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品宝鉴赏一--------古币

  介绍

  常居北京东郊,痴迷于古文化博大精深,写了几篇赏析,发于天涯欢迎各位客观留言交流

  【原创】品宝鉴赏古钱币时代辨识

  前言

  我国古钱种类繁多,内涵博大精深,是我们了解学习掌握的一笔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学习收藏钱币很有意义对于币收藏爱好者来说,买到几枚古钱币,不知道出至那个朝代,问卖家也说不清。为了解决古钱币现场买卖中及时知道手中钱币出至个朝代的问题通过古钱币相关知识的学习,汇总了我国各个朝代主要古钱币名称以及相关时代背景,抄录整理了“古钱币时代辨识”一文,薄薄几页纸,携带翻看查找较为方便。我国古钱币以唐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朝往前是铢两制货币时期,唐朝往后是宝文制货币时期。古钱币爱好者看到钱币面文对照本文查找时代较为快捷,再对照古钱币书籍查找相关时代知识较为方便。不了解古钱币知识的读者看了本文也会有很大收获值得一看。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原始贝币

  货币是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夏周时期,先民们由物物交易商品交换方式改进到借助诸如海贝、龟壳、兽皮、牲畜、生产工具武器一般等价物充当媒介的商品。也可称实物货币。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充当等价物的商品大部分淘汰只有少数受人欢迎的海贝,龟壳等从中分化出来成为专用等价物。其中重要的是海贝。因海贝有糟齿,也叫齿币,简称“贝币”。贝币是钱币始祖,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主产我国东海、南海等地。贝币光洁美观小巧玲珑,坚固耐磨,大小适中,便于携带和记数。距今三千多年的夏商时期商代经济繁荣,贸易活动发达出现商业和商人,开始使用贝币进行买卖。

  周武王灭纣后,商代臣民没有立足之地,相继贩卖为生,逐渐形成一种固定职业。因都是商代遗民,后称“商人”。商人是生产者带来便利的中间人,由他们把货物带到四面八方进行交换。贝币不足便产生了代用品:石贝、玉贝、骨贝等。到商代中晚期,出现了青铜模仿海贝铸造铜贝,后来称为“无文铜贝”,也是我国最早金属铸币,应为世界之最。

  春秋国货

  春秋战国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0年,这么时间内,春秋十二诸侯国,战国七个大国许多国家铸钱,五花?八门。由于封建社会经济,商品贸易迅速发展的时代,货币需求量增多,各国交往到处要使用货币,形成四个体系以及先秦其它货币。

  一.布币体系

  布币也叫”布”,来源于铲形农具“钱”“镈”。按时代可分为三大类;原始布,空首布和平首布。

  1,原始布,约出现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其主要特点是厚重,博大,空首,短鉴,鉴部深入布身,中间有隆起筋,布身平肩,足部微呈弧形,只是有刃口。通长15厘米左右,面无文字。小的通长11.6厘,足宽6.6厘米。面有文字,均为单字,古篆书体,有计数。记名物的如:“⊥”“”“山”等。

  2.空首布铸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可分为平肩孤足、斜肩孤足、耸肩尖足三种,前二种铸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以南地区,后者铸于黄河以北的三晋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三种布均由原始布演变而成。布身较为短小轻薄,鉴部呈分形。个别有棱形,空首正背均有三条平行或一正二斜呈八字形竖线,以象征原始布中间凸起筋样,四周有廓。因铸造上原因,鉴部留有不规则穿孔

  ① 平肩弧足空首布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等。

  特大型:通长14-15厘米,肩宽6-7厘米,足宽7-8厘米,重50-80克 左右,鉴部呈六棱形“”。

  大型:通长9-10厘米,肩宽4.8-5厘米,足宽5.5.3厘米,重30克左右。钱面铸有文字,一般为单字、多字者少见。现见文字种类200余种分别为记数、千支、方位、日月、五行、也有记帝位,事物和地名的。

  中型:通长8-9厘米,肩宽4-4.5厘米,足宽4.3-4.9厘米,重18-24克左右,钱面铸有文字,种类比大型略少。

  小型:通长6.3-8.1厘米,肩宽3.5-3.9厘米,足宽3.7-4.3厘米,重15克左右。布文有:“日”“百”“安”“臧”也有“官考”“东周”“安周”等字。

  ② 斜肩弧足空首布:平肩区别是斜肩分大、小两种。

  大者:通长7.8-8.8厘米,肩宽4.3-4.9厘米,重22克左右。

  小者:通长7.2厘米,肩宽3.7厘米,足宽4.1厘米左右,重13克左右。两种布面文字多记地:“武”字者常见,“三川 ”“卢氏”等较少见。

  ③ 耸肩尖足空首布:特点是耸肩尖足,体型高大,布身质薄,布首较长,鉴部呈上大下小形状。型体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等。

  特大型:由原始布向耸肩尖足布演变而立,其特点是形体硕大,肩微耸,鉴宽大呈六棱“”形,弧裆较浅,布正反面均有三条平行竖线,四周有廓。通长14.4-15.8厘米,肩宽6.3-6.6厘米,足宽7.3-7.6厘米,重49-56克左右。

  大型:特点:长鉴耸肩尖足弧形深裆,正背各有三条平行竖线,四周有廓。通长14-14.5厘米,肩宽5.7-6.2厘米,足宽6.2-7.2厘米左右,重37-48克左右。面文多记数,记方位,日月和记地等十余种。

  中型:形状上深裆除圆弧外,还有“八”字型(或称平裆者)通长13.5-14厘米,肩宽4.9-5.4厘米,足宽6.2-6.5厘米左右,重24-33克左右,面文“甘丹”(即“邯郸”)者多见。

  小型:形状同中型,正背面多无三竖线。通长11.5-13.5厘米,肩宽4.5-5厘米,足宽5.5-6.2厘米左右。重25-30克左右。一般都有文字,多字者少见,所见约30余种。还有小者通长11.7厘米,肩宽4.9厘米,足宽5.3厘米左右,布身特薄,一般没有文字。

  3.平首布:由空首布演变而来,特点是鉴部变为象征性平首,整体布形为扁平,似农具,钱博的铜板,因首、肩、足、裆的不同制作可分为:桥足布、锐角布、方足布、尖足布、类方足布、类圆足布、圆足布、三布、长布和连布。

