫罐罐逗你玩·天津·千里堤·2013·10·21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