  桥型布:主要是方足与弧足裆成桥洞形状而得名,因面文中多有“釿”字也叫“釿布”。分圆肩、平肩两种,又有外廓线和无外廓线两种制作。正面文多记地名和面值“釿”为单位,有“一釿、二釿、半釿”三种币值。面有面文,多为素背。只有个别背文铸有文字,如:“安邑”背“安”字,“梁夸釿五十当寽”背“夸”字等。目前见有地名的近20余种。布外形:“半釿”布通长4.7厘米,足宽3.4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一釿”布通长5.1厘米,足宽3.5厘米,重10克左右;“二釿”布通长6.5厘米,足宽4.1厘米左右,重28克左右。

  锐角布:主要是布首二侧各有一突出的尖角,故名锐角布。布身为平肩正方,分为平档、尖裆二类。平档者器形较大,布身正面正中从首至裆有一竖线,文字多分列中线两侧。背面除中线外,两侧各有一条斜线,并铸有外廓线。见有四种面文:“卢氏涅釿”“渝涅釿”“毫涅釿”。一般通长7厘米,足宽4.4厘米左右,重18克左右。尖裆者器形较小,仅见两种面文:“公”、“垂”,一般通长5厘米,足宽3厘米左右,重9克左右。

  方足布:是存世最多的布。主要特征是首、肩、足均呈方形,平档。正面中间铸一竖线外,中线两侧为文字,如“梁邑”、“郎”、“易易”、“屯留”、“丘贝”、“宅阳”、“安阳”、“蔺”等100余种铸行区域最为广泛布种。背面除中线外,两侧也各有一条斜线,并铸有外廓线。一般通长4.5~4.8厘米,肩宽2.3~2.6厘米,足宽2.4~2.9厘米左右,重6克左右。

  尖足布:从耸肩尖足演变而来,其特征是耸肩尖足,方裆或者弧裆,周有廓线,正面首部有两条竖斜线,腹中有一竖线,两侧为文字均为地名:“甘丹”、“文阳”、“愉乡”、“西都”、“篆韦半”、“韩”等50余种。背面首部为一条竖线,腹部有二条竖线,多有记数文字。分大小两等:大的为一釿布,小的为半釿布,但一般不在布面注明。大布通长8.2厘米,足宽4.2-4.4厘米,重10.8-12.5克左右。小布通长5.2厘米,足宽3厘米左右,重5.6-6.5克。

  类方足布:是尖足布和方足布之间一种过渡形态具备尖足布主要制作特征。即正面首部有二条竖线,腹部一条竖线;背面首部有一条竖线,腹部两条竖线。但肩部和足不如尖足布突出,而是接近分足部的形制,大小重量皆和尖足小布,方足小布类似。面文多地名:“兹氏半(88)” 、“平周(战国时魏国都城,今山西介休县西)”“大阴”等约10余种,均在赵地。

  类园足布:是尖足布和圆足布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正面首部有两条竖线,腹部一条竖线,背面首部一条竖线,腹部两条竖线,但肩和足不如尖首布突出,而是园足布形制,体型重量和尖足小布,园足小布类似,面文多地名:“兹氏”、“蔺”等7中均为赵地。

  园足布:是布首,肩,足均为圆形,正面足铸文字,没有钱文。背面记数,两侧各有一条竖线,周有廓线。面文见有“蔺”、“离石”(二地均在山西离石县)两种文字,均赵国地名。体型大小有二种:大者通长7-7.8厘米,面宽3.4-3.9厘米,重10.5-18克左右;小者通长5-5.5厘米,面宽2.5-2.8厘米左右,重5.3-9克左右。

  三孔布:是园足布一种,唯在首部和二足部分铸有三个圆孔,故名三孔布。应是战国晚期赵国所铸,但也有中山国,秦国所铸等它说。面文正面记地,背面记重。体型分大小两种,大者通长7-7.9厘米,面宽3.7-4厘米,重13.7-17克左右;小者通长5.1-5.5厘米,面宽2.6-2.8厘米,重6.3-9.3克左右。面文大者,背文为“两”,小者背文为“十二朱(铢)”即半两。如“牟背一两” 、“虞阳背一两” 、“文雁乡背十二朱” 、“上甫背十二朱”等30余种。

  长布和连布:二种亦称楚布。

  长布:平首平肩方足,通体狭长。首有圆穿,周有廓线。通长9.5-10.4厘米。首宽3-3.2厘米,足宽3.2-3.9厘米左右,重28-35克左右。正面中间有一竖线,两侧共四字为“桡布当析(斩)”(旧释“殊布当斩” 、“X钱当斩”,“桡”即高桡,长桡之意,故名“长布”。)背面中线两侧为“十货”二字。

  连布:两长布足对接相连而得名。正面中线二侧为“四步”二字,背面中线两侧为“当折(釿)”二字,合为“四布当折(釿)”。连布和足布配套使用。一枚长布相当于两个连布或四枚小布。连布通长8.1-8.3厘米,身长6.1-6.2厘米,首宽1.8-1.9厘米,足宽1.9-2.1厘米,重14.5-17.7克左右。

  长布和连布主要出土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地区,是中国晚期楚国铸币。主要用于北方(中原地区)商业贸易。长布正面“当釿”即一枚长布当一釿使。背面“十货”是折十枚蚁鼻钱行使的意思。货是楚蚁鼻钱单位,在一枚钱币上表明二种货币单位,应是当时的一种“国际”货币。

  二.刀币体系

  根据不同的铸地和时期,刀币大致可分为:尖首币、针首币、明刀、截首刀、齐大刀、赵直刀和中山刀。

  1.尖首刀:起源流通于北方游牧民族。起于春秋中期,止于战国早期。鲜虞,中山狄人的铸币。可分为四类:原始尖首大刀,中型、小型和类明刀。

  原始尖首大刀:体型硕大,器型接近刀削,弧背凹刃,刀脊外廓凸厚,刃部无廓且有锋利感。自脊至刃,刀身呈斜坡状;刀柄较宽,柄间背各有二条竖线;刀环较大,或圆形或椭圆形。早期者素面无文,晚期者多为单字,少数有2-3字,文字位置不一。在篆书体,有记数,记地名或记名物的,如:“八”、“于”、“乙”等见者80余种。一般通长16.3-17.7厘米,首宽2-2.5厘米,环径1.9-2.6厘米,重11-20克左右。

  中型者:器型与大刀类似,体形变小,刀脊弧度也相对较小,刀柄呈上宽下窄特征明显。面文以单字为多,如:“五”、“八”、“勺”、“已”等见有70余种。大者通长16-16.5厘米,首宽2-2.2厘米,环径1.8-2厘米,重14.6-19.3克左右;小者通长15.3-15.8厘米,首宽1.9-2.1厘米,环径1.6-2厘米,重15克左右。

  小型者:体型更小,刀脊弧度也更小,刀柄上下宽一致。刀柄正面各有二条竖线,刀面多为一个字,如“八”、“已”、“鱼”等见90多种。一般通长14-16厘米,首宽1.4-2厘米,环径1.4-1.9厘米左右,中15克左右。另有一种器型窄长者,刀柄正面只有一条竖线,重不过5克左右。

  类明刀:主要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是类首刀和燕明刀的过渡型,器型接近明刀。刀身略短而不尖,但文字又是尖首刀的延续,多为单字,见有10余种。

  2.针首刀:亦称锐锋刀。主要特征:体形比尖首刀略小。刀首尖长,犹如针尖,刀柄正面有两条竖线,背面只有一条竖线,刀面一般只铸一个字,个别见有二个字,如“化”、“已”等50余种。一般通长13-15厘米,首宽1.7-2厘米,环径1.1-1.9厘米,重6-12克左右。

  3.明刀:明刀的主体是燕明刀,赵国和中山国仿铸的明刀。明刀出土数量众多,地域广阔,主要在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的南部和辽宁。南及河南北部,西到山西,北到吉林,东到山东,乃至朝鲜半岛南部,日本等地。常见燕明刀和赵刀。

  ① 燕明刀:正面都铸一“(明)”字,是战国时期在河北易县简历燕下都以后的燕国铸币。燕明刀是由尖首刀演变而来,分早、中、晚三个时期铸行。

  早期者器型和尖首刀重类明刀基本相同,唯刃部外廓线比较明显,刀柄二条竖线一般不进入刀身,币面文粗放,“”字略显长形,背文与尖首刀类同,或记数或单字或符号见者近100余种。一般通长13.7-14.4厘米,首宽1.7-1.9厘米,环径1.4-1.6厘米,重12.7-22克左右。

  中期者是战国中期偏晚铸行的燕刀。刀首相对变窄,刀身相对较宽,刀刃几乎不再内凹。刀身上下宽度几乎一致,刀脊与刀柄连接处出现圆折,刀柄面背的两条竖线上端延伸入刀身内。面文“明”字较大,“月”旁外笔呈圆折,背文都为“左”、“中”、“右”等单字,以及以“左”、“中”、“右”、“外炉”为字首的字组见有200余种。一般通长13.3-13.6厘米,首宽1.6-1.8厘米,环径1.4-1.6厘米,重14.5-20克左右。

  晚期者是战国晚期铸行的燕刀。主要特征:刀身由圆折变为馨折,整体器型似磐。折脊,直刃,刀柄面背两条竖线伸入刀身,刀柄内侧廓线也伸入刀身。面文“明”字变扁,月旁外笔往往断笔,成“”。背文与中期明刀类同,但内容变化更多,如“右二”、“右大”、“右十二”、“行”、“左五”、“内大”等。一般通长13.2-13.6厘米。刀身宽1.4-1.5厘米,环径1.3-1.5厘米,重13-19克左右。

  博山刀:战国后期,公元前284年,燕联合秦、楚、赵、韩、魏六国攻破齐都临淄,并连下七十余城灭齐。据齐地五年之久所铸之刀。面文:吕治浊化。背齐风。此种刀多处于博山,故名“博山刀”。

  ② 齐明刀:早起齐明刀或直接受尖首刀影响,后又受燕明刀影响。刀首由较尖逐步变为较圆钝。刀脊由弧形变为刀身较直,较窄。多数齐明刀器型和中期燕明刀相类同,面文都有“明”字,字体笔画多方折,且瘦长。背文多数为单字,或“齐刀”二字。少数是以“”字为首的三、四字。如“X治口”等。一般通长13.4-15厘米。刀身宽1.3-1.6厘米,重11-15克左右。

  4.截首刀:由尖首刀截取首部分而得名。多由刀脊中部自刀刃上不斜截。多出土于山东地区战国齐地。可能是战国早期尖首刀流入齐地以后被截而成,也有叫减首刀,切头刀等。

  5.齐大刀:现出土几乎都在山东齐地。为战国时期齐地的铸币。因刀身硕大故称“齐大刀”。根据面文分有七种:节墨之大刀、安阳之大刀、齐之大刀、X大刀、节墨大刀、齐造邦战大刀、齐大刀。“大刀”二字旧释“法化”。根据前文字数,有简称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

  根据器型制作和面文结构,又可分早、晚二期。早期特点是:刀脊外廓线均断于刀身和刀柄相交处。面文均为地名加“之大刀”三字。背面上方有三道横纹,下方铸有一,二个文字,如”安邦” 、”大行”等;晚期特点是刀脊外廓线与刀柄外廓线相连,不再断开,面文均为地名加“大刀”二字,背面上方有三道横纹,下方文字多为单字。

  齐大刀制作精良,规整。节墨之大刀、安阳之大刀、齐之大刀、齐造邦战大刀和齐大刀这五种刀通长变化幅度很小,最多不差2厘米。一般通长17.5-18.9厘米,刀宽2.5-3.1厘米,环径2-3厘米,重41-63克左右。节墨大刀则较小,通长15-16厘米,刀宽2-2.5厘米,环径1.6-2.2厘米,重23-45克左右。

  几种常见齐大刀文字:

  三字刀:“齐法化”背:吉、日、化、山、上、土、甘、工

  四字刀:“齐之法化”背:法、甘、上、北

  “节墨法化”背:十

  五字刀:“安阳之法化”背:上、日

  “即墨之法化”背:日

  六字刀:“齐造邦站法化”背:卜

  6.赵直刀:战国中期以后,赵国地处中原,受燕、齐和中山国影响,在铸行布币同时,也铸刀币。因刀身平直故称直刀,又因为刀首近乎圆折或方折,故又称园首刀、平首刀。

  赵直刀中“甘丹”刀身最大,一般通长12.4-14厘米,身宽1.5厘米左右,重9.8-12.5克左右。”蔺“字刀身最小,一般通长10.5-11.1厘米,身宽1.2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赵小直刀又分大小两等。有“言易刀”、“言易亲刀”、“言刀”、“言半”几种。“言”旧释“晋”;“易”、“易亲”释为“阳”“阳新”;大者通长9.2-10厘米,宽1-1.4厘米。“言半”小刀通长7.1厘米,宽1.1厘米,赵小直刀均极少见。现见有面文“晋化”、“X杨新化”、“白人”小直刀。

  7.中山刀:战国早期鲜虞中山国被魏灭亡(前406)20多年后,中山国又复国(约前377年)。铸面文“成白”刀币。器型与赵刀相似,其区别除面文不同外,刀脊五文字,刀身较厚实,刀柄正面都只有一条竖线。一般通长13.4-13.6厘米,首宽1.4厘米,重14.5-15.3克左右。

  三.楚币体系(蚁鼻钱)

  春秋末期,处于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国,商品贸易除了用X爱(金币)等货币外,模仿原始贝币铸造了一种称“蚁鼻钱”的货币。大量铸行于战国时期的楚、鲁地区。按出土范围于湖北、安徽、河南的黄河以南,江苏的北部以及山东的西南部。蚁鼻钱是青铜贝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正面凸起并铸有阴文文字,背部平素,一端铸有穿绳小孔。常见的铭文有两种:一是“X”,其状似一直蚂蚁歇于鼻梁上,传说蚁鼻钱因此得名;一是“哭”,似一张丑陋的鬼脸,故称“鬼脸钱”。面文见有:君、忻、金、哭、匋、秦、行等,一至三字不等。有的文字至今解释纷纭,也无定论。蚁鼻钱体小量轻,以枚(货)计值。一般通长1.2-2.1厘米,宽0.8-1.4厘米,重3.2克左右。

  四.圜钱体系

  圜钱青铜铸币行于战国中、后期,它的形状是从玉璧和生产工具纺轮演变而来。它体小量轻便于携带,体型为圜形中间有孔(最初是圆形,后又有方孔)。最初圜钱外延无廓,后来有了廓,均有面文,素背。圜钱突破原来各国各种货币形制。这是货币形制的一大进步。从圜钱所铸币单位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一是“两”为单位的秦国圜钱;二是以“釿”为单位的两周三晋地区圜钱;三是以传统货币单位“刀”为名称的齐燕圜钱。

  圜钱最早铸行于魏国。大约在公元前361年,魏迁大梁后来扩大到周、秦和赵国。按出土于山西、陕西和河南、河北等地区。秦铸圜钱和商鞅变法有关。钱币以记重为主,面文种类较多:重一两十二铢、重一两十三铢、重一两十四铢、“文信”、“长安”、“半两”、“两兹”、“秦”等。钱币大小如:“铢重一两十二和铢重一两十四”,直径一般为3.8-4厘米,孔径0.6-1.3厘米,重10-15克左右。周和三晋圜钱则以记地为主,有的也记值,“釿”见有10余种,面文有:长垣一釿、漆垣一釿、共屯赤金、半釿、垣共、蔺、离石、阴坪、安藏、东周、西周等。常见钱币大小如:“垣”和“共”两种面文币。直径一般为4-4.7厘米,孔径0.5-0.7厘米,重14.8-18.5克左右。其余均少见。圜钱中最轻小的是“东周”和“西周”两种面文币(面文大篆书写,正面铸有内、外廓,背平素,品相上佳珍稀货币);圆径一般为:2.5-2.6厘米,孔径0.7-0.9厘米,重约4克左右。齐燕圜钱以“刀”为名称有:益四化、益六化、明四、明化。晚期齐铸益化,晚期燕铸一化(铅一化,背吉)等钱币。特别是“明四”方孔圜钱,直径2.9厘米,重6克左右。边缘有范钱溢铜,铸造较为粗糙,是古钱罕见珍品之一极美品。

  总之,货币随着经济联系日益繁荣,长足发展,各种型制货币流通界限都在扩大。圜钱适应了商品交换关系日益发展的需要。而且货币表面不大,文字不多,但都是我国古代书法遗产。它古雅而凝重,具有质朴平实的美感。

  先秦其他钱币

  随着时间推移,前秦时期时有新品出土。究其性质和用途有的已有定论,有的尚在讨论之中,众说不一。如楚铜钱牌、楚聂币、越铜戈、桥型币以及鱼币、棘币、藕芯钱等。

  1.楚铜钱牌:均为长方形版状,面背四周均有廓。通体饰有卷云纹或云雷纹。正面中央有两个凸起的同心圆圈,状如圆圈,无穿孔,圈内铸有旋读铭文即见金一朱、金二珠、金四朱等。见金一朱铜牌一般长9-9.2厘米,宽3-3.2厘米,厚0.15-0.2厘米左右,重39克左右;金二朱仅见一枚,长10.5厘米,宽3.6厘米,厚0.15厘米,重59.8克;金四朱一般通长12.8-13.3厘米,宽3.7-4厘米,厚0.3厘米,重110-137克左右

  楚铜钱牌就其面文应视同黄金一铢、二铢、四铢的意思。因战国楚国使用黄金货币,所以它可能和黄金折价的一种特殊的青铜货币,至今遗存极少。

  2.楚聂币: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实物所知,楚国除用金、银、铜质货币外,还有以布帛等丝织品为货币的,称之为“聂币”。

  3.越铜戈:浙江绍兴地区先后出土了数以千计仿制青铜戈,这些戈明显小于实用真戈。所见仿戈大小不一。大的通长达15厘米,厚0.1厘米左右,重110克左右;小的通长7厘米,厚0.06厘米左右,重1.5克多,甚至还有更小更轻的。戈上没文字,制造粗糙,应是春秋末至战国初之物,其性质用途未定论,其中主要观点认为是越国货币。越人尚武,仿制兵器作为货币是有可能的。

  4.桥型币:因其器型如磐,故称磐币。出土区域广泛,主要在河南、四川另外湖北、陕西、山西、山东、湖南、甘肃内蒙等地亦有出土。出土数量众多,器型纹饰变化多端。有尖顶桥裆的,有弧顶桥裆的,有平足的,有兽头足的,有顶部无穿孔的,有顶部有穿孔的,还有顶部有钮的,有素面无纹的,有饰有各种纹图的,如方纹、人字纹、回纹、珠点纹、麦穗纹等等。大小轻重亦有变化,一般身宽2-3厘米,足跟6.5-12厘米左右,重6-10克左右。

  桥型布跨越时代比较长,始于春秋晚期。止于西汉早期,其性质用途未能定论,主要两种观点:一是货币,二是饰件。同时鱼币,棘币,藕芯钱等也有这样观点,由于资料缺乏难以介绍。

  秦汉货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也以秦“半两”统一了货币。秦半两,外圆内方,堪称中华方孔园钱鼻祖。“半两”二字出自丞相李斯之手。小篆体气韵飞动,纤细有力,平稳端庄,十分潇洒。“半两”二字安排在园钱两侧与中间方孔非常协调,显得十分严肃而典雅显示出钱币好书法,好形制特色。秦到隋的840年间,主要是“铢·两”货币时期。秦定黄金为上币,银为中币,半两铜钱为下币。秦半两钱无内外廓,素背,直径2.5-2.8厘米,重3-6克。但流传直径也有大于4厘米,最大为6.8厘米,体形繁多。汉初经济萧条,民间怨秦钱重难行,大量私铸小钱,此期间铸有 榆英半两、八铢半两、五分钱、大半两、四铢半两、三铢、有廓半两、西汉五铢钱、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铁半两、武帝五铢、磨廓五铢、四决文五铢、昭帝五铢、宣帝五铢、金五铢、银五铢、玉五铢、铁五铢等等。

  西汉货币

  西汉初经济萧条,民间怨秦钱重难行。大量私铸愉英半两小钱,至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政府规定半两钱减重为八铢半两。吕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再次减重为“五分钱”。半两钱实际重量的五分之一。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再次减重为四铢半两。到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40年)废半两钱,改铸三铢,实重只有2克左右。此时国家经济已复苏。武帝五年又恢复半两钱,史称“三分钱”。实际为四铢即三分之一半两。至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最终确立五铢钱制度,称西汉“五铢”。

  面文“五铢”二字通长右“五”左“铢”,二字小篆书体,端庄俊秀。有的面背有星纹符号,有的面有点符号。钱币外廓清新,无内廓,背有内外廓;有的内廓只有下面一横称穿下横。一般直径2.5-2.6厘米,重3.5-4克左右。因五铢钱大小轻重适中,受到人民普遍欢迎,自汉武帝直到隋唐的七百年内,五铢钱成为铸钱的标准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推行五铢钱,允许郡国铸钱。只规定钱文,未定标准。故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铁半两、武帝五铢、昭帝五铢、宣帝五铢、磨郭五铢、小五铢、金五铢、银五铢、铁五铢等货币。西汉铸有铁半两,是我国最早铁钱。还有压胜钱,如半两镇库大钱,吉语钱。人物造像为主体,内容的画像钱,宫中行乐钱等等。

  新莽货币

  王莽执政时间不长,四次变革币制,造成货币制度混乱。也称为中国历史上因为货币制度失败导致政权覆没的典型案例

  公元7年,王莽篡位之前,进行了一次币制改革,推行大钱制度。以“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和“五铢钱”并行。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两种小直刀币,分刀柄和刀身二部分组成。刀柄为方孔圆钱,币面,背刀柄刀身内外廓清晰,素背。刀身:刀背侧为一直线,刀刃侧与圆钱有一段1厘米左右刀身直线,直线后为刀刃,刀刃略宽刀身至刀尖部,刀身直线与圆钱外廓边相连形成刀币形态。圆钱与方孔上下刻“一刀”二字,右左铸“契刀”二字。刀身中间靠近圆钱外廓线铸“平五千”“五百‘文字,文字均为阴刻字。“平”释为“值”的意思,次刀币有大有小,版别较多。特别一种“一刀平五千”中“一刀”二字用黄金镶错线上,字面与钱面磨平,称为错金刀,制作精良,为藏家所青睐。此外,还铸“国宝金匮直刀钱”的一种制作奇特,为古钱大名誉品。通高6.2厘米,重41.7克。篆书钱文“国宝金匮”四字为方孔圆钱,四字对读。下部为正方形体,边长3厘米,面背各铸二条竖线,正面中间直书篆文“直刀”二字,素背。应不是正式通用货币,或为公众金库的专用之物,存世完整仅两枚,是古钱大珍之品。有人评“金匮曾镌直字,错刀复铸五千文”。

  公元9年,王莽篡位,国号新,改元始建国。始建国元年,第二次货币改革,废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五铢钱,铸“小泉直一”与“大泉五十”并行。

  公元10年,进行第三次货币改革,打出复古旗号,推行所谓“宝货制”,推行“六泉·十布”二种套子钱。六泉: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十布: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茅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另有货布、布泉、货泉、大泉五十、方贝货泉等币。铸币中有几种悬针篆书体,也叫垂针篆,指“竖画收笔出锋”,像钢针一样悬起。例如,货布和大布黄千体现出悬针笔意,为古代书稀有品。

  公元14年,进行第四次货币改革,由于币制混乱,宝货制失败,故废除宝货制。铸行:货布、货泉、布泉、白水货泉、方贝货泉、更始五铢、延环钱等币。初铸货泉直径为2.3厘米,重3.25克左右。钱值一行用,但后来减重。货布长5.7厘米,重16克左右。制作十分规整,当二十五货权钱行用。“布泉”二字悬针篆。“泉”字中竖不连,内廓多为重X,外廓呈外高内低,制作精美,直径一般为2.5厘米,重3.2克左右,多为合贝币,是币种中上品货币。

  东汉货币

  汉武帝刘秀即位后,喜欢沿用王莽货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铸东汉五铢钱。正背外廓挺拔,有的面横下穿背素,有的无外廓,篆书“五铢”二字,粗狂有力。直径一般为2.5-2.6厘米,重3-3.5克左右。同时铸续铢钱,有西汉五铢的遗风,现今见一枚,其余者均为后铸。以后各帝铸延环钱、磨郭五铢、四出五铢、对文钱、剪边钱、铁五铢、董卓五铢、法佉二体钱、汉龟二体钱等种类繁多钱币。“铁五铢”是公孙述曾在四川(公元25-公元36年)铸行“剪边钱”。东汉晚期出现剪边五铢钱,史称“女钱”。汉X二体钱,主要出土于新疆和阗古城遗址,故又名和阗马钱。有大小两种,均由红铜打制。正面中央为微记,四周为篆书汉字。大者汉文“重X四铢铜钱”,小者汉文“六铢钱”。背面中央为马或骆驼图纹。上方有戳记,周边为法文卢文“大王”、“王中王”或“众五之王”等尊号,以及和阗国王名字。其制作风格东西前文化于一体,是东西方钱币交汇产物。地方货币。大者直径3.6厘米,厚0.45厘米,重14.2克左右。小者直径2.5厘米,厚0.2厘米,重0.5克左右。东汉末年灵帝时期铸四出五铢(背内方孔四角出线至廓),被认为是元起四出,大不吉利钱币。

  三国货币

  魏蜀吴称三国。当时制币复杂,战火纷飞,史记不详,难以解分。

  曹魏:地处中原,人众物博,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币制亦较稳定初期以谷帛为币,废止五铢钱等。仅七个月后,魏明帝太后元年(227年)继而又恢复流通仿汉魏五铢钱。钱体较小,显著特点是外廓压五又压铢,钱体比较轻薄,背部多漫X。未铸其他钱币。

  孙吴:地处江南,物产较丰富,人民亦较富裕。但孙权实行铸大钱,沿用并补铸小钱。新铸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补铸大泉五十、太平百钱、定平一百、沈充五铢等, 和刘蜀形成明显对比,但以不同版式反映币制不稳定,到头来官民交困, 财政极度亏空,国基不稳,最后走向灭亡。大泉五百、当千为三国时著名书法家皇象书写的玉箸篆。

  刘蜀:地处巴川,自然地理条件均优,素有天府之国美称。但所铸钱币亦有饽民意。先后铸一些类似孙权的虚值大钱。庶民多不乐用。后不得已改铸实值钱以平民愤。延用”蜀五铢”先铸”直百五铢”铜铁钱。(“直百五铢”背)有一种”直百五铢”(直径2.7厘米)亦称为五铢。“五”字中阴刻上下各一个“十”字,极美品。后又改铸“直百”、“直一”、“平当五铢” 、“太平百舍”、“太平百钱”等钱币。钱体制作越来越小,及时想方法整治币制,最后还是失败亡国命运

  两晋货币

  公元266年2月司马炎篡魏,建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其父司马昭灭蜀后进爵封为晋王)。自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贾后乱政开始,爆发长达16年“八王之乱”,使西晋百业凋敝,未铸新钱。主要沿用汉、魏王铸钱。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个少数名族各自为政铸钱。巴族首领李特等建汉四川,铸汉兴钱,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命名货币。石勒取代匈建立前赵(338-343年)铸丰货。分篆书体与直隶书体两种钱币。前凉张執铸凉造新泉、太夏真兴、二泉等货币。

  晋X帝迁都长安。公元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公元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东晋,加强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制钱继承西晋意识,不铸新钱。沿用了孙吴旧钱,轻重杂行。既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钱,俗称“比伦”;也有轻薄小巧“沈阳钱”,这些钱交替或同时流通成为货币。改币为每个钱币单位名为“文”,一千文为一“贯”。

  两晋十六国期间,主要延用五铢钱货币体系。只有少数国家铸钱。如后赵石勒(319-333年)铸“牛货”钱,第一次以吉语为钱铭。成汉李寿汉兴年间(338-343年)铸“汉兴”钱,第一次以年号为钱铭。分二种书体钱币:一是“汉兴”二字篆书横列,称横汉兴;二是“汉兴”二字隶书直列,称直汉兴。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24年)铸“太夏真兴”钱,其中“太”即“大”,“太夏”即国号“大夏”,“真兴”是年号,“太夏真兴”是中国钱币史上第一次以国号年号合铸钱币。还有“凉造新泉”、“两泉”等钱币。公元420年7月,刘裕建立宋朝,东晋灭亡。

  南朝货币

  公元420年始,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把汉阳五铢钱剪成小钱风行一时,私铸成风。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年)铸“四铢”,后钱体减重,改铸“孝建四铢”(乏背钱)。文字纤秀,篆文笔势飞动美观。大明年间(457-464年)铸“大明四铢”。宋末相继铸“永光”、“景和”、“两铢”三钱币。永光和景和二钱存世极罕。萧齐继续延用五铢钱。梁元帝迁都江陵后,铸一当十之“二柱五铢”。梁敬帝在太平二年改铸一当二十之“四柱五铢”。还铸有铁五铢、大吉五铢(面文左铢右大吉)、大富五铢、大通五铢等吉语钱。梁武帝太清年(547-549年)铸有轮和无轮两种五铢钱,无轮钱也称“公司女钱”。陈宣帝(公元579年)铸行“太货六铢”钱,该钱篆文匀称,绚丽,内外轮廓整齐,制作绝妙,是南朝泉品之冠军。钱币铸造精美,却不受欢迎。因其大小和旧五铢相仿。而朝廷规定新钱一枚要抵十枚五铢旧钱。这种币小贬值,是对人民剥削。引起人民不满纷纷抵制。由于“六”字弄想去像个人叉着腰哭泣,民间传为“叉腰哭天子”民谣。公元562年,陈文帝天嘉三年铸“陈五铢”直径2.35-2.5厘米,重3克左右,是南朝最后一枚制作精美钱币。

  北朝货币

  十六国后,我国北方地区先后建立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北周等称北朝。北朝与南朝并存,两者合成南北朝,其间铸多种币。

  北魏钱币:东晋孝武帝司马X太元十一年(386年)鲜卑首领拓跋跬乘先秦瓦解之机,重建代国,国号为魏。改元年登国,史称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即皇帝位,定都平成(山西大同)。北魏初期货币经济落后,实行黍帛交换,仍以帛、絮、丝、菜四物为主。自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开始铸行“太和五铢” 、“(永平)五铢”(510)、“永安五铢”(529年)三种钱币。

  “太和五铢”是年号钱,仿汉五铢,光背钱文直读。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钱体大小不一,大者直径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径2厘米,重2.5克左右。是一枚北魏建国百年第一钱。“永安五铢”也是年号钱(孝庄帝永安三年铸),钱文直读,“安”字界边减笔,匠心独具。背分三种形式:一是背光,二是方孔上方“土”字钱,三十四出文钱,背“土”字钱与下方孔组成“吉”字。当时人称吉钱,人人佩戴以为吉祥之意。其钱大小不一,一般直径2.2厘米,重3克左右;小者直径1.8厘米,重约2克。公元553年,文宣帝在延用“永安五铢”,又增铸“常平五铢”钱,重如其文。

  北周三品钱币:北周武帝宇文X是个颇有作为皇帝,他继位后改革府兵制度。清查X黑地,没收寺院财产,勒令僧尼还俗,还放免奴婢,兴修水利,做了一些X兴改革事情,使人民获得了解后气息。币制方面,他统一北方之前延用西魏五铢钱,其后三次铸钱。公元561年铸“布泉”, 574年铸“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三币均为方孔圆钱,玉箸篆,笔画肥瘦均匀,末端不出笔。就像用玉石制成筷子写成。肥满圆润,温厚匀称。篆法绝工,笔法华美,形制精妙,人见人爱。这说明北周时书法艺术和铸造工艺均已发展到相当高水平。素有“北周三品”之城,是继王莽之后铸钱巅峰之作。在我国历史上和世界铸币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收藏。

  隋唐货币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灭周,结束了东汉四百年分裂割据局面,统一全国。人民得到养生息,社会呈现出繁荣景象。国家统一,货币也必须统一。文帝开皇三年铸五铢钱,史称‘置样五铢’,制作精整,外廓宽厚,篆书用笔有力美观。定隋五铢钱为统一法定货币。五字左多一竖有若“凶”字小钱常见。唐初仍用隋旧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铸开元通宝,结束铢两货币,历史进入宝文制货币。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文字端庄凝重,展示大唐兴盛太平风范。先后二百年经济稳定,商民乐用。该钱清末仍有使用,是钱币寿星之一,流传甚广,牌别重多。又铸乾元重宝,到唐高崇元年(乾封元666年)由于奢风减炽,军费缴增又铸一当十乾封泉宝,遭商民拒绝一年后被迫停铸,传世甚少。安史之乱,史思明据东都铸顺天、得一俩种大钱,一当十。俗云“顺天易得,得一难求”。之后唐代经济严重破坏,为维护军费,唐肃宗乾元元年新铸 乾元重宝 一当十,当五,当三终一当一,与开元同行,这是钱币中重宝钱开端。该钱自唐未流传也广,牌示也繁。

  唐太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铸大历元宝。唐德崇建中年(780-783)铸建中通宝。唐武崇废寺铜像铸会昌五年(845)。扬州节度使李绅于钱后加“昌”记年号,各郡皆以本州都为背文。钱背注“昌、京、洛、益、荆、襄、兰、越、宣、潭、兖、润、鄂、平、梁、广、梓、福、桂、丹、永”等23种钱币。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挂阳监王彤铸咸通玄宝,不久停废,传世出土极罕。

  五代十国货币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后梁,开始历史上纷乱割据五代十国局面。以国号为梁,迁都汴京。建元开平,铸开平通宝。后唐李嗣源天成年间(公元926-930)铸天成元宝,清泰元宝,仿开元而精美不及。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因通货不足,财力匮乏,铸“天福元宝”。后汉铸“汉元通宝”,形制仿开元,唯汉字不同,是一种改范钱,存世少见。后周太祖郭威建元广顺于柴荣显德二年(公元955)废天下3336所寺院取铜铸周元通宝。五代战乱,各地纷纷自立,建号铸钱: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康,、广政、大蜀等元宝,通宝货币,许多仅存孤品。

  南汉货币

  乾亨年间(公元917-924年)铸 乾亨重宝,铅铁及乾亨通宝 铜钱(罕见)。闽王氏改权,此间铸开元,背“闽。福”大小铅钱及永隆通宝铅铁钱。天德重宝由闽王所铸。

  纵观五代十国货币,以铅铁为主,劣币较多,也有钱币传世极少,成为钱币界的珍品。反映当时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局势。

  南唐货币

  徐知浩于公元937年建国大齐,铸大齐通宝,世仅二枚,后又铸大唐、保大,.唐国、永通泉货、乾享、永安一十、永安五百、永安一千、顺天、应圣、应天、铁货布等钱币。唐国与大唐二钱存世不多见。楚马段占据楚地,铸天策府宝、乾封泉宝铅铁钱。乾元重宝大铁钱,开元小铜钱等。篆书唐国通宝、开元通宝书体出自当时的礼部尚书著名书法家徐铉手笔。

  两宋货币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朝,统一祖国局面,人民休养生息,经济明显得以恢复。币制以铜多铅少,铅白银币在支付和购买上较前朝为重,纸币开始生产和推行,这是两宋时币制最大特点。南北宋铜钱明显不同,北宋铜多铁少,南宋铁多铜少。北宋铜小钱多大钱少,南宋铜小平钱少大钱多。北宋以年号为钱文,南宋年号和纪年,纪监均有。较前朝钱文书法,许多出自各朝皇帝御书或书法大家,真行隶篆草俱有,为货币书法艺术巅峰。北宋经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九朝历时168年,铸:宋元、太平、淳化、至道、咸平、景德、祥符、天禧、天圣、明道、景佑、皇宋、康定、庆历、至和、嘉佑、治平、熙宁、元祐、绍圣、元祥、元符、建国、靖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元宝,通宝货币。至道元宝,真行篆三体钱由宋太宗亲书。景德元宝,祥符元宝由宋真宗(赵恒)亲笔御书钱。皇宋通宝由富弼题写。元丰通宝由宋神宗(赵顼)书写,而隶书钱文相传是苏轼手笔。元祐通宝,行书体相传大学士苏东坡书写,而篆书体则为司马光手笔。宗宁通宝、大观通宝由徽宗(赵佶)所书瘦金体。

  南宋初承北宋遗风,钱文几种书法且成对,后变化少,增纪年,纪监,质量低下,大钱时有出现。经高宗,孝宗,光宗,宇宗,理宗,度宗等朝历时153年,铸:建炎、绍兴、隆兴、乾道、端平、淳熙、绍熙、庆元、嘉泰、开禧、嘉定、圣宋、宝庆、沼定、嘉熙、淳佑、皇宋、开庆、景定、咸淳等元宝,通宝货币。

  辽、西夏、金朝货币

  辽代早起年号钱铸造极少,主要使用宋钱。到辽兴宗重熙(1032-1055)以后铸:重熙,清宁,咸雍,大康,大安,寿昌,乾统,天庆等元宝,通宝货币。钱币界俗称为“下八品”。辽钱的钱文均为顺时针旋读。早期均为“通宝”钱。统和以后才出现“元宝”钱。辽钱书法自成一体,大小错落。隶楷相间,质朴豪放。钱背多平夷,内郭略带决文。字体除用汉字外,还有契丹文,“天朝万顺”钱等。质地除铜钱外,还有银钱等其他质地钱。种类繁多,有天赞通宝、天显通宝、会同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统和元宝、千秋万岁、通行泉货、助国元宝、牡国元宝、大辽天庆、开丹圣宝、契丹文钱、太元货泉等。

  西夏钱币受宋钱文化影响极深,钱体制作仿宋钱,沿用对钱制度。不同书体铸同一种年号钱,有楷书,行书,篆体书体,还有西夏文和汉文同时出现体。材质铜铁并行。西夏币有:福圣宝钱、大安宝钱、大安通宝、贞观宝钱、元德重宝、元锐通宝、大德通宝、天盛元宝、乾佑宝钱、天庆宝钱、乾佑元宝、天庆元宝、皇建元宝、光定元宝等钱币。

  金朝货币受宋钱文化影响,制作精美,钱文以楷书,篆书体,材质为铜,白铜质地。铸有:天辅元宝,黄统元宝,正隆元宝,普通版和五笔正隆。大定通宝仿宋瘦体文。秦和通宝,仿瘦体有背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大钱有篆书钱文,泰和重宝,书法家党怀英篆文书写:崇庆元宝,篆文体。崇庆通宝仿瘦体背小平,折二;至宁元宝、贞佑元宝、贞佑通宝、瘦金体。阜昌元宝、通宝、重宝三种,小平为元宝,折二为通宝,折三为重宝,均有篆文,楷书分别铸造对钱。

  元代货币

  蒙古人统治中国对币制带来变革,采用白钱为价值尺度。以质地划分,以唐代铜钱为分水线,唐往上是铢两货币。蒙人游牧采用物物交换,采用白钱制主要受临近中亚外国民族影响,也是对外贸易产物。蒙在建元前无国号,称蒙古,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采纳大臣刘秉忠建议,始建国号为大元,铸汉文铜币大朝通宝、大朝元宝、中统元宝。统一后,主要以纸币为主,也铸铜银辅币。至元后,铸汉文或蒙汉文铜钱,有至元、元贞、大德、至大、大元、皇庆、延佑、至治、泰定、政和、天历、至顺、元统、至元、大观、龙凤、天启、天定、大义、天佑、至正等元宝,通宝货币,除至大、至正蒙文大元外,其他数少难遇。至正通宝由当时著名书法家周伯琦书写。

  明代货币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铸币,均为昙一现,朱灭均臣伏。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大佑,毁铜像铸天佑通宝。徐寿辉铸天启,天定二钱。陈友谅杀徐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大中通宝背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五等。尚有背文纪值,纪地,纪地兼纪值等四类。纪地:鄂、福、广、济、桂;五字背兼纪:折二、折三、 折五、当十五等值,均少见。五等四类共五十二种,种类繁杂。朱元璋在至元二十八年(1368)应天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铸洪武通宝钱币。在洪武之前,除江西的货泉局外,各省并未设局。颁洪武通宝后,各省皆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铸洪武也补铸大中。(大中钱背有“北平”二字,铸大中始,尚无北平。洪武元年,才改大兴府为北平府。大中钱有“北平”是洪武时补铸。)明代制钱纪地之制,创自洪武年代

  以上币除大中外,其他均极少见。明代主要纸币为主,也铸不少铜钱,品类繁杂。朱钱自大中起开始背文纪地纪值,特征均为通宝,无元宝,避朱元璋“元”字袆。

  自洪武之后又铸: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宗桢等通宝货币。

  明朝末期诸侯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出一朝暮景。鲁王铸大明;福王在南京造弘光;唐王据福州铸隆武;永明王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永昌;张献忠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西王赏功金银铜三品赏赐钱;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进默称平王,铸兴朝通宝。

  公元1674年吴三桂铸利用,耿精忠福建铸裕民,1687年吴三桂铸昭武,吴世番铸洪化通宝。

  清代货币

  清币制银钱平行,银铜之间比价维持在一千文一两上下。满人入关前开始铸钱。太祖努尔哈赤在明神宗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国称帝,年号天命,铸满文、汉文天命通宝钱。太宗皇太极天聪年间(1627-1635)铸满文天聪汉钱,背满文“十一两”当十六钱。清朝十个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十一个年号(包括1861穆宗初期即位时改元“祺祥”)都铸有年号钱,数亿记制钱。清初工部设宝源局,户部设宝泉局。各省分设钱局铸钱。铜钱以平钱为主,都称“通宝”。咸丰之后,币制败坏,才铸有铜、铁大钱,称“重宝”,“元宝”。

  清朝钱币特点:一是皇帝只用一种年号,虽铸量大但形制较简单所有年号均称通宝,钱文工整楷书,读法均对读。铜质大多为黄铜,发出浅黄色光泽,少锈蚀。咸丰制铜铁大钱称重宝、元宝,其宝陕局所铸当五百、当千二种为红铜所铸。二是多数币背文有满文、满文汉文、汉文等记局记制等。

  总之,清代钱币因地,铜料不一,技术不一,产生多寡不一,版别复杂。因时代近,入土少,大多流传于世。历经几十年溶销,数量日少,日受收藏家重视。

  太平天国钱币

  清末由于腐败引发太平天国起义,义军铸币至今流传下来,时可见到。由于时期不同,铸地不同,许多珍稀版别也只能望拓兴叹。

  天国铸钱五种(1851-1864年),币材有金、银、铜、铁、铅等。种类分小号、中号、大号大花钱、特大号大花钱。现湖南省博物馆存半枚残钱超过二千克,是中国最大最重钱币之一。

  一、天国·通宝 面直书“天国”,背横书“通宝”折十大钱。是天国早期制钱。

  二、天国·圣安 面直书“天国”,背直书“圣安”,有平钱,折五两种。

  三、太平天国·圣安 面“太平天国”背直书“圣安”,有平钱,折十,当百三种。

  四、天国太平·圣宝 面文“天国太平”背横书“圣宝”,有平钱,折二两种

  五、太平圣宝·天国 面文“太平圣宝”背横书“天国”,有平钱一种。

  此外还铸有大花钱,镇库避邪之用。还有套子制钱。太平通宝背文,开元通宝背武,天朝通宝背永,皇帝通宝背圣。应是纪念币即太平开元,天朝皇帝,文武永圣。

  天国钱币特点:1.钱称“圣宝”有别于历代

  2.钱币上无纪地,纪值,纪重标志

  3.钱文分书于版两面。

  清末其他农民起义军钱币

  平靖通宝,平靖胜宝 系清末天地会李文茂1885年铸于广西。平靖通宝背“中”字平钱。平靖胜宝背: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御林军,长胜军等七种,均为折二钱。

  太平通宝日月 上海小刀会(1853-1855年)铸

  嗣统通宝 贵州农民起义军铸或张保山1860年起义铸

  明道通宝 背天,清末起义军铸

  义记金钱 浙江金钱会1851年铸义记重钱,背左右各铸“ ”形方胜图文,穿上分别铸天,地,离等字,版式各异,又有背文“震中团练”罕见铜钱。

  民国货币-古钱尾声

  方孔园钱最后结束于民国三年(1914年)。但在个别地区,传统仍在继续使用方孔园钱,成为古钱尾声。

  成都铸折二“民国通宝”背十文;云南铸“民国通宝”背东川平钱;福建铸福建省造背二文,福建通宝背一文,二文,四文;天津铸民国通宝背一文;还有民国重宝背当十;通用辅币背当钱十文,闽省通用背二文等钱。

  编著:高工_beijing